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訊)隨著全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落實減碳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城市規劃專家認為,未來城市設計必須朝向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和宜居城市的軌道。
江小群:改造老舊小區變重要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江小群指出,隨著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舊小區的改造變得相對重要,以建造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
ADVERTISEMENT
他今日在2024年世界城市峰會上的“未來城市會議I:未來城市的典範轉移”發表致詞說,由於中國出生率下降的問題,中國政府更加關注在小區內建造托兒設施,以鼓勵生育和提高城市的活力。
“我們也提出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人民能住得舒適和安心,畢竟城市是為人而建。”
定期做城市體檢評估
他說,如今中國的城鎮化已突破66%,而未來城市面向也是中國和其他國家所探討的重大課題。
他指出,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打造宜居、韌性和智慧城市,並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目標。
他表示,在城市規劃方面,首先必須定期進行城市體檢評估,改善住房的結構性,致力為低收入居民提供保障。
保障人民住房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江小群強調,中國政府保障人民住房的基本需求,而市場負責解決多樣化需求問題,以解決人民買不起住房的困境。
“換言之,我們關注進入城市的年輕和低收入群體,並通過政府的計劃,為他們提供具有品質且價格合適的住房,供他們租賃或購置。”
他說,最重要的是,城市必須保持活力和吸引力,而政府與民間團體必須展開合作,包括為人民提供支持和金融安排。
陳麗君:落實淨零排放效益可觀
新加坡知名建築事務所DP Architects集團總裁陳麗君認為,如果城市能夠落實淨零排放的願景,這將會為人民帶來很大的效益。
“如果可以將城市打造成零碳排放的環境,例如,步行15分鐘就有公園,那該多好?
“同時,我們必須考慮代步工具的問題,如果可以通過地鐵、公共交通或自行車而取代車子出行,這也可以讓人民獲得舒適宜居的環境。”
克力斯南:生態環境成宜居指標
PropertyGuru首席執行員兼執行董事克力斯南指出,根據數據顯示,東盟的城市人口預料在5年後將增至9000萬人或75%以上。
他表示,未來城市發展對人民而言相對重要,而城市的生態環境也成為宜居的重要指標。
“例如,80%的新加坡人願意為了可持續發展房屋而支付更高的費用,我們也看到新加坡的政府組屋都是以可持續發展的構思來建造。
他說,在進行城市規劃工作上,該公司傾向使用實時數據來做決定,才能符合人民的需求。
另兩名主講者為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市市長阿茲佐夫和英國企業奧雅納(Arup)副主任特莉維娜。
新加坡國立大學城市科學中心主任邱鼎財受邀擔任這項座談會的主持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