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的轉型之路,讓新興集團(SENHENG,5305,主板消費產品服務組)坐穩國內最大電器連鎖公司,並於2022年成功上市交易所,讓企業邁向新高峰。
ADVERTISEMENT
然而,疫情的衝擊與線上電商平臺的挑戰,讓新興集團在過去的兩年從高峰滑落,銷量與業績雙雙走跌。
為了再次突破,創辦人兼非獨立執行主席林金興率領眾人開展第八次轉型,持續升級至零售3.0的轉型之路,放眼在2026年以後,在不擴展新分店的情況下,業績持續錄得成長。
5大優勢攀高峰
2022年登陸大馬交易所,新興集團的市值達到15億令吉,這不僅是公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攀越高峰的象徵,這一成功歸因於公司的5大優勢。但在上市後的兩年,這些優勢卻蕩然無存,股價與業績緩緩走下坡……
瞭解成功優勢與失敗原因都是一種智慧,可幫助企業在不同階段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新興集團創辦人兼執行主席林金興在接受《投資致富》專訪時分享道,新興集團能在過去數年迅速成長,走上掛牌馬股的高峰期,主要因公司擁有5大優勢。
“區域第一”
第一點在於公司的展店模式不在於多店經營,而是以“區域第一”,即每家分店都成為5公里內最大的家電零售店。公司將數家在同一區域的分店進行整合,讓其成為區域第一,這確實為企業帶來了很強的競爭優勢,
“第一,你可以很好的抓住顧客的眼球;第二,我們的商品線陳列也比別人大,設計空間也比較順暢,所以客人都喜歡,這是造就我們區域第一成功的要素。”
第二大優勢便是公司為了扭轉電商平臺帶來的衝擊,於2017年開展的無縫新零售商業模式。隨著電商平臺走向成熟,這股來勢洶洶的電商浪潮,重創了國內傳統零售業,即便當時已在經營線上店,但仍無法倖免,在2014至2016年連續3年走跌。
林金興指出,直到2016年底,他接觸到了馬雲所提出的“新零售”,儘管他當時並不明白新零售概念,但他深信,只要能夠掌握新零售概念就能突破困境,於是便率領20多名經理前往阿里巴巴商學院上課,徹底弄懂了新零售概念。
“那個時候我們才明白,我們有線上有線下,這個不叫新零售,是自己以為認為好的而已,可是馬雲說的零售是無縫,就是線下有什麼,都要搬上去線上,線下是什麼價格,線上也是什麼價格。”
無縫新零售商業模式
無縫新零售商業模式,也就是線上平臺與線下分店的商品種類、價格必須一致,物流必須共用,會員利益、庫存必須共享等9大課題必須一致。這一改變與突破,造就公司持續成長,掛牌上市的輝煌期。
為了提高效率、送貨速度及客戶的滿意度,新興集團大力發展的物流系統與最後一里路的板塊,成了公司成功的第三大優勢。
大力發展物流系統
“如果顧客下了訂單,不管是線上線下,如果他不知道幾點要在家裡等,那對他來說是很麻煩的,不便利的。第二,如果不能夠很快速的隔天送貨,對顧客也是造成不便利的。”
為了完全掌控物流網,新興集團在10年前將原本在各州的11個物流中心整合成一箇中央物流中心,大大提高了庫存與物流效率,達到隔天送貨的目標,這一強大的物流網,可說是大馬其他家電公司無法匹敵的。
如今,公司的物流團隊已達到可以根據客戶要求的時間送貨上門的程度,準時度更是達到了90%。
此外,新興集團使用的客戶數據平臺與營銷自動化等人工智能,讓公司可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客戶投放不同的內容,更能精準獲取顧客。公司斥資超過200萬令吉開發的新零售作業系統,也大大提高了客戶體驗、業務效率,並且很好的管控成本,成了第五大優勢。
疫情打亂佈局 從高峰滑落
這些舉措帶來的5大成功優勢,讓新興集團走向高峰,但公司在成功上市後,這些支撐公司成功的優勢卻悄然逝去,公司股價與業績皆雙雙走跌,新客戶的成長亦受到限制。
林金興指出,疫情爆發打亂了市場遊戲規則與公司佈局,旗下門店無法經營之際,廠商更是紛紛推出線上零售店,加入到線上零售市場,使得家電市場競爭變得更激烈。
另外,各大電商平臺為吸引新用戶而掀起的“補貼大戰”,更是重創了其他企業的線上平臺業務,尤其是低於500令吉的低價商品及低端商品市場,都被電商平臺搶佔。
