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影視必須享有更多發揮創意的空間,讓製作方和觀眾有更多的自主權。當局必須對創意工作者更有信心,放寬限制,讓他們有更多的創作空間,同時也要相信觀眾有能力分辨影視作品和現實。
ADVERTISEMENT
內政部日前推出新版本的電影審查指南,包含三大核心,即公共秩序及安全、宗教及道德以及社會文化,以確保伊斯蘭作為聯邦宗教、王室角色、語言等聯邦憲法所闡明事項,不會在電影內容中受到質疑。
內政部長賽夫丁指出,新指南旨在確保藝術工作者創作具審美價值的高質量作品的同時,不觸及敏感課題。他也強調,希望能夠儘可能減少對電影發出修改指南,避免影響作品的審美價值,以及會允許藝術工作者發揮創意。然而,影視業者認為之前的舊指南已經很嚴格,新版本的限制更多。
新指南中,引起人們關注的是,規範了7種語言的粗口、帶有侮辱性及淫穢等不雅字眼,或會被消音和屏蔽,以確保電影的語言,包括對話、文字、旁白、歌詞、手語、肢體語言、符號或其他展示,所使用的語言必須符合故事情節及電影分級。
影視製作人認為此規範沒有必要,將導致原本已經面臨各種困境的本地影視圈雪上加霜。他們認為電影內容與一般生活場景息息相關,語言、符號、肢體語言等的展現,一旦受到嚴厲的限制,就會影響導演和演員的發揮,無法充分表達情感。現在的觀眾懂得判斷,不需要當局充當道德警察和語言專家來指點。
去年2月,當局已經率先調整了電影分級,從原本的3個級別,即普級(U)、P13和18級,增加至5個,也就是普級(U)、P12、13、1 6和18。分級是確保符合三大原則:父母及監護人有責任引導孩子觀賞適合他們年齡段的電影;保護兒童和青少年於不適合他們年齡段的電影內容;以及給予成年人更多觀賞的自由。
當局指出,通過新的分級,提供了電影人更多的創作和選擇空間,一些題材比較特殊或者敏感的電影,得以在不過度刪剪下獲得上映,讓適合的年齡層觀賞。分級是電檢局的工作,惟戲院有責任限制和確保符合分級規範的觀眾入場,但是很多時候戲院並沒有嚴格執行,導致分級失去了功能和意義。而且,分級並不包括網絡串流平臺,在更多人選擇通過網絡觀賞電影下,家長的責任更為重大,不過,我們當然不希望審查及分級有一天會擴大至網絡。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審查和分級制度,不同的國情和文化,對於影視作品的規範各有標準,而個別影視創作人和出品人也擁有各自的創作原則。本地一些電影人會自我審查,一些則“寸步不讓”。無論如何,影視工作者更著重的是創作受到尊重,並希望電檢局和電影製片人之間建立更加開放和合作的關係,彼此能有更多的討論空間。目前,電檢局成員是由公務員組成,屬於外行管制內行,影視業者認為,電檢局的成員理應納入行業的代表,以平衡審查決定。
在網絡時代,在YouTube、Netflix和各大平臺,創作者享有更寬鬆的空間,許多不能在電影院和電視放映和討論的題材內容,沒有受到限制。除了國外的作品在網上有更多的通路,本地一些影視人也選擇只在網絡平臺發表作品,雖然還不至於太多,然而,一旦限制更多,可能就會形成一股潮流,雖說網絡無遠弗屆,但是難免會影響產業鏈,戲院生存空間變小,觀眾觀影感受也會被限制。
本地影視必須享有更多發揮創意的空間,讓製作方和觀眾有更多的自主權。本地不乏影視創意人才,本地作品屢屢在國際影展受到肯定就是明證,但這些作品很多因為審查不過關無法在本地上映,或者製作方為了不讓作品被刪剪至“面目全非”,寧願放棄本地市場。當局必須對創意工作者更有信心,放寬限制,讓他們有更多的創作空間,同時也要相信觀眾有能力分辨影視作品和現實。國人普遍相信並支持安華領導的是改革和希望的政府,冀改革承諾不會前進一步,又退後兩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来特朗普从未读过《孙子兵法》;反观,基辛格读了还融会贯通,他评价《孙子兵法》不是谈论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包括内政、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这些都影响一个国家的“气势”变化。
特朗普上台,先请马斯克大裁员而伤了联邦政府的士气;对外急着亮底牌,举凡“吞并格陵兰”、“修理乌克兰”、“对付亲密盟友”……,最近更诏告天下,将向全球国家征收20%税收,无一豁免。
这一底牌导致:“吾不知彼,但彼知己”。美国的强势作风,全球200个国家都惊觉有难临头,但不可能任由宰割,联手抗美是唯一活路。这一场贸易战,美国如同二战时期的轴心国,准备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合作的同盟国,结果可想而知。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但仍需各个击破其他六国;如果秦王当时嚷嚷要灭六国,结局肯定是六国灭秦;今天的特朗普正在与秦王反向操作。
联俄抗中的如意算盘?
