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热点

|
发布: 3:27pm 31/05/2024

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

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

马中建交50周年 | 马吉德:公私领域皆高规格接待 中国重视来访宾客

报道:颜福顺
摄影:黄志汉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站在一帧时任首相敦拉萨访华的图片前留影。(黄志汉摄)

(吉隆坡31日讯)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说,在本身7年的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生涯中,让他深刻体验的是中国曾经一度是贫瘠落后国家,惟在中国走向富强之后,不论在公共领域或私人企业,都是以最高的规格接待和满足宾客。

他说,这显示了中国十分重视来访宾客,也体现了当时的中国文化。

ADVERTISEMENT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敦拉萨(左)于1974年 5月28日前往中国展开为期6天访问,并与周恩来会谈。

他举例说,在设宴款待方面,端上桌的菜肴有10道,工商业界方面的私人宴客,则达至20样;纯粹是为了让客人或投资者留下好印象。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
大马驻中国第8任大使拿督马吉德
1980年至1985年:出任外交部官员
1998年至2005年:出任马来西亚驻中国第八任大使
2019年4月22日:出任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主席
至少10道佳肴款待宾客

他指出,1980年代的中国曾经贫穷落后,一些商品如咖啡精(Nescafe)、品质佳的面包都需要从香港进口,后来中国富强起来了,则以至少10道佳肴款待宾客。

“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未免太过,因而招来恶评,后来朱镕基上任中国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实施新政,才将宴客菜肴定调在米饭、热汤、面食、水果甜品5道。”

配合马、中两国建立邦交迈入50周年纪念,马吉德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慨叹中国的巨大变化。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中国自1976起对外开放和发展,过去40多年来取得不俗成果。

马吉德说,中国是社会主义意识型态的国家,而自己是来自非社会主义的大马,所以在履行公务上自己必须根据在地条约加以调整。

“当地官员建议我可参考和学习像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因他们都属于自由派社会主义国家。”

他坦言,由于中国将大马视为友好邻邦的关系,这使到时任大使的他在接应与协调上的工作更便捷,例如能更快地取得预约日期和资料。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左)凝望当年敦拉萨与第一任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会面的历史图片。(黄志汉摄)
任内完成敦马3次访华

总的来说,他认为在履行其大使职责时,都有获得中方紧密配合;其任内共完成了时任首相敦马哈迪3次访华(1999年8月18日、2001年2月26日、2001年10月21日)的协调工作。

他也说,由于中方视马哈迪为好友,加上后者本身的国际声望,所以获得中方以最好的规格给予后者盛情地接待。

冷战时期与中建交
赞敦拉萨有远见

马吉德力赞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于1974年5月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具有远见的决策。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1974年5月28日, 敦拉萨(中)与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会晤。

当时的国际局势处于超强冷战时期,他说,世界各国包括大马和中国在内,也处于猜忌的不明朗阶段,而敦拉萨的这项决定,显示了他的果敢。

他回忆说,敦拉萨在当年局势下,毅然决定向中国伸出友谊之手并访问中国,从国家外交层面而言,是一项成就。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敦拉萨抵达中国北京展开访问时,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首个东盟国与中建交

他指出,大马在东盟国之间率先与中国正式建交,让我国取得了以下两点的先行者优势。

“首先是马中两国产生互信、政治诚意的效益,使到两国进一步将合作关系扩展至其他如经济、贸易和学生交换计划等领域。第二、得益于中国的崛起和繁荣发展,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马可从两国贸易、旅游及其他项目中受惠。”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回顾1974年5月31日,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与周恩来签署两国正式建交联合公报,为两国关系掀开历史新页。(黄志汉摄)
更早向马购棕油橡胶

他说,由于大马要比其他国家更早促进这些领域的合作关系,中国早年便开始向大马购买大宗商品如棕油和橡胶及其产品,一直延续至今,都使我国受益。

他表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富裕的中国公民每年也往海外旅行,包括抵马观光旅游,也使到大马从中获利。

他说,大马矢言打造成为东南亚高等教育中心,在持续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马升学方面,大马也享有裨益。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挂在马中友好协会其中一帧历史照片:敦拉萨于1974年5月28日抵达中国北京机场检阅仪仗队。(黄志汉翻拍)
认定是最重要合作伙伴国
坚守一中体现友好

马吉德形容说,马中关系始于正式建交,从零开始至今50年来的双边合作,一直具体化与实现,并坚守一中政策,就是友好的体现。

“这象征着两国在促进互利互惠与合作,是一项成功的双边关系;它不是单向的。”

他观察到,1970年代,政府领导层就认定了中国是大马其中一个最重要合作伙伴国;制定这样合作政策的领导人,就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尽管由敦拉萨制定,但后来的所有首相都追随该政策,不曾逆转,反而贯彻始终。

他表示,自从马中正式建交以后,两国已搭建更深层的合作基础,并缔结了双边合作协议,在2013年,中国和马来西亚签约结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就是说,双方会在互利互惠的策略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中领袖在北京签署正式建交的两国联合公报并合影。
中企视马为区域投资枢纽
观乐看待两国关系发展

马吉德观乐地看待马中接下来的两国关系发展,并将原有基础扩展,继续向上攀升。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高速往高新科技、数字化、电动车、乾净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发展,一些中国企业将大马视为本区域投资的枢纽,让我国在追赶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工艺的发展不落后于他国。

他说,双方持续巩固现有合作的领域(例如关丹工业园与钦州工业园的马中双园),并可以将合作,拓展至新兴领域如晶片科技、数据中心、医药、疫苗与生物领域的研发、航空航天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现代农业等领域。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马中情谊千秋。(黄志汉摄)
从落后国成第二大经济体
中5方面值得马学习

马吉德说,中国能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少有5方面值得大马学习。

首先是大马人民应学习中国人的专注力与创新:由于曾经落后贫穷,中国人逐渐培养起强大的中国精神,奋起发展科学工艺技术;中国能迈向今天的成就,在于良好掌握资源、勤奋与技能。

“整体中国人守纪律、充满能量、全天候地工作,连冬天也无休,这种对成功与富裕充满渴望的意念,是中国人为自己、为国家实现成功的条件;这也显示,若政府空有发展政策,人民却意兴阑珊,那么国家就无法强大和繁荣。”

每日一篇/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马中建交50周年
马吉德:马、中友好与合作关系始于正式建交,由零开始,至今欢庆50年纪念。
邓小平大胆开展改革新步伐

第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基石,在于总设计师邓小平大胆地开展改革新步伐,对外开放;因此,大马应更加开放地拓展经贸,更积极扩大外交,以吸引海外投资与技术融入大马。

第三是中国创造了庞大中产阶级,从而增强了市场动力,大马也应学习创造拥有强大购买力的中产阶级,因他们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催化剂。

第四是全力吸引海外投资者,例如欧洲和日本人到中国投资,并快速地开展技术转移,再加以革新。

第五则是将社会主义基础融入市场经济,及创造了庞大人口市场的潜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