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靈再也4日訊)“馬中建交50年週年最珍貴的意義,在於當年兩國的領導人開通啟動了兩國人民的相互往來,讓從中國下南洋的先賢們,到現在的我們都可以回去探親。”
擔任多個馬中組織領導的丹斯里陳志勇,多年來一直推動馬中關係,邁入馬中建交50週年,對他而言,1974年大馬第二任首相敦拉薩訪問中國,讓大馬成為東盟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促成了兩國人民的互通,把馬中關係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那是最大的意義。
ADVERTISEMENT
做為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委員會顧問的陳志勇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懷著感恩的心感概地說,如果沒有建交,在這之前,從中國下南洋來到大馬的人,都不能回去探親,現在的我們能夠自由的回去探親尋根,而開通了這個渠道,促使了兩國在政經文教和貿易互通上取得了很大的作用。
他說,敦拉薩的智慧,為馬中兩國未來的友好關係,奠下深厚的基礎。
也是馬來西亞一中和平統一促進副會長的他說,如今中國的崛起,大大提升了海外華人的身分和影響力。
他表示,儒家思想向來是中國的主導性力量,中國採取中庸政策,通過一帶一路的倡議,希望大家互相溝通諒解,世界和平,這是中國對外友好的起步。
盼讓更多大馬子弟就讀清華
也是亞太清華總裁工商聯合會會長的陳志勇,一直以來不遺餘力推動馬中文化和教育交流,希望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大馬孩子到清華大學這樣的世界名校就讀,擴展視野裝備自己,成為促進兩國關係的美好橋樑。
他分享,成立於2008年的亞太清華總裁工商聯合會,從2013年起持續發出獎學金讓大馬的優秀生到中國清華大學就讀,目前已經贊助47位大馬學生,並捐出人民幣472萬。
已擔任超過10年總會長的他笑言,這是非營利的教育組織,都是自掏腰包在辦活動。每一年他們都籌募獎學金,為通過董總審批獲得清華大學錄取的優秀生,提供學費。一年有4位。每名學生一年的學費是3萬多人民幣。
“目前有33名學生已順利從清華大學畢業。”

該協會通過贊助大馬的優秀生到名牌大學深造,是他們深化馬中關係的努力之一。這些畢業生將是傳承兩國友誼的橋樑。
他謙虛的說,這其實只是很小的舉動,但是無論如何也帶有影響力。
除此之外,有感於很多大馬人沒有機會進入清華大學看看這些世界名校的真實環境,他說,該會通過舉辦遊學團,讓大馬的一些父母和學生親自到清華,或者舉辦企業參訪,讓這些身為企業家的父母回來後跟孩子分享,給孩子多一個深造的選擇。
“這些需要通過團隊去申請,因為不是那麼容易可以進到清華大學去上課參訪的。”
也廣邀企業家到清華進修
他說,該協會也積極廣邀大馬企業家到清華大學進修,報讀短期戰略課程。
“比如我本身曾經上過董事長班、總裁班和新興產業班,每一個月或兩個月一次,一年6次,每一次上一星期的課。”
然而他坦言,學員拿到的是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文憑,不清楚該文憑的力度到哪裡,而且一年幾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並不便宜,比本科生的學費更貴,因此他衷心希望清華大學本身若能夠承認這個文憑就更好。
文化交流提升大馬知名度
文化是另一個深化兩國關係的重要領域,而馬中關係50年一路走來,兩國的文化交流大大提升大馬在國際的知名度。
身為馬中文化藝術協會署理會長的陳志勇說,20、30年前,很多人只知道新加坡,卻不知道新加坡隔壁的這個國家,但隨著馬中兩國在文化上的交流,逐步提升我國在國際的知名度,這對我國絕對是好事。

他說,唱歌和舞蹈也是屬於文化的一種,馬中兩國相互到彼此國家演出交流和觀摩舞蹈,可以促進兩國友好的文化交流,提升各自的水平,也可以把大馬特色演出帶到中國。去年代表大馬出戰《文化中國.水立方杯》海外賽區青少年組比賽奪下銀獎的陳潔怡,和成年組獲得銅獎的張紋慶都通過這樣的榮譽,提升了大馬在海外的影響力和名字,很多人也因此認識了大馬。
水立方杯是唯一由中國官方推動的國際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
他透露,配合馬中建交50週年,馬中文化藝術協會將在雲頂舉辦一場2天的舞獅舞龍大型匯演,其中一天是由雲頂邀請嘉賓出席,另一天則是由該協會安排免費給公眾觀賞的。
籲馬中永久免籤互利
