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訊)美國計劃對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加徵關稅,分析員預計,5年前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半導體供應鏈有了重大轉移與分散,最新發展將加速轉移行動,令本地公司受益,故給予科技領域“增持”評級。
貿易戰開打5年
供應鏈重大轉移與分散
根據興業研究報告,美國計劃對華進口的半導體產品關稅,從25%調至50%,涵蓋的策略領域包括電動車、電池、半導體、太陽能電池、醫療產品、鋼鐵、鋁、關鍵礦物,以及船岸起重機。
ADVERTISEMENT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徵收關稅是在2019年特朗普執政期間實施的,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產品徵稅,因此,這種關稅升級並不完全出乎意料。自5年前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供應鏈發生重大轉移與分散,讓半導體供應鏈在應對這類挑戰時更具彈性。
隨著世界各地企業尋找中國替代方案以減輕地緣政治風險,這項“中國+1”的策略讓大馬受益,主要因我國擁有強勁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支持性基礎設施,以及廣大的人才庫。為美國大型跨國公司服務的中國供應商也開始與大馬當地公司合作,在大馬設廠以繼續為美國客戶供貨。
另外,轉移至諸如大馬這樣的中立國,一些產品或原材料可能會避免美國對華徵收的關稅。隨著中國公司從美國供應商轉向,這種情況也為大馬公司開啟了一扇門,特別是自動測試設備(ATE)細分業務。
儘管3大外包半導體封測(OSAT)公司——益納利美昌(INARI,0166,主板科技組)、馬太平洋(MPI,3867,主板科技組)和友力森(UNISEM,5005,主板科技組)有在中國崑山、義烏、蘇州和成都設廠,但預計影響很小,因其客戶主要面向非美國市場,並且在5年前貿易戰開始以來已採取各項計劃進行轉移。
事實上,這種發展可以加速與加強項目轉移或搬遷,讓公司在中期受益。
興業研究給予科技領域“增持”評級,下行風險為消費需求疲軟、不利外匯、科技過時、合約或客戶流失,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加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