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5:33pm 02/06/2024

锺廷森

金狮集团

马中建交50周年

锺廷森

金狮集团

马中建交50周年

响应90年代改革开放 锺廷森“狮子雄心”中国抢滩

报道 /颜福顺
金狮集团创办人锺廷森/马中建交50周年
对于马中建交的未来发展,锺廷森抱有4大期许。(受访者提供)

(吉隆坡2日讯)企业家丹斯里以“狮子雄心”领航的,是赶搭“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政策”列车的第一批企业之一。与其他企业一样,金狮集团把握时机,早在1993年踏足中国抢滩。

配合今年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迈入50周年,金狮集团创办人兼执行董事长锺廷森接受星洲日报独家访问并以书面方式做出回答时,娓娓道出当时他如何克服到中国从商所面对的各种困难。

ADVERTISEMENT

有“钢铁大王”称号的锺廷森指出,当年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在营业操作方面,效率差强人意。

“这是由于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业界操作不尽如人意,因而导致许多外商,都不愿与他们联营。”

他说,金狮集团在中国开发业务,除了百盛百货是当年成为中国规模可观的马中联营连锁企业,该集团当时的业务尚包括汽车业、摩哆、啤酒和轮胎。

金狮集团创办人锺廷森/马中建交50周年
锺廷森(右四)与百盛信贷执行董事傅运中(右一)在新春晚宴上与经销商喜庆春节。(受访者提供)
金狮集团进军中国市场

询及既然内地业界操作不尽理想,为何仍有勇闯神州的勇气?锺廷森说:“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选择与他们联营,因为我认为这是比较安全的方法。”

锺廷森的金狮集团,是响应1990年代中国经济开放政策的马来西亚企业之一。

1985那年,锺廷森随时任首相敦马哈迪访华,次年1986,他亲自赴华,再度考察当地情况。

直到1992年当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谈话;那年农历新年,锺廷森再赴神州一趟,1993年才正式投资。

“我们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营模式。那时,法令规定投资零售业和汽车、摩托业的外商,必须要有中国伙伴。如汽车、零售、摩托、轮胎、啤酒等行业,本地伙伴需拥有至少50%股权。”

他坦言,商场实战经验告诉他,遵循政府指导的中国企业,较为靠得住;而联营的结果,证明他走对了,公司从联营中获得了利益。

联营可缩短时间免去竞争

锺廷森说,涉足中国市场如果一切从头开始,至少要花两三年时间;联营则可以把时间缩短。

他说,联营的话,操作起来就很快,而且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他认为,与其在新环境设立新厂,与现有的同行竞争,不如与原有工厂合作更加实际。

“在联营的合作下,我们可以将原有的厂房加以扩充,添加新设备,利用现成的人力资源,操作起来就很快。”

有别于一般机构跨国操作,锺廷森是瞄准和盘算好联营方案的优势。他说,当然,不只是时间缩短而已,通过联营方案,公司不需要自己设厂,也不必制定业务架构和市场计划。

“即使是税务、公关事务,也可与合作伙伴共同处理。”

百盛当年以北京作为据点,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在北京合资经营。

百盛集团当时随后将业务扩展至上海、青岛、哈尔滨、成都、昆明、南宁、大同。

锺廷森(右一)于2011年1月受邀到金宝区拉曼大学,发表“创业经验分享”专题演讲时,分享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受访者提供)
与地方政府机构关系佳
完成业务遍神州大计

此外,锺廷森说,投资者最好也必须与地方上政府,建立密切的官商关系。

就金狮集团,他透露,他们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关系,成功进入受到严格管制的零售业及汽车、摩哆行业。

因此,找到有信用伙伴缔结联营模式,以及与地方政府机构建立密切关系,让锺廷森圆了业务遍布神州的大计。

他在当地企业包括中国百盛、安霉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淅江钱江摩哆股份有限公司、东风金狮轮胎、中国联营摩哆业、货车、多用途车制造与装配、汽车零部件。

金狮集团创办人锺廷森/马中建交50周年
锺廷森(右七)接见来访的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林慧虹(中)及其领导层。林慧虹也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香港区行政总裁。(受访者提供)
推更多经贸互惠措施
对马中未来关系4期许 

就马中建交正式迈入50周年,锺廷森说,他对马中两国未来关系有4点期许,即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扩大马中在各领域的合作;两国政府推出更多经贸互惠措施;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加强产业对接和创新;随着两国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增进双方人员和商务往来。

他强调,马中两国应以建交50周年作为契机,以便加强和深化经贸、科技、教育及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再生能源合作减欧美打压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产业对接”的期许,锺廷森说,马中两国可共同发展太阳能,以全面促进乾净产业与再生能源的发展与重新部署。

“将在乾净和再生能源的合作,提升至面向全世界,以便减少欧、美的打压。”

同时,在电动车领域,他建议在东盟国家如大马、泰国、印尼等创设电动车基地,马中可合作生产各种零部,并出口至欧美市场。

时任首相敦阿都拉(右)于2005年9月,参观金狮集团钢铁厂。旁为锺廷森。(受访者提供)
致力开发穆市场产品

在清真产业,锺廷森说,双方可优势互补地将大马发展成中心点,致力开发专攻穆斯林市场的食品和商品。

“有关当局和业界可将马来西亚打造成全球清真中心,供全世界近17亿穆斯林人口消费和享用各种粮食及用品。”

推更多经贸互惠措施
应致力促成泛亚铁路 

提到“两国政府推出更多经贸互惠措施”的期许时,锺廷森说,其中一项与经贸互惠有关的努力,就是可致力于协助促成从中国云南接通、接轨至寮国、泰国到我国首都吉隆坡南下直通新加坡的高铁计划,加以完善化。

“这样一来可增强我国和沿线国旅游业收益的表现,同时也可将大马农产品运送入中国大陆市场。”

锺廷森说,中国目前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而马来西亚则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他认为,如果双方能加强产业对接和创新合作,将拥有美好前景。

“因此,中国应鼓励更多中国企业来马来西亚投资兴业,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领域。”

他也说,两国可合作在大马,设立更多适合中国留学生就读的中学、小学及大专学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