“疫情打亂了陣腳,廠商自己來(參與零售)、電商補貼也打亂了,再來就是我們自認為成功的無縫新零售(商業模式),仍停留在新零售2.0,我們也沒有升級。”
他認為,在電商平臺上億補貼面前,企業即便擁有再好的商業模式也難以匹敵,加上公司部署不夠全面,導致業績下滑,利潤也走跌,新用戶成長也下滑。
新零售3.0 提升客戶體驗
時代變遷,市場移位,商業模式與營銷獲客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興集團計劃開展第八次轉型,升級至新零售商業模式3.0,提升客戶體驗,吸引年輕消費者。
為順應谷歌、臉書等網絡媒體時代,新興集團在數年前開展轉型,升級至新零售商業模式2.0。然而,Tiktok等新媒體的出現,吸引了新一代年輕人的眼球,年輕人的“聚集地”已從臉書等網絡媒體轉移至Tiktok等新媒體,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人和友族,但新興集團卻忽略了這一點。
“我們也算是慢了好幾拍,導致新興集團從最高峰跌到最低點。”
林金興指出,在新媒體時代,獲取顧客已經不再是行銷部的工作,投放廣告宣傳已是屬於新零售商業模式2.0,獲客現在已成為企業所有人的任務,不管是採購部、人事部、財務部、物流部,或者是店長,是每個在職人員都需要做的工作。
製作短視頻宣傳
打進新生代群體
新興集團開展的第八次轉型,將動用公司旗下1800名員工,通過員工再培訓,學習如何製作短視頻,甚至將工作日常製作成短視頻作為宣傳等,打進到新生代群體。
儘管新生代年輕人並非公司主要客戶群體,但林金興指出,在少子化的家庭當中,孩子往往會左右父母親的採購決定。
根據新興集團數據顯示,31至40歲及41至50歲為公司主要兩大客戶群體,各佔總客戶群30%,30歲以下和50歲以上則各佔20%。
“新零售3.0是這麼跑的,就是獲客方法完全改變了,我們的轉換力也改變了,成績呢,還太早下定論,還不知道,但我們內部認為,升級到3.0是對的,不能停在2.0,年輕消費群體已經移位了,若不跟著移位,會失去新生代客戶群。”
他笑說,在新媒體時代,像他這樣的老人家也要跟隨年輕人一起玩,可真會瘋掉。
不打價格戰 推線上+線下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新興集團擬定2024年6大經營方針,其中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電商平臺,公司將展開“線上+線下”(Online Merge Offline;OMO)的體驗模式,整合線上平臺與線下商店,旨在提升客戶體驗。
林金興指出,公司若無法提供完整的無縫體驗,消費者仍會被低價所吸引,因此,公司計劃將線上平臺與線下商店整合,客戶在線上下單後,當地分店會在半小時內聯絡客戶,確定送貨時間、安裝服務細節等。
“線上下訂單,線下支援服務,讓客戶感覺物超所值,這是電商平臺,甚至是品牌方無法做到的。”
面對電商平臺的補貼策略,他認為,公司不應該陷入價格戰當中,而是著重在體驗,吸引顧客迴流,隨著電商補貼戰即將進入尾聲,待電商補貼暫停,“線上+線下”體驗商業模式將有助公司扭轉局勢。
“我們不可能打價格戰,也不可能拿錢補貼,2017年我們用無縫體驗(商業模式吸引客戶),2024年則用OMO體驗。”
此外,新興集團今年也計劃將更多分店擁有權給予店長,讓更多資深店長成為老闆,目標在2026年,60%分店的擁有權為店長所持有。
“零售管理是一個多變、多範圍的商業模式,跟工廠生產的不一樣,如果有一半遠程的分店都是老闆在掌店,普遍上那家店會好很多,因為它(店)是自己的。”
他補充,這一計劃早在2010年已開始研究,目前已有逾20個成功案例,模式也逐漸成熟,今年則會加大力度推動這些計劃。
放眼不增新店
業績持續成長
新興集團自1989年成立至今,開展了8次轉型之路,讓公司從一家電器零售店發展成國內最大連鎖電器集團,林金興積極發展線上平臺商業模式,放眼2026年起,在不增新店的情況下,業績仍持續成長。
“我們前面10年還是單打獨鬥,草創期的模式,第一和第二家店不一樣、商品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很亂的,問題也很多。”
