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和尚遇到老虎頭——從耳順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ADVERTISEMENT
兩位在耳順之年的智者,一位是四處周遊弘法的繼程法師,一位卸下餘仁生董事經理職務,人稱“老虎頭”的駱榮福,暢談60歲之後的智慧人生路。
以“當和尚遇到老虎頭——從耳順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為主題,他們分享瞭如何學會面對老,如何在人生下半場過得更自得其樂。
駱榮福:人生就是這樣子,一場戲演完了就要下臺,然後再看哪一個臺能夠給自己再演一些戲,最重要的是當你下臺後要懂得如何過那寂寞的人生,因為站在臺上時有很多掌聲與笑聲,下臺之後你會發現忽然間什麼都沒有了。
繼程法師:我跟你們有些不同,你們有退休年齡,但出家人是沒有退休年齡,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退休,可能有一天我們想要退休的時候,還不及告訴大家就已經退下來了,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我們的事業沒有退休,只有不斷在做。
如果真要說退休,我在40歲的時候就退休了,因為那時候我已經從佛青總會的副院長退下來,但現在卻變成院長,反正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在做。
以一個出家人來講,疫情時我是從被動轉為主動,把它(行動管制令)當作是閉關,必須把它閉下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過程,讓我們在一個隱退時間裡儲備足夠的能力再復出。
七十古來稀,是古代的稀,不是現代的稀,因為古人能夠活到70歲很不容易,但我們現在可以活到八九十歲,70歲在現代已經不稀了,應該是100歲才叫做古稀,而70歲應該是碩果之年,收成很多成果的年齡,這是我對生命的一種看法。
我們聊到將從“耳順之年”進入到明年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70歲,進入古稀之年。我說明年可能有很多相應這個歲數而舉辦到活動,包括和我的老同學周金亮再製作一個佛曲專輯。我們在60歲那年就合作完成了60首佛曲。
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因緣,我是比較多被動的因緣,都不是我去要求的,走到一個階段就有一個轉折的時候,因緣出現了我們就順著那個因緣去做,然後慢慢的就會從被動變成主動,因為我確定要主動去做一些事情,這過程裡面發現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堅持的一種精神和態度。
人有時候好奇心太強烈,總想找新鮮感,總是要找一些新的東西,最後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滿足了新鮮感與好奇心,但沒有堅持或把握住某一些你認為應該做,甚至願意用一生去完成對東西,或者滿足了你某一些追逐的慾望之後,回頭一看好像什麼東西都沒有,但是如果你能用人生的智慧去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你就可以用你的時間去追逐,這一個展現自己生命價值的重要過程。
擔任餘仁生“駱總”這個職位數十載的駱榮福,無論多麼忙,每年都會抽出時間參加繼程法師的禪修營,是什麼原因可以讓駱榮福堅持到底?
駱榮福:師父也知道我打禪坐非常辛苦。我在1982年加入餘仁生,那時候的我才三十出頭,是餘仁生最年輕的員工。
藥材界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進去以後我發現藥材是非常專業的東西,沒有病的人是不會走進來,要如何突破這些問題,是非常大的挑戰。
為了讓自己有點表現,我要了解中醫藥,所以我去上中醫藥課程,慢慢發現老闆好像不想改變,他們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不在乎這門生意,但對我來說非常難熬,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三十多歲還沒有表現,怎麼養活家人,所以我開始從各方面找東西來支持我,包括宗教。
有一天我看到師父一個高級禪修班的廣告,我就報名參加。之前我也參加過很多佛教組織活動,但還是找不到一個理想的。可是當我參加師父課程的第一天,就感覺到這裡好像就是我要找的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很痛苦,因為我的身材不能盤坐,每次盤坐都痛得要死,但師父很嚴厲,發現我打瞌睡就會打香板,我就覺得這麼大的人給人家打香板是很丟人的事,所以死死撐下去,撐到第五天就開始習慣,卻結束要回家了。
經過了那一次後,我發現自己很急性子,什麼東西都要快,做事情沒有耐性。然後經過一年又一年的禪修營,好像有些進步,然後突然有一天,當我開會開得想要生氣時,我就想到師父跟我講的起心動念,這就是禪修的好處,所以即使年年痛,我還是年年去,維持了30年。
繼程法師:我從1985年開始辦禪修活動,明年就40年了。我在辦這個活動時,動機很單純,就是因為我在臺灣留學時是在佛光山念中國佛教研究部,星雲大師是我的院長,當時得到大師很多的照顧與方便。
我在本地師父是竺摩上人,他囑咐我讀書讀個一兩年就可以回來,因為馬來西亞佛學院缺少老師。因為這個因緣,我才有機會親近星雲大師學禪修。
我出家的信念很簡單,就是佛法那麼好,想把佛法分享給更多人。我開始學佛時就皈依了竺摩法師。那時候我已經在當臨教,幾年之後因為師父的一句話“出家的年輕人很少,出家以後研究佛法的更少”,觸動了我發心出家。
我一生都是做老師,而且是一位蠻好的老師。我很愛說話,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沒有經過彩排,拿著一張紙就直接上臺當畢業典禮的司儀。當我出家之後,跟星雲師父學打坐,發現禪修真的是一門好東西,就跟師父說要回去教人,但師父那時候不忍潑我冷水,就說禪修經驗需要很豐富才可以教人,所以後來我繼續跟師父學禪修。
回國之後我就開始教禪修,接觸了不同領域的學生,有留學生或專業人士,當中有一名學生之後成為心臟專科,接觸到很多心血管阻塞病人。他為病人動手術後,就鼓勵病人去學打坐,因為他發現打坐對心臟有幫助,過程中可以讓人放鬆心情及紓解壓力。
駱榮福:年輕的時候,每次為了業績會緊張到睡不著。在追求成功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設目標,才有一個方向讓我們去達致。
師父常常跟我們說,禪修要回到方法,原來在我們日常裡面,設目標就是方法,當目標達到以後,我們就要好像師父說的,放下方法從零開始。
做業務的人一定要記住一個東西,那就是“龜苓膏”,因為每年的1月1日業績都是歸零啊,不要只是一味追逐最終的目標,而是做自我成長。
繼程法師:正如林老闆(紫藤文化集團創辦人林福南)的一句名言“流動是江河唯一的出路”,我再加一句“海是江河唯一的歸宿”,人的生命就是這樣,一直在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一定會走向同一個歸宿,所以在佛法應用裡面有所謂的“車乘”,有小乘、大乘,但都在往歸宿方向。
禪修的重要就是能讓我們醒覺,知道這個流動的過程,大家在平常生活裡面可經常注意自己的呼吸,生命就在呼吸之間,當你還可以覺察到呼吸的時候,就表示你還活著,活著的話就有希望,所以禪修最基礎的方法就是注意呼吸,然後你會發現原本很多負面情緒的那個過程中開始調整,進入到比較平順狀態。
相關文章: 曹溪一滴水——繼程法師書畫集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