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生其昌的門匾上,至今還能看見書法字體“匯莊”的浮雕。當年,除了經營金鋪,其昌也同時經營匯莊生意,這是早期金鋪的另類功能。其昌第三代接班人彭岸圃說,金店和藥材店的信譽在社區中相對高,正因如此,人們才放心把血汗錢交給金鋪處理。
在傳統社會中,金店聚集的街道,也稱得上金融街。隨文史工作者白偉權行走吉隆坡街頭,尋找具有歷史的金鋪;他指——我們眼前金店一條街旁,就是第一家馬來亞銀行,再過去一些則是第一間OCBC華僑銀行。
ADVERTISEMENT
然而,隨著核心轉移,儘管原本的銀行遷址,仍然所去不遠。六七十年代興盛喧譁的金鋪也已關了不少,許多剩下寂寥的招牌,雖然這條街可能已沒落,但它曾經是金融業的中心。
金鋪除了賣金,也能看出一座城市發展的歷史紋理。機械尚未取代人工之前,打金一直是覆上神秘面紗的行業;因其不可說,不可傳,金匠的後裔還剩下多少?許多金店早已找不到手工打造的金飾,打金師傅逐漸消失。
而今,因戰爭等因素不斷往高走的國際金價,又如何影響了行業?正因黃金價格再漲,原本是父母輩才會買的黃金,一下又變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在這樣的大好勢頭之下,黃金投資,你真會了嗎?
金融街──產業聚集效應
走進古路律(Jalan Pudu)尋找老金鋪,見到了1928年開業的光昌隆。詢問之下得知它是“昌聯”聯號之一,因而找到了更早開業的巴生其昌金鋪。
1916年,其昌在巴生百年火車站前租下一間店鋪開業,如今已改為中國酒店。1937年搬來巴生大街,儘管多數店面斑駁老舊,但仍能看出當年街道的意氣風發。往街頭走去,頭上的招牌多是“典當”、“金飾買賣”、“借貸”等字眼,新舊參差,但不下七八間。
白偉權表示,“這是一種產業聚集的現象,希望達到聚集經濟的效益。”他也指出,歷史中一般上金店有大量現金流,因此也兼放貸或典當。
在巴生其昌的門匾上,至今還能看見書法字體“匯莊”的浮雕。當年,除了經營金鋪,其昌也同時經營匯莊生意,這是早期金鋪的另類功能。其昌第三代接班人彭岸圃說,金店和藥材店的信譽在社區中相對高,正因如此,人們才放心把血汗錢交給金鋪處理。
“昌聯”聯號,“飛”錢速度比銀行快
30年代,華人社會經濟條件不好,人們漂泊到南洋工作,妻兒則留在故鄉,每領到薪水,大部分收入都匯回中國老家。
那時尚未有今天的Western Union。提及1916年其昌成立時的概念,放在今天還挺熟悉——我們成立了“昌聯”,有點像聯號的意思。檳城、芙蓉、居鑾、峇株巴轄、瓜拉立卑及新加坡等地各有分佈,最早的文冬生昌、如今在吉隆坡富都看到的光昌隆、10年前關閉的加影老街利昌隆等,如同今天的連鎖店。
聯號之間除了業務往來,更重要的是有通訊設備。“比如巴生有客戶需要匯500塊到檳城,我們收幾塊錢的手續費,搖一通電話到檳城聯號,半小時至一小時,收款人就可以到檳城的分公司取錢。”
當年的金店也能“飛”錢,速度更勝於銀行,因其需要發電報以及獲得憑證,耗時更長。戰前到50年代,傳真機未發明,金鋪一直都維持這樣的匯款方式。彭岸圃對匯兌流程記憶猶新,接手金鋪前,他就在其昌匯莊負責匯兌。
黃金誘惑,如何防盜?
