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975年,本來安心工作的同事們突然聽到一個驚人消息:《新明日報》已易手換了新老闆,被“林竹君”收購了!……收購《新明日報》的其實是一名開餅廠的商家黎祝金。當同事們最初聽到他的大名時,卻把“黎祝金”的華語發音誤聽成“林竹君”……
ADVERTISEMENT
話說50年前作家梁園深夜從《新明日報》下班遇襲不幸逝世後,館方把任職電訊翻譯員的另一名作家雅蒙(亞蘿夏)調升為編輯,填補梁園的空缺;我也從廣告校對被調升為電訊翻譯員,取代雅蒙的職位。翻譯組共有5人,每天下午由國際新聞版編輯李子平從合眾社、路透社及法新社選一些電訊稿給我們翻譯成華文刊用。我們的另一項工作是在傍晚接聽外坡記者打電話來報新聞,以聽寫方式抄錄下來,讓全國版及地方版編輯發去排字部撿鉛字排版。那個年代沒有電腦互聯網,甚至連傳真機也還未通用,各報就是靠這種最原始的老土方式接收最新的外坡新聞了。
我在翻譯組的座位背向著編輯部大門入口處,每天聽著各同事從外面走進來的腳步聲,竟練成一種“神功”,憑各人徐疾有致、輕重分明的不同步伐聲,便能分辨出來者是誰,百聽百靈!日本武俠電影《盲俠聽聲劍》系列中,勝新太郎眼睛雖瞎,但單憑聽聲就能覺察到敵人處身的方位而出劍攻擊,我這特殊技能是否也可叫“背面聽步功”呢?
大約在1975年,本來安心工作的同事們突然聽到一個驚人消息:《新明日報》已易手換了新老闆,被“林竹君”收購了!
二千多年前中國的戰國時代,有廣招賓客的“戰國四公子”,號稱“四君”,就是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及楚國的春申君。而70年代走紅華語歌壇的女歌星也有“四君”,即臺灣的鄧麗君與趙曉君、新加坡的林竹君、大馬的黃曉君。那時林竹君相當紅,號稱“鄉土歌后”。莫非她除了右眼下面有一粒明顯的痣外,還有“雄心壯痣”和“宏圖大痣”,做了紅歌星仍不滿足,還要收購報社想當報業大亨?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原來這只不過是一個“無頭安出腳,馮京作馬涼”的笑話,收購《新明日報》的其實是一名開餅廠的商家黎祝金。當同事們最初聽到他的大名時,卻把“黎祝金”的華語發音誤聽成“林竹君”,驚訝地問:“什麼?我們的新老闆是紅歌星林竹君?!”後來雖然搞清楚是一場誤會,但仍有好些人在背後惡作劇把這新“米飯班主”戲稱為“林竹君”!
部分員工對毫不知情下報社易主頗為不滿,有被“賣豬仔”的感受。職工會與新資方開會“攤牌”商討僱員福利時,很多問題都談不攏,勞資關係鬧得很僵,甚至要採取“照章工作”方式,差點重演《馬來亞通報》1974年那場歷時8個月的大罷工行動。報館業務大受影響,幾近“五勞七傷”的地步!資方意興闌珊,興起放手出售的念頭。
最終《新明日報》再度易手,1976年年底被資金雄厚的陳群川收購,並把八打靈再也舊區編輯部與吉隆坡羅爺街採訪部合二為一,搬遷至吉隆坡怡保路Batu Complex購置的新廈大展拳腳。“群川匯聚”,似乎象徵有大把“水頭”,員工們這回看到了新曙光新希望,樂於接受這新東家,《新明日報》終展開嶄新的光明一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