美俄有关俄乌停火谈判并未按照特朗普的剧本发展,他的“联俄抗中”战略面临挑战。评论员都很明白,特朗普试图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打破中俄合作的局势,以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因为中国被特朗普视为首要“敌人”。然而,俄罗斯早已熟悉特朗普的交易手法,不会轻易改变其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特朗普最近提出全球关税壁垒政策,亦即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0%关税,无一豁免。这将加剧美国与盟国的摩擦,美国势必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泥淖。策略暴露得太快,使得对手有足够时间反制。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过早亮牌的他,胜算恐怕不到一半。真的打烂了一手好牌。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战略出自一个核心假设:只要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利益,解除部分制裁、承认俄占领的乌东地区合法性,俄罗斯就会改变外交取向,转向与美国合作,与中国保持距离。然而,这一策略很难实现,原因如下:
其一,普汀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有所防备: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以“交易”为核心,即透过利益交换改变对手的立场。但上一次执政时,这招已经用过了,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好处。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在赫尔辛基峰会上对普汀表现友好,但他的政府依然对俄罗斯加强经济制裁,并退出《中程导弹条约》(INF),对俄军事施压。至此,俄罗斯质疑特朗普的任何承诺,不会轻易相信美俄关系能够改善。
其二,俄中关系已深度绑定,唇亡齿寒:近年,中俄关系加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当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全面制裁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主要体现在能源出口、科技合作、金融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也不可能与中国决裂,因为普汀不会不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
全球关税壁垒:美国与世界为敌
除了“联俄抗中”,特朗普还提出了一项极具争议的经济政策——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且不给任何国家豁免。这意味着美国必将与全球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必然引起盟友不满,而陷入孤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影响所及,包括欧盟、日、韩、加、墨、英等传统盟友。这些国家原本是美国在全球经贸和外交上的支柱,如果美国将他们视为贸易战的对象,势必造成盟友关系恶化。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曾对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进行报复性关税制裁,如今如果再度发起更广泛的关税战,这些国家只能寻求其他合作伙伴,例如强化与中国、东协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美国到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到时欧盟必定提高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的入口关税,日本与韩国可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设置限制,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出口产业。此外,美国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件等,20%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国内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特朗普的误判:底牌亮得太快
特朗普过于急躁,过早亮出底牌,使得对手能够提前准备反制计划。
在外交层面,俄罗斯早已识破特朗普的手法,不会轻易倒向美国,而中国也可能加速推动去美元化,减少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全球关税战将削弱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孤立而自食恶果。
其实,特朗普原本可以透过更细腻的外交策略,逐步诱导俄罗斯向美国倾斜,并在关税问题上保留一定的谈判空间,但如今他选择了一种过于强硬的方式,把全球都得罪光了,也让对手的团结师出有名。
特朗普曾以“谈判高手”自居,但这次的策略恐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当敌人已经知己知彼,而特朗普却过早亮牌,他的胜算,恐怕真的只剩下一半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