對老金店的印象,除了燈光映在金器上整間店金碧輝煌,似乎還有一條條粗壯的防盜鋼條圍成一圈。銷售人員坐在裡頭,客戶站在外頭,彭岸圃笑著形容,還有點像監牢。
金鋪最怕就是遭搶劫。老式的門面設計除了不美觀,鋼支之間還有縫隙,“現實就是匪徒一來,拿著槍,店員還要幫忙收拾金器交給他,”他無奈笑說。2006年,由於其昌隔壁是空址,匪徒從牆面鑽了一個洞進入店裡。後來他們在牆裡加了鋼板,除非使用切割器,否則無法進入,而切割器聲響大,勢必會傳出動靜。
如今走進翻新後的店面,防盜鋼條早已不在,換上了防彈玻璃,“敲也需要時間,我們來得及按響警鈴,迅速通報監控系統。”
追求金飾曾是潮流
走過108年的光輝歲月,其昌店裡裝潢已翻新,留下辦公室門外一幅木框歷史走廊,以及幾本泛黃文獻。幾經蟲蛀及修復的記賬簿、股份合同簿、議案部,他翻開一頁說:“正式開業那年,總股本只有7500令吉,大約有三百多兩黃金。扣除裝修、設備、支付薪水,按公斤來算的話,我們實際用上的黃金大約是10公斤左右。”
一塊沉甸甸的金握在手上,保值又安心;對於上流社會來說,追求金飾品更是潮流,從頭飾小至紐扣,更不可思議的是一支牙籤、挖耳勺都能是金製品,掛在身上,儼然時尚單品。
1916年其昌創辦之際,歐洲戰火連天,直到40年代局勢也未平靜。“我們多數員工都從中國南來,清朝滅亡後,中國各地軍閥割據,互相交戰。20年代,孫中山發動北伐戰爭,最終統一了中國。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圍剿戰爭。”
這時,其昌金鋪何去何從?
烽火年代貨幣貶值,金條是逃難船票
戰火轟炸在遠方,對黃金業者來說,卻是切身的課題。不久,日本開始侵略中國,中國陷入一片混亂;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這一次,炮彈與槍支來到了我們的土地。
“打個比方,一塊錢在早上可以買到麵包,但到了晚上,一塊麵包可能就要50塊錢。”亂世中的貨幣都不可靠,通貨膨脹厲害,“人們一拿到薪水就用最快的時間到金鋪,換成黃金保值。”
二戰結束後,原以為能迎來短暫的和平,豈料不久越南戰爭又晃動了世界。整個20世紀中期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越戰發生時,越南華僑怎樣離開?用的都是金條。5兩一個人頭,10兩兩個人頭,把金條交給船家就上了船。”他說。
舊時代的黃金投資──入股金鋪
“早期沒有股票,那是1940年公司法令推行後,政府硬性規定下的產物。”彭岸圃解釋,繼而拿出一本公司章程,原版以書法手寫,木刻印刷的則分發至股東,入股後這本章程象徵股東與公司的協議,投資了相應的金額。
股東手上的章程有半個印章,公司保留的也有印章的半邊,只有兩邊蓋章對上,才是原版,早期公司與股東便以這樣的方式達成協議。其昌可謂我國最早的金鋪群,當時彭岸圃的伯公在半島前後入股了不少金鋪,而資歷越早的金鋪就會成為新號的股東,彼此成為聯號。
從前投資項目單一,在加密貨幣、股票基金誕生前就只有金。黃金投資,除了買金鍊或金手鐲存在家中,入股金鋪也是其中之一。“就像現在買寶光、多美的股票一樣,黃金漲價時股票價值也會相應上漲,可以獲得更多收益。”
金價上漲,影響貨品流通量
2022年疫情後,政府開放公積金提款,掀起了一波買金潮。彭岸圃也是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署理會長,他表示許多民眾申請提款後立即前來選購,導致全國在2022年的業績上漲。
直到今年,銷售額儘管維持不變,但變動的是國際金價。“舉個例子,2022年每月銷量是30萬,當時金價是每克250令吉,每月賣出1.2公斤黃金。到了2023年,雖然月銷售額仍是30萬,但金價漲到每克300令吉,銷量變成1公斤。今年2024年,金價漲到每克350令吉,月銷售額依然是30萬,銷量只有850克。”他解釋。
雖然在賬面上總銷售沒有下降,但貨品流通量減少。生活與營運成本上漲,即使國際金價持續攀升,但對於中小型金鋪來說,今年行業的淨利率並不太樂觀。
經典首飾的變化
相關報道: 【黃金萬歲/02】金匠歲月──記傳承三代的打金技藝 【黃金萬歲/03】黃金投資,真的穩賺不賠? 延伸閱讀: 【永續發展在瑞典/01】Svenskt Tenn百年傳世設計,從永恆傢俱解讀永續藍圖 【永續發展在瑞典/02】低碳排木建築,為永續創造未來 【永續發展在瑞典/03】廢物變寶,與永續和諧共存 【永續發展在瑞典/04】”剛剛好”的生活態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