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居住在城市的各族人民,在70年代前的英語源流學校求學。這些老一輩的知識分子,回顧的都是“溫馨和團結”的過往。無奈,他們只是少數。
中文媒體的專欄作者鮮少用馬來人視角來看待一些課題。筆者看到很多專欄作者,在一些課題上的分析都是迎合華裔讀者的角度。
ADVERTISEMENT
但是,用中文來質問為何馬來人這樣,為何馬來人那樣,根本不能正面影響族群關係,反而加劇華裔對其他族群的偏見。筆者相信,這一類的專欄文章若翻譯成國文,可能會招來很大的反感和攻擊。
筆者在兩家中文媒體寫專欄,也在兩家中文電臺當時事評論員,同時筆者也一直在本身的社交媒體發表國語帖文和視頻,以及在一家馬來報刊寫專欄,並不定時接受國營和私營馬來電臺的專訪。若是同一個課題,筆者都會保持相同的意見,以致有時招來華裔讀者的不滿,和馬來讀者的指責。
本文要簡單分析大多數馬來同胞對華人的不滿。筆者是根據對馬來族群的瞭解和認知來論述,並不闡述本身的看法。
馬來西亞獨立以來,種族關係鮮少和諧。很多人認為,在過去,種族之間和諧團結、和睦共處。這不假,但是數據上有問題。
筆者所知道的歷史事實,是1969年大選後的5月13日,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種族衝突,釀成流血事件。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兩個族群互相傷害?
那些居住在城市的各族人民,在70年代前的英語源流學校求學。這些老一輩的知識分子,回顧的都是“溫馨和團結”的過往。無奈,他們只是少數。
多數的華人和馬來人都是活在自己語言圈子的世界,對其他族群的看法,都受到政治人物的“引導”。根據一位評論員迦瑪的觀點,這就是“煙囪政治”。
今天,知識水平大幅提高,社交媒體湧現,很多華人和馬來人才正式互相踏入個別的圈子。同時,這也是另一個矛盾的開始。
社交媒體是“標題黨”和“角度操控”的最佳平臺。溫馨和諧的故事固然可貴,但是“敵對”的內容,反倒更容易被廣傳,印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說法。以下筆者論述馬來族群的一些觀點。
第一,一些馬來人認為華人既然已經在這個國家生根發展,則必須掌握好這個國家的國語──馬來語。對他們而言,印尼和泰國的華裔都對國語操控自如,為何還有很多大馬華裔(年長者)不能掌握?
上面提及的“社交媒體角度操控”在一些事件上表露無遺。例如,在“華裔申請更新護照,因不諳國語被官員拒絕服務”事件中,華人看到的是無理官員,馬來人看到的問題是:你到底是馬來西亞人,還是中國人?
第二,1969年的悲慘事件,源自於政治。大選後,A政黨增加議席,B政黨失去許多議席,而這些政黨似乎都是獲得不同族群的支持。當朝野政黨由不同的族群掌控,則這些政黨的任何政治行為,都會受到對立族群的攻擊。
譬如,今天絕大多數華人支持行動黨,多數馬來人支持國盟,行動黨的行為會遭一些馬來人的抨擊。在1969年,華裔多支持民政黨、人民進步黨和行動黨,馬來人則傾向聯盟和伊斯蘭黨。也就是說,聯盟做什麼,都會受到不少華裔的攻擊。
第三,馬來人不認為土著特權是不公對待其他族群。很多華裔學子得不到獎學金,華商不能公平經商,認為是“種族主義”的受害者;然而,馬來同胞認為,很多國家,包括澳洲和紐西蘭都有土著特權,不代表澳洲和紐西蘭歧視其他族群。
每當華裔對此提出質疑時,一些馬來同胞認為這是挑戰憲法,挑戰過往華裔交換公民權的“社會契約”。
第四,一些馬來同胞認為華裔貶低他們。在工作招聘寫“需通曉中文”,升職加薪華裔優先,房屋不租給其他族群。筆者理解為何有些人會如此做,但馬來同胞認為,這就是“種族主義”。在社交媒體的角度操控下,一個類似如此的個案,可能會挑起馬來族群的情緒。
第五,很多華人,在公司也好,一班朋友相聚也好,很喜歡用華語或方言溝通。若團隊裡的馬來人聽不明白,會認為不受尊重。他們有的會在朋友圈或社交媒體分享,加深誤解。
第六,很多華裔網民習慣性在中文帖文中寫上一些貶低馬來人的評語。很多社媒已有“翻譯”的功能,這類評語被廣傳,引發風波。
最後,筆者認為,身為馬來西亞人,族群間的關係必須往團結方向前進。首先,要解決的是心態問題,所有民族都應該掌握一定程度的國語。掌握國語之後,以國語發表意見為主,母語為次,而不是在自己的圈子當鍵盤俠。確實,當鍵盤俠能抒發自己的不滿,但卻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