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5:14pm 21/05/2024

收藏

喝茶

收藏家

茶壶

国际茶日

紫砂壶

老壶

翁绍义

【國際茶日 | 行走江壺/03】喝茶喝出的愛好──玩壺品壺,紫砂壺玩不起,偏愛收藏老壺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陈世伟 视频:本刊 陈愐壮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翁紹義的收藏品不超過100把,每當看到新的心頭好,必須先割愛舊愛,才可以添置新歡。

別人家的孩子玩“馬剎”(家家酒),都是爸爸媽媽買的玩具,但翁紹義孩子玩的“馬剎”,卻是貨真價實的紫砂壺,打破了沒關係,爸爸有的是茶壺,這就是茶壺家的豪氣。

翁紹義聽到這樣的形容,笑著為自己平反:“這些是20年前的事,當時的紫砂壺很便宜的,一個大概5令吉,買玩具也不止這個價錢,現在當然玩不起了!”

ADVERTISEMENT

“兩個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就教他們泡茶,給他們真茶壺去玩(學習)。當然,他們不可能用熱水來泡茶,只是學習那個步驟。他們用冷水泡給我,我也喝下去,因為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讓他們學習向長輩奉茶,從小灌輸他們孝親的觀念,現在我女兒經常會泡茶給我喝。”

所有茶壺收藏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就是愛上。翁紹義也一樣,先從喜歡喝茶,收藏茶葉,再晉升至收藏茶具。

他從90年代末期開始收集茶具,剛開始的入門款都是都從瓷器店尋寶。他說,那個年代紫砂壺還沒被炒熱,價格不貴,一般的瓷器店都可以找到。

他直言,大馬“玩”茶壺的人不少,但玩得精的卻只有那百人左右。

在巴生土生土長的翁紹義說,巴生最著名的就是肉骨茶,傳統的肉骨茶店會給自帶茶葉的顧客一套茶具泡茶,那些茶具都是紫砂壺,以前只被當作一般茶壺來使用,並不覺得特別珍貴,現在僅存的話已經是四位數的身價了。

從小經常跟家人吃肉骨茶,也跟著大人喝茶,年歲漸長開始對茶葉有要求。2003年,他在茶葉展覽會上遇到了啟蒙老師,教會他如何品茶。

“他是茶道老師,在柔佛教書,為了跟他學茶道,每個週末都南下柔佛,堅持了3年之久。直至2006年,他辭職回來吉隆坡生活,我就更方便了,一個星期都去幾天,學會如何分辨好茶葉與劣等茶葉。”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翁紹義在茶坊打造一個專櫃,收藏自己的藏品。

有了辨茶葉優劣的舌頭,接下來就走入茶具世界。迷上茶壺的翁紹義形容,茶壺猶如女孩總覺得衣櫥裡永遠欠缺一件衣服似的,總有各種藉口去入手不同的茶壺。藏品越藏越多,於是在8年前開設了茶坊,把正業(保險)與副業(賣茶葉、茶具)兼容在一屋簷下,閒來無事以茶會友,寄興趣於工作。

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喜歡收藏老壺,清代至明初的百年老壺收藏不少。疫情前他每年都會到中國宜興訂製茶壺,落自己的款(印章),希望100年後有人如他們現在收藏百年前的老壺一樣。

為什麼收藏的不是茶壺界的嬌貴──紫砂壺,而是百年老壺?

他笑說:“紫砂壺的價格已經炒高到我們買不起。2010年前,紫砂壺的價格還相當親民。記得2006年時,很好的工藝師製做的紫砂壺,大約2000令吉就可以買到,如今一把已經去到60萬令吉的天價。”

“現在我們反而喜歡收藏老壺,價格平穩,平均每年上升10至15%。老壺都是手工製作,是匠人一生的工藝,無法再增產,更有收藏價值。”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翁紹義因為愛茶,所以也愛上茶壺,疫情前每年都到中國宜興訂製紫砂茶壺。
黃金身價紫砂壺,如何辨真假?

