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和修復麻將可說是一門罕見的手藝,在馬六甲,陳亞福應該是僅有的老師傅了。
今年已81歲的陳亞福,可說是一名非常資深的手作人。他從少年時代開始當學徒,現在已是一頭白髮,這數十年來,他一直對這門手藝不離不棄,堅守至今。
(拍攝:陳淑婷)
縱然有時客人不多,但敬業樂業的精神令人起敬,每天如昔與太太一起到店裡營業,二人退而不休地與這個行業廝守,讓平凡的日子發揮了價值。
陳亞福和太太張玉梅(76歲),每星期一至星期六都到海山街的老店打開老舊的木門,等候顧客上門,他們用熟悉的方式過日子,卻多了一份放緩步伐的自在與悠然。
大多數時候,張玉梅是早上先在家裡做好午餐,炒個菜及煎個魚,然後裝入便當帶到店裡去,午餐時間再煲一鍋米飯趁熱吃。二人早餐,就在店裡泡個咖啡,吃些麵包或糕點,就是正式啟動一天的生活模式了。
年紀已增長的陳亞福說,現在因為“眼睛花了”,已沒能力雕刻一整副麻將,只能偶爾幫顧客修復一、兩個麻將。
他說,行管令期間,他就減少了修復麻將的工作,近一兩年,主要以售賣麻將居多。
修復麻將耗眼力
“修一個麻將磚需一小時左右,得耗眼力,要確保雕刻完好,也要上色,修復一個的收費約25令吉。”
陳亞福說,現在他們很少修復了,賣麻將比較多,除了賣一整套麻將,也有提供“散賣”服務。
“若是客人想填補不見了的麻將磚,店裡也有散賣的。”
十多歲到親戚店當學徒
陳亞福說,他在十多歲時,就到親戚的店裡當學徒學雕刻麻將,當時的工資一個月是五、六十令吉,他在店裡待了兩三年後,就自己出來創業,經營自己的麻將貿易生意。
“雕刻是用鋼刀,初學時經常會割到手受傷,久了就駕輕就熟了。”
詢及為何人們選擇修復麻將,也不買新的,陳亞福說:“因為新的貴啊。”
他說,當時一副新的麻將,售價大約100至200令吉,所以麻將褪色了,送修是最理想的選擇。
“一副麻將可以用上十多年,以前的麻將磚比較小個,現在的比較大個。”
陳亞福說,從前他做雕刻麻將,是在空白的麻將磚上逐個刻,年輕時,眼力好,體力壯,他一天可刻上一、二副麻將。
“40多年前,刻一副麻將收10令吉,後來慢慢才漲至20令吉、30令吉。”
他說,這些雕刻,全用手作,以一把刻刀進行,沒有機器代勞。
他和妻子張玉梅育有3名孩子,年輕時,張玉梅當家庭主婦,負責家裡的大小家務事,等孩子長大後,她開始到店鋪幫忙,負責調好顏色讓丈夫使用。
陳亞福說,以前的娛樂不多,打麻將就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因此,有些人家中都備有一副麻將牌。
“從前我有收學徒,店裡的數名學徒都是男生,以前沒有女生會想學這門手藝。”
麻將生產公司 全馬僅剩1間
陳亞福說,現在在馬六甲,大概已沒有人經營這樣的手作雕刻及修復麻將的活兒了。
他說,在馬來西亞,生產麻將的人也廖廖可數,現在全國只剩1間。
他指出,從前有一家叫“南馬麻雀公司”出品的麻將,用日本進口原料製作,他們店裡那時就代理這家公司的麻將。
“這家公司位於柔佛州,後來沒有營業了。”
他說,我國目前有一家叫“卓瑞興”的麻將公司,位於吉隆坡,就是全馬唯一一家生產麻將的公司,而他的店則成為卓瑞興麻將的代理。
陳亞福說,我國生產的麻將材料好,品質佳,一般使用的售價介於300至400令吉。
“從中國進口的麻將比較便宜,大約100多令吉,不超過200令吉,但品質不比本地的好。”
他說,很久以前還有木製的麻將,採用好木製作,觸感好,碰撞發出的聲響不大,惟現在大概已絕跡了。
瑞發麻雀貿易 見證海山街變遷
陳亞福說,他在1965年大約21歲時,在海山街開設瑞發麻雀貿易,一直到今天,見證了這條街道的時代轉變。
“從前,海山街沒有什麼車,不繁忙,現在車輛很多,要找停車位也不容易。”
他的瑞發麻雀貿易,招牌穩固地掛在老屋上,和左右兩邊牆上的手繪麻將畫一樣,有著歲月留下的年代感,雖褪色,但依然流露出一股復古色彩,如同訴說著一個時代的風景。
他說,也有遊客踏進老店裡逛,說要看看古董麻將。
“中國遊客、香港遊客比較常會買,也有韓國人會喜歡,他們有時選擇舊的麻將,約70至80令吉就可買到。”
張玉梅說,也有洋人會玩麻將的,還能寫及說簡單的“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