大馬這些年政權的更迭與政治的動盪,讓馬中關係一度殃及池魚,出現微妙的變化,而中美關係的惡化,也似乎讓一些國家陷入無可避免的選邊站的兩難局面,不過,陳志勇認為,大馬並沒有所謂的選邊站問題,商家經商的環境還是友好的。
“這是國對國的,即使馬中兩國出現關係比較冷卻的時候,也不會影響民間的交往,民間有自己的渠道。”
“在民間的企業,在企業對企業的情況下,是不用擔心的。”
他說,每一件事都是一步步做好的,對於馬中在政經文教上可以改善的地方,他認為,
兩國今年可以做到互免簽證,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改善了。
無論如何,隨著鄰國新加坡和泰國和中國落實的永久免籤,陳志勇呼籲馬中兩國也能落實永久免籤,這將對兩國的貿易和旅遊業帶來巨大的互利。
盼中可助大馬技術發展
50年的友好建交是一個階段的里程碑,對於未來,陳志勇期許,除了兩國的友誼源遠流長之外,更希望馬中在技術與基礎建設上可以相互配合,中國可以協助促進大馬的技術發展。
陳志勇說,中國許多的技術都已經非常先進,尤其是高鐵技術。例如即將在今年投入運作的北京到上海的高鐵,時速可以達到400公里,2.5小時可以抵達。目前,北京至上海大約是1300公里,現階段最快需要4個多小時。
對此,陳志勇希望,如果隆新高鐵真的開標,擁有如此精進高鐵技術的中國可以競標到這個工程,藉此提升大馬的技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我每天都到茶餐室吃早餐,有一个人,每天都会看见他,他一坐下茶餐室,就听到他在高声讲话。在场的人,大家都静下来,他就在讲个不停,有人听了就会插口,他就更大声说:“你听我讲!”
每天我看到,他就是一个人不断在讲。在场有人在笑,有的人细语交谈。可是,很少人与他交谈,他却没有感觉,就是一直在讲。我坐在另一桌,就听他在说,“你听我讲”,讲了一阵后,他又来一句,“你听我讲”,真是听他讲,没有你讲,坐在一起就是听他没完没了地讲。
有几天不见他到来,我问一位茶友。他就说,是不是那个叫“你听我讲”的?他又笑了起来说,他的名字是叫“你听我讲”,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你不可随意反驳他,他会当众叱骂你,指责你无知、笨蛋!
据说,有一次他要一杯奶茶,负责人捧了一杯咖啡给他,他就立刻站起来,大声地手指着负责人骂,你老板怎样请你做工的,我要是咖啡,不是奶茶啊!这时,茶室老板听到了,即可上前道歉。他就说,“你听我讲”,你请人也要请个聪明的,不要请一个笨笨的,你的生意才会做得更好,你听到我讲没有?茶室老板只好低声回应说,听到,听到。
茶室界里的茶室红
这让我想起,网络上有网红,原来茶餐室也有茶室红!听朋友说,他是一个生意人,赚了不少钱,后来去考取了博士学位,所以,他在茶室,坐下来就爱讲他的过去,如何经营生意,如何考取博士,有时会讲这个蠢,说那个笨,慢慢地,他就习惯了那一句“你听我讲”。
在茶室的人,听得多都会烦,大家又不能不给他坐位,老板更不能叫他离开。有个“你听我讲”,大家不知是欢喜还是无奈!
有一天,我看见有一桌人,一个即刻站起身来,用轻松的口气说,“你听我讲”来了,大家快把椅子拉开一些,不要让“你听我讲”坐下来,要不然又要“你听我讲”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个“你听我讲”,他叫什么名,我一直都不知道,看他身材高大,近70岁左右,讲起话来,声浪很响亮。我在想,他自己被人叫“你听我讲”,他一定不知道,因为只有他讲,没有你讲。看来,他这辈子是不容易改变,永远就是个“你听我说”了。虽然他不会故意去伤害人,但习惯了“你听我讲”,在人的一生,无形中就会失去许多好因好缘了!
人就是这样,说话习惯了,经常都会这样,一开口就溜出那一句来,自己讲了都不知道。
让我想起以前在工厂做工,有一个工友,他习惯一句“你妈的X”,一开口总离不开那一句。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工人和他讲话,他很自然就是一句“你妈的X”,这位新工友听了,手拿起一支木棍就冲过去说,你骂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可以骂我妈妈。我见到立刻走上前,拉着他的手说,他是习惯这样讲话的,没有恶意伤害你,你不要和他计较啦!但他还是愤怒地说,我就是不喜欢有人骂我的妈妈。看来,虽然只是一句口头禅,但是,有时候也会造成伤害、仇恨。
新的一年,让我们认识自己,看清楚自己,在生活中,有讲不好的话成习惯吗?从今天开始,用心把它删除掉,让生命更为圆满、亮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