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稻田若給風吹谷侵襲了,收割機所收穫的,必然會參雜一部分的紅色/褐色風吹穀米粒,降低稻米整體素質的同時,也必然會提高碎米率,減少完整米粒的百分比。
ADVERTISEMENT
“吃飯為什麼不可以咬得太碎?”
“因為會‘犯太歲’(飯太碎)!”
這無厘頭老笑話,其實是個科學議題,和玄學毫無關係。
飯為什麼會“太碎”,主要是因為米“太碎”,至於米為什麼會“太碎”(米粒破碎) ,就是農業作物科學領域的一大哉問。
水稻從田間收割後,需要經過一些“收穫後過程”(post-harvest processing),才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米飯。這些收穫後作業,包括了脫粒(俗稱“打穀”)、乾燥(排除穀粒水分)、脫殼(去掉外殼hull)、磨光(去除糠bran和胚芽germ,然後磨光成為白色米粒)、儲藏、白米包裝等後續作業。
在碾磨過程中,大部分含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米胚和糠層會被剔除,所以這種純白米粒營養含量比糙米低很多;但由於白米外觀好看,煮成米飯口感更好,因此廣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價值比較高。
白米成品的素質,取決於多個因素,其中兩個主要因素為:
(1)水稻品種優劣:東南亞民眾日常吃的“秈稻”(indica rice;或稱印度型稻)由於穀粒細長,而且脫殼率較低,造成大米碎裂比率提高;但一些特定的秈稻品種,素質比較好,碎米率較低。
(2)穀粒水分高低:儲存和碾磨過程中稻穀吸收水分,稻穀水分過高,會使到米粒結構鬆散、影響強度,脫殼率也相應降低,米碎率提高。
也就是說,商業碾米廠裡主要的碾米產品,主要有兩種,亦即平均長度是整顆穀物至少三分之四的“完整米”(或稱“整精米”,英稱head rice),和“碎米”。一般100公斤稻穀加工後,會有大約70公斤會成為“完整米”的白米。
小碎米一般被用來作其他用途,比如麵粉、釀酒米、葡萄糖漿、家禽飼料等。
而消費者想要享用高素質的“完整米”白米飯,“水稻品種”和加工過程的“乾燥”步驟,就成了關鍵因素。
由於加工過程的“碎米率”受到稻穀硬度、形狀等因素影響,培育“低碎米率”水稻品種,是當前作物科學家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的作物基因研究,經已探測到和“完整米”有關聯的多個基因(例:Waxy);美國科學家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的方法,使用多種水稻品種資源和育種系,以及高密度基因標記,檢測到多個水稻基因,用於開發“理想糧食質量”的水稻品種(見2023年11月《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期刊論文)。
筆者的研究範圍內,風吹谷(馬來農夫稱之為padi angin)也是另一個造成米粒破碎的因素;由於許多風吹穀米粒外層是紅色或褐色,必需靠額外碾磨加工,來去除這些雜質;額外的碾磨和加工過程,意味著碎米幾率會被提高,並降低其市場價格。
這水稻田被風吹谷侵襲的情況,在東南亞地區特別嚴重。再加上有些東南亞稻田附近長有野生稻(學名Oryza rufipogon),部分栽培稻或風吹谷能通過雜交,從這些野生稻獲取野稻基因,使到野稻基因流入田間,形成擁有紅色/褐色米粒、黑色稻穀殼、種子持久休眠等野性特徵的風吹谷,使之適應了農田環境,卻加劇了稻米加工過程的難度。
也就是說,一片稻田若給風吹谷侵襲了,收割機所收穫的,必然會參雜一部分的紅色/褐色風吹穀米粒,降低稻米整體素質的同時,也必然會提高碎米率,減少完整米粒的百分比。
迴歸基因科學方法,去尋求“飯太碎”的解決方案,是當前作物科學界的重任。
要不然,就會年年都“飯太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