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地方

|

好料推荐

|
发布: 12:00pm 06/06/2024

健康

野蛮跑步队

挥汗

健康

野蛮跑步队

挥汗

“不跑步,就罚款” 野蛮跑步队挥汗拥抱健康

报道/摄影:谢梅虹

每个周日清晨,槟州威南峇都交场体育场外必见三五成群的跑步者晨运,成为这片运动天地的风景线,其中一批是来自“”的队员,他们在此挥洒汗水已经长达17年。

野蛮跑步队是一个以、欢乐、休闲和放松为宗旨的跑步团体,成立于25年前。创办初时仅有十余名队员,发展至今拥有100人。17年前他们从另一个跑步基地转到峇都交场体育场扎根。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天刚亮,峇都交湾体育场外就会出现野蛮跑步队员的身影。

野蛮跑步队的成员岁数大多是30以上。这个年龄层的成员通常处于事业和家庭的高峰期,运动不仅是保持健康,更是释放压力、交友和增进身心愉悦的重要途径。

每周日早上6时30分,队员们会在体育场外聚集,进行最少一圈3公里的跑步,部份会跑2圈或3圈。跑步已成为他们每周的固定活动,风雨无阻。

除了跑步,该队每月也会举办小型聚餐,让成员们放松、交流和分享跑步经验、生活点滴,进一步加强了团体的凝聚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马楠喜今年63岁,每年还可以捐血3次,比不少年轻人更健康。
马楠喜:罚款看似“野蛮”却有趣

野蛮跑步队这个名字颇具趣味,这是因为团队制定了一些独特的规则,以保持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比如,队员如果未能达到每月或每年的参与“固打”,就需要缴纳一定的罚款。这种“野蛮”的规则看似严苛,却反而增添了团体的趣味性,也让队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相鼓励。

野蛮跑步队创办人马楠喜(63岁)说,当初有人认为用“野蛮”不文明,但他觉得作为一个讲究规则和纪律的团队,这个名字显得更有霸气。

“当初,我们规定会员每年最少要参与25次跑步,否则罚款200令吉。每月最少要来跑步1次,否则要罚款100令吉。至于报名了又没有去参赛或作弊的会员,须罚赔2桌酒菜宴。”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63岁的马楠喜依然能出现在马拉松赛场。(受访者提供)

马楠喜说,他在38岁时开始跑步,至今25年,现在他每年还可以3次捐血,由于年龄超过60岁,每一次捐血都要医生签名的健康检查报告,健康报告皆过关。

“我喜欢跑步,在这里可以结交到很多朋友,也可以吃更多美食及喝酒。虽然年纪长了,但我仍保持每周跑步4天的习惯,除了周日,其他日子我会在住家附近慢跑,每次保持跑6公里。”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杨志清保持跑步习惯3年后甩掉三高。
杨志清:跑步3年甩掉三高

经过25年的发展,野蛮跑步队不仅促进了当地的运动风气,还吸引了不少新成员加入。这种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开始参与其中。

野蛮跑步队前任主席杨志清(65岁)在53岁时患有三高,在朋友鼓励下加入跑步队,3年后他甩掉三高,步入中年后反而拥有更健康的体魄。

“我在2012年才开始跑步,在这之前我没有做运动的习惯,因此健康才会亮红灯。我要告诉大家跑步对健康真的很好,我就是一个活例子。

“我在接任主席时,立下了比前一届更严格的条规,就是必须累该连续五周来跑步的记录才能成为会员,不活跃的会员就除名,这反而激发了更多新会员的加入,当时会员来到88位满额。”

杨志清现还可以参加半马拉松或马拉松赛,经常随队到各州甚至外国参加比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赵俊橃:跑步让我生活更有规律,人比较有精神,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赵俊橃:生活规律 精神好

由于没有社团注册,野蛮跑步队这25年来一直附属在高渊华人体育会,而高渊华育会在1957年成立,宗旨是发扬体育精神,提倡社交及智育。

高渊华人体育会现任会长赵俊橃(54岁)说,该会在2000年前,以足球、篮球、羽球、乒乓等球类运动为主,2000年后,以跑步及登山活动为主。现在除了跑步队非常活跃,登山运动也很受欢迎。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晨运过后,野蛮跑步队每月都会举行小聚餐增进队员们的感情。
 

“我当初是带着孩子跑,慢慢也爱上跑步。我其实也有高血压,有了跑步习惯之后血压也降下来,人比较有精神,生活有规律,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会进一步扩展运动范围。除了每周的固定跑步活动外,也要成立登山组,未来希望重新成立篮球,羽球,乒乓队,重燃华体会在球类运动的光辉。”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陈裕团: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会有年龄的隔阂。
陈裕团:发挥“野蛮·友爱”为慈善贡献

野蛮跑步队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的百人团队,见证无数人的健康变化和友谊的建立。成员们共同努力追求健康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滋养。

野蛮跑步队主任陈裕团(Koji)说,这个大家庭非常轻松欢愉,没有年龄隔阂,每年会员2次大聚餐,并发挥“野蛮·友爱”为社会慈善事业做一点贡献。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每周日清晨,峇都交场体育场外跑步者晨运,成为这片运动天地的风景线。

“现在我们接纳新会员不再限制人数,规定每年跑步的数次也从25次减少到18次,至于每月零出席率的会员只罚款50令吉,这样会有更多人可以加入组织“

他说,他们也会把各地或国外的比赛讯息贴到群组,让会员自由报名,报名者会相约一起出发参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虽然脚部受伤,保持了25年跑步习惯的陈钖喜,以徒步代替跑步,每周都会来报到。

陈钖喜:脚受过伤 以徒步持续运动

陈钖喜在25年前就加入跑步队,虽然其脚部受伤动过手术,现在不适合做激烈运动,但他每周日坚持来这里,以徒步的方式继续运动。

“我习惯了,每周日都要运动,我用徒步的方式,每次走1小时,可以走5至6公里。”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野蛮跑步队以健康、休闲和放松为宗旨组成了百人大家庭。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高渊野蛮跑部队成员经常结伴四处参加半马拉松和马拉松比赛。(受访者提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野蛮跑步队的跑将,相约四处“征战”找到健康和快乐之路。(受访者提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除了跑步,野蛮队也会去爬山,登顶金马仑依劳峰(Gunung Irau)。(受访者提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野蛮队队员积极参与马拉松赛,今年5月底在合艾举行的比赛也有他们的影子。 (受访者提供)
(6/6见报)各地共用版/乐活频道-野蛮跑步队
队员们自备的道地美食早餐,快乐其实很简单。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