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荽,也稱香菜,氣味特殊,品種較多。而眾多芫荽種類裡,我最喜愛的品種是刺芫荽。據瞭解,刺芫荽與香菜雖屬同科,但不同屬,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百姓,愛的只是它們的獨特風味,在意的只是它們在菜色裡的功能,關於刺芫荽與香菜是否為遠房親戚,一概不理會。刺芫荽是一種葉緣帶刺的香料植物,沒有根莖,若滋養它的土壤中寄生了其他不具名字的植物,它的本體就會與其他植物的葉片融合為一,總是一不小心就尋覓不到刺芫荽的身影。另,刺芫荽適應熱帶氣候,普遍生長於東南亞與中南美洲,且生命力強,我總是才剛將舊一輪的葉片都摘下,隔一星期經過盆栽前再看,新的苗頭又重新長出來了。
之所以愛刺芫荽,就只是因為它的香味。它香氣濃郁,無論搭配任何美食一起下嚥,它都能夠在我的舌尖上自由跳躍,喚醒我的味蕾。對它情感,忘了準確是從何時開始的,只知道在種植著刺芫荽的盆栽來到我們家後,這小小的植物就寄生在我心裡了。決定赴臺唸書後,我和母親說,真想把刺芫荽裝進真空袋裡,再讓它們整整齊齊地躺在我的行李箱內,至少在陌生又孤寂的大臺北裡,還有另一個與我來自同個家的生命,陪我在這裡載浮載沉。母親說我有毛病,我只是莞爾,沒說的是,自那時開始,我就知道刺芫荽在我心底的分量,只是不懂,這份重量裡全然都是單純對它的痴迷,還是參雜了其他愛的因子。
ADVERTISEMENT
民間裡最常見烹飪刺芫荽的方式就是將它丟入湯底熬煮,但我們家對於刺芫荽,有自己的食法。母親會把刺芫荽對摺而後剪下,縱向剪片、橫向切斷,都隨個人喜好,無論你把它搞得多麼分崩離析,它始終散發著同樣的香味,隨後,母親會把已備好的紅辣椒、蒜頭、醬青與刺芫荽一同拌入小碟子,一盤自制醬料就此誕生。這盤魔法醬料,宜搭配清蒸魚肉,將魚肉蘸著醬料吃;宜搭配糖醋里脊,將糖醋里脊蘸著醬料吃;宜搭配健康青菜,將青菜蘸著醬料吃。無論原先的菜餚本身是否已經色香味俱全,再讓它們搭配母親的這盤魔法醬料,香味將會再度昇華。
母親的手藝並不好,但也因而讓我們食了好多年健康無過多添加劑的三餐,因為母親口味清淡,因此那盤放著刺芫荽的醬料,在我們家已經快要成為餐桌上的主菜了。而來了臺北之後覺得這裡的食物口味相對重,但我喜歡,只是心底依然知道,世界上哪個角落都不及自己國家好,也只有母親手藝下的食物,才讓我的味蕾有份歸屬。
掛念家中那盆刺芫荽
因為臺北沒有家鄉的刺芫荽,沒有母親特製的魔法醬料、沒有母親的身影,因此我總是認為自己在這裡沒有歸屬,偌大無情的臺北聽不見一聲家的迴響,讓我就此變得懦弱又迷茫,忘了應該如何往前。但這是決定離開家時就已經知曉的:未來不再是想回家就能夠回家了。但同時也知道,海外求學的遊子用陪伴家人朋友的時光,來換取自由與成長。決定赴臺唸書前,就已經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但當真的經歷這一切時,心底依然控制不住地浮現想回家的念頭,心底依然掛念著家中庭院那盆長滿刺芫荽的盆栽,是否生生不息地趨近於陽光。
前陣子欲買回家的機票,卻沒辦法順利付款,而後再回看,機票竟然漲價了。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我的心情如洗過三溫暖似,從期待到失落,再到難受。當下僅僅是想,在臺無論遇到多少的疑難雜症,我都可以獨當一面,一一解決,同刺芫荽頑強的生命力一樣,堅毅不放棄,但如今我只是想要回個家,理由直率且單純,為何卻在緊要關頭為難我呢?彼時才真的直視自己內心對於家的念想。來了臺北之後表面上似乎很少想念家和母親,但只要願意回想,總是默默就紅了眼眶。我們之間相隔一整個南中國海,2973公里的距離,只好把自己剪碎成紙片丟入太平洋裡,往南中國海的方向一直漂,不計距離,有一天始終會在家鄉登陸的。
赤道來的小孩,在北方的大城市裡,受盡無數委屈,也知道應該學習任何草本植物,紮實又沉默地佇立在另一個維度,倒是一些刻在刺芫荽身上的斑駁情感,仍待時光替我稀釋,帶我往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