他解釋,紫砂壺工藝是明末發明的,主要在中國宜興生產。當地的泥共有5種顏色,分別是朱泥、紫泥、段泥、清水泥、基紅泥,屬於雙氣孔泥。

剛開始收藏茶壺時,接觸到都是近代紫砂壺,當時他不解為什麼紫砂壺不是紫色,而是褐紅色的?後來接觸到清末及民初的紫砂壺時,才看到真正的“紫”砂壺,這種紫泥現在已經開採完了,也就再也看不到真正的“紫”砂壺。

他提到,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坑土,泥色會有差別,後期再也挖不到自然紫色的紫泥,取而代之的是深褐色為主,若要做出以前的紫砂,就要靠火功燒出一點紫色。

紫砂壺可分成3個階段,那就是明末、清初及民初。清初的茶壺容量太大,不適合用來泡茶,多用來擺設,直至清中到近代,茶壺越做越小,實用性比較強。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翁紹義傳授鑑別紫砂壺的竅門之一:一定要在晚上6點前,在有自然光的地方,因為燈光會改變它的顏色,假可亂真。

如今紫砂壺的身價可媲美黃金,魚目混珠的也不少,如何分辨真假,避免“上車”(被騙)?

他認為,經驗很重要,多看多摸比較不會“上車”。他也分享一些鑑別紫砂壺的基本技巧,那就是紫砂壺一定要在自然光的地方鑑賞,而且必須是在晚上6點前才能看清楚,因為燈光會改變它的顏色,在燈光之下假可亂真。

“茶壺一定要拿上手感受,不可光看照片。若沒有這些知識,就跟有信譽的商家買,以免上車。”

雖然茶葉、茶壺已成為無形的資產,投資有道則身價翻倍漲,但翁紹義認為,茶道是中華傳統文化,如果一開始就以增值為目的而入手,反而會失去其文化價值,應以單純的喜歡為出發點,享受收藏的過程,把眼光練得越來越高,才來談投資增值。

“我很鼓勵年輕人收藏茶壺,但先從學會喝茶開始,之後再接觸茶壺而入手收藏,畢竟收藏茶壺的圈子水很深,所以最好有一群有經驗的人一起學習。”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紫砂壺身價水漲船高,隨手一個已是四五位數。
品茗新玩意──茶寵

除了收藏茶葉、茶壺與茶具,還流行一種叫“茶寵”的玩意,翁紹義的茶盤上就放著一個蟾蜍茶寵。

翁紹義解釋,這是近年來的新興玩意,就如養寵物一樣,用陶土做成各種流行東西,除了動物,也有小沙彌、皮卡丘等,泡茶時把它放在茶具上,用第一泡茶養它,讓它越養越亮。

講起他的茶寵也是有一段故事。話說2019年他去宜興辦貨,拜訪一位做茶寵的朋友,看到這隻蟾蜍格外靈動。後來那位朋友告訴他,因為是用一隻冷凍蟾蜍標本做3D打印成模,所以才會這麼逼真,他一口氣就買了十多隻回來。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除了玩茶壺,近年來也流行玩茶寵。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茶寵飛躍茶壺上。

紫砂壺故鄉宜興,發掘有潛能新陶手

翁紹義表示,紫砂壺生產如今已發展至多個模式,從全手工、半手工、身桶(模具,之後需要再用手修復)、全機器,甚至是手拉胚,視乎你要找哪一種模式生產的紫砂壺。

紫砂壺的矜貴在於製作方法,原料並不貴,一團15公斤的泥,大約1000至1500人民幣,可以做28把壺,其身價是視乎由哪一位陶手做出來。中國一些有名氣的陶手,即使有錢也未必叫得動他們為你做一把壺,甚至不能指定要求的款式。

他表示,紫砂壺工業可說是支撐了整個宜興城的經濟,當地人口13萬,其中9萬人就是做茶壺的,還設有紫砂學院,學生畢業後還要不斷考取資格認證,希望晉升為紫砂壺研究員的最高級別。

“這個職位只有10個,目前只剩下7位,考核水準非常嚴格,屬國家級榮譽,是很多陶手的目標。”

翁紹義直言,以他的能力是沒辦法買到這些頂級陶手的作品,反之會從學院發掘有潛能的陶手,因為陶手一直在成長,從他學生時代就購買他的作品,建立合作關係,以後要定製客製化的紫砂壺就可以找他。