2000年,新興集團開啟了第一次轉型,親自到臺灣取經,導入連鎖體系,將經營理念、企業識別系統、商品與服務及管理制度都一致化後,問題減少了一大半,為公司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前40家店,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個電話響個不停,響到半夜12時,顧客要扣價,扣5令吉、扣10令吉,全部都要問我,因為每家價格不一樣,顧客要討價還價。”
儘管討價還價成為了新興集團早前成功的主要因素,但並無法打造顧客忠誠度,於是林金興便前往日本學習導入不二價制度。
當時,某前輩告訴他,要推行不二價制度,也必須搭配會員忠誠制度一起推出,給予不同群體的客戶不同的利益配套,如對價格較為敏感的客戶,給予更多的折扣;針對高端客戶群體,則給予高附加價值,讓他買得安心。
不二價制度 大獲成功
新興集團在2022年推出的不二價制度,這一差異化策略讓公司大獲成功,取得連續11年的成長,業績更是突破10億令吉大關。
2003年,公司決定開拓新通路,創立SenQ,進軍購物中心,推動業績成長一倍。並在2004年引進Bi智能系統,將各分店交易數據上傳至雲端進行整合,再傳到各家分店經理手上,讓經理可使用科學的數據來了解各項商品的銷售量、各分店的業績狀況等,進行更全面的管理,一改過往依靠累積經驗的管理方式。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下,新興集團為了應對企業商業模式與顧客消費行為的改變,於2015年開展了數字化轉型與企業流程再造,所推出的應用程式也大獲成功,並且帶來意想不到的發展結果。
林金興指出,公司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已進入“無紙化”時代,不管是對廠商或是對客戶,所有單據都數字化。客戶在購買電器後,只要下載新興的手機應用程式,收據會在傳送到應用程式,實現全面數字化。
“他的單據、分數(積分)、保證書都在(手機應用程式)裡面,他(客戶)覺得更好,他很喜歡。他拿單回去的時候,往往單據都忘了放在家哪裡,東西壞的時候要維修,找不到,更麻煩。”
在經過2017年的第六個轉型——無縫新零售商業模式及2021年開展的第七次轉型——平臺商業模式,新興集團的線上商業平臺更為成熟,手機應用程式的下載次數更是達到了200萬人,月活躍用戶數量(MAU)達50萬人的成績。
2大成長引擎
會員經濟+點數經濟
隨著平臺的流量逐漸成熟,所建立的“會員經濟”與“點數經濟”兩大引擎的驅動下,希望應用程式的下載次數可在2026年達到600萬人,月活躍用戶數量則提高至120萬人。
當這兩大目標達成後,意味著公司平臺已發展成熟,諮詢、購買商品、兌換商品等服務都可以在應用程式完成,公司也可從中瞭解與分析客戶需求,並推薦需要的商品,即時公司將不再增設新分店,業績仍能持續成長。
大型家電商掌控市場
林金興自1981年踏入家電業,至今已有43年,目睹大馬家電行業的大變動,相信未來10年內80%的家電銷售將由數家大型家電企業掌控。
他分享道,在踏入家電領域的前20年,電器店主要都是由老闆一人管理,因此無法跨州開店,老闆必須待在州內解決難題,直至2000年開始才有所改變。一些大型高端的家電體驗店進駐大馬,以高端和體驗作為服務賣點,新穎的企業管理模式開始流入到國內。
2010年起,一些電商平臺的興起,不少電器店也開始拓展線上銷售管道,但大多都是附屬在電商平臺。
“在國外,80%(家電)銷量都掌握在幾家最大的通路(家電商),不管是中國、澳洲、美國、日本也好。”
他指出,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小型家電公司會被大型家電公司所吞併,在國外已出現了這種現象,大馬可能因為人口密度分佈、可支配收入等關係,一些區域性的企業還沒入駐我國,這種現象並不明顯。
目前,我國50至55%的家電銷售仍來自傳統零售商。但他認為,這種情況在未來10年內會出現轉變,數家大型家電企業將掌握80%的家電市場,因為相較於小零售商,大型家電公司在效率、資金、人才和科技等方面更有優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