“曾經有一位陶手,我從他做學生時就買他的作品,當時是300令吉一把,直到他畢業、就業到熬出名堂,一把壺要價6000令吉。之後他被大公司相中,簽下‘包工’合約,就無法再買到他的作品,所以要不斷觀察,才能發覺有潛能的陶手。”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翁紹義部分收藏品。
選對茶壺,才能喝出茶葉最佳味道

如今副業比正業忙的翁紹義,覺得忙得很開心,不斷尋找不同的茶壺,把茶葉泡得更好就是最大的樂趣,因為每個年代造茶壺工藝都不一樣,而且每隔10至15年就會挖新坑,泥料會不一樣,所以懂得看的人,憑茶壺色澤就大概知道是什麼年代的茶壺、是不是宜興本山的泥料,當中包含太多學問。

他表示,泡一壺好茶除了要有好茶葉,選對茶壺也很重要,同一款茶葉用不同的茶壺或不同泥料做出來的茶壺,沖泡出來的茶也有不同味道。

因此,每次購買了新茶葉,他都會用七八個茶壺沖泡,試到味道最好那一把壺,以後喝這款茶葉時就用那一把壺泡,才能喝出茶葉的最佳味道。

雖然喜歡收藏茶壺,但翁紹義卻限制自己只能在100把以內,若要增加新的心頭好,必須先出讓一把,絕不會無節制購買。每天輪流用不同的茶壺泡茶,確保每一把壺都有被泡養,才能保持茶壺的光澤。

反而他的茶葉收藏量多得有點驚人,他有八十多個人稱“鹹蛋缸”或“醬料缸”的大瓦缸,裝滿各種歷年來收集的茶葉,還租用兩個倉庫來存放瓦缸。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真正紫色的紫砂壺。
不同籍貫,喝不同的茶

雖然普洱是當今價值最高的茶葉,但翁紹義卻說了一個趣事,就是中國人不熱衷喝普洱,反而是綠茶佔了最大比率,因為中國人都不喝白開水,一定要喝有味道的飲料,所以走在中國城鎮都可以看見人手一瓶/壺,裡面裝的都是綠茶。

他表示,茶葉的區域性很強,如廣東人喜歡喝普洱,福建人一般會喝巖茶如鐵觀音、龍井,但本地因各籍貫融合生活,所以比較容易接受不同地域的茶。

“以福建人居多的巴生,早期還有這個現象。我記得大概80年代跟父親去茶行買茶,普洱是隨便堆積在地上角落,鐵觀音會擺放在顯眼處。就連吃肉骨茶也一樣,早期店家都是提供屬於巖茶的鐵觀音、烏龍等茶葉,直至2000年後才流行普洱。”

“但不得不承認,肉骨茶配巖茶是絕配,可以把肉骨茶的味道中和掉。”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這樣一個小茶壺,猜猜它的身價是多少?
收藏茶壺小故事……

翁紹義回憶,2008年開始收藏茶壺時仍是打工一族,老闆也是同道中人,所以經常隨老闆跟一個新加坡茶壺商淘寶。

“有次我看中一個清末茶壺,要價6000令吉,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很貴,但我特別喜歡,於是大膽詢問可否分期付款,對方一口答應,我分四期還清,那是我最開心的事。從那次開始,陸續以分期付款方式買了幾個老壺。”

最難忘的玩壺經驗,當然非打破心頭好莫屬。他笑說,雖然玩壺二十多年,但有時還是會走神打破茶壺,所以現在他都提醒自己,玩壺的時候什麼都不要想,專心享受當下。

(原稿上傳於04/09/2023)

【行走江壶/03】喝茶喝出的爱好──玩壶品壶,紫砂壶玩不起,偏爱收藏老壶
裝茶葉的紫砂茶罐。
相關報道:
【行走江壺/01】喝茶喝出的副業──玩泥巴造壺,燒製獨一無二的茶具
【行走江壺/02】喝茶喝出的絕活──用修車技藝修壺,再造茶壺新生命
【視頻】藏壺的故事

延伸閱讀:
【文房四寶之生意篇/01】以商養藝——文房用具專賣店經營之道
【文房四寶之裝裱篇/02】修復一張紙的力度──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復活書畫?
【文房四寶之收藏篇/03】行走在真偽之間──藝術藏品背後的故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