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塞尔10日综合电)欧洲议会选举初步结果出炉,各国政党得票率各有不同。总体而言,右翼政党上台似已成定局。风险情报公司Verisk Maplecroft的专家披露,欧盟未来对华政策或采取强硬态度。
马克龙惨败、决兵行险着
法国极右政客马琳勒庞领导的极右政党国民联盟(RN)击败总统马克龙所领导的复兴党。国民联盟得票率为32%,复兴党得票率只有15%。复兴党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马克龙昨晚(9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在6月30日和7月7日分两轮举行新的议会选举,被视为要很冒险为,从国民联盟的选情来看,马克龙阵营未必赢得绝多数地位。
ADVERTISEMENT

肖尔茨失利、政府受冲击
德国总理肖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遭逢欧洲议会历次选举最大挫败,得票率排第3位。社会民主党以14%的得票率,低于极右党另类选择党(AfG)的16%,也低于明显领先的反对党、立场中右翼联盟党的30.7%。联盟党获得最大党地位。
梅洛尼率党胜选、欧盟地位大升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导的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会在国内以27.7%的得票率获胜,主要反对党中左翼民主党(PD)得票率23.7%。民粹主义的“五星运动”第3位,得票率11.1%。美媒引述意大利无线电广播公司(RAI)分析,经此一役,梅洛尼成功巩固意大利兄弟会作为国内支持度最高党派的地位,非但带领党击败中左翼的反对党,更打击同为极右翼由萨尔维尼所领导的联盟党。意大利在欧洲议会中的成绩也为梅洛尼提供助力,今次意大利兄弟会的国内得票率甚至高于2022年意大利大选中的22%。

欧洲人民党站稳脚跟
《德国之声》报道,中右翼跨国政治团体欧洲人民党(EPP)将继续保持欧洲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斩获720席中的189席,同属一党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有望连任。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党(S&D)估计取得135席成为第2大党;自由派、亲欧党复兴欧洲估计获83席,成为第3大党。

专家:偏向保守政策或对华强硬
新任议会组成后,欧盟的政策或将转变。分析说,欧盟或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保持微妙平衡。风险情报公司Verisk Maplecroft指出,欧盟会继续推动2023年的《欧洲晶片法》和《关键原材料法》,同时或对中国货品抱持强硬态度。《德国之声》报道,整中间派、自由派以及社会主义的政党虽然保住席次优势,但是欧洲政坛传统的中间派势力遭重挫,绿党席次明显减少,极右势力却大有进账,这可影响欧盟对中国的态度。
《德国之声》客座评论员张俊华认为,欧洲极右派虽极左派的意识形态有别,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都向中国倾斜。双方一般都回避明确提及中国,其中的论点和建议与北京的利益一致。位于匈牙利的分析机构“政治资本研究所”(Political Capital Institute)专家克雷科日前在《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表示,中国、俄罗斯在欧洲取得更多“破口”,对欧洲的决策进一步影响。(香港01)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马克龙是一名进步改革派,需要国会的支持而非阻力。因此,他在欧洲议会选举失利后干脆还政于民是可以理解的。
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规模选举的欧洲议会选举终于落幕,如此前民调所预测的,偏右和右翼阵营稳住阵脚,极右翼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中间和偏左斯人独憔悴。
随着欧洲“向右转”,右翼民粹主义的驱动力愈来愈强,欧洲未来的内外政策必将洗牌。不过,这种转变相信是渐进式的,原因是新一届欧洲议会将于7月16日开会,重点在于通过投票表决选出新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而非立即动议推翻政策,甚至是推动新的立法。
然而,这场选举却产生了一个直接、令人始料未及的结果——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解散国会,并在本月底举行闪电大选。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面对执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的失利,马克龙为何要解散本国议会?
这是一场处于弱势地位的豪赌。曾两度败给马克龙的法国极右翼灵魂马琳勒庞的国民联盟(RN)在法国政党中得票率居第一,遥遥领先马克龙排在第二的执政党复兴党。
尽管马琳勒庞在决战爱丽舍宫无缘复仇马克龙,但在法国国会又是另一番风景。复兴党虽贵为第一大党,但执政联盟仅有250席,低于反对党(327席),而第二大党国民联盟也占有89席,这反映在赢得第二个总统任期后,马克龙大部分时间都面临诸多阻力。
要知道,马克龙是一名进步改革派,需要国会的支持而非阻力。因此,他在欧洲议会选举失利后干脆还政于民是可以理解的。
一般而言,民主国家领导人会选在最利己的情况下宣布大选,以此增加连任的胜算。只不过,也有领导人选择“逆袭”,希望通过新选举重新洗牌。
1962年,法国反对派通过一项动议弹劾了时任总理蓬皮杜,时任总统戴高乐解散了国会,并一举拿下选举,恢复了蓬皮杜政府的合法性。
此外,我认为马克龙坚信欧洲议会和国会选举这两个战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可能认为,法国选民在欧洲议会选举的投票是为了宣泄对政府的不满,亦或对布鲁塞尔的精英集团“不顺眼”。然而回到自家的国会选举时,一切都变得更息息相关,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
2016年,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横空出世后,极右翼势力在欧美多国攻城拔寨,但在隔年的法国总统选举却败北,整个势头嘎然而止。而阻住这一股保守浪潮的,正是年仅不到40岁的马克龙。他相信,他仍然可以复制当年的壮举,戳破极右翼的虚张声势。
另外,闪电大选对马克龙仍有两大好处。首先是法国选举采用的是二轮投票制,这意味着资源较少的非主流政党在动员支持者和竞选工作方面处于劣势,必须比执政党投入更多的努力。
此外,反对党若要实现变天,往往需要更高的投票率。考虑到刚刚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加上国内两轮选举,这可能让法国选民意兴阑珊。
更重要的是,不到一个月内登场的闪电选举意味着出其不意,可以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如今,马琳勒庞乃至反对派阵营需在短短几天内完成对全国577席的分配,同时要兼顾造势和政治宣传,挑战可想而知。
原以为,7月将属于英国(首相苏纳克上月宣布闪电大选)。然而下个月,所有的目光都将聚焦法国。在普汀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和地缘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一直大力倡导建立一个更独立自主、更团结、更自信的欧洲的马克龙成为欧洲不可或缺的领导人,特别是在欧盟另一架马车头——德国总理肖尔茨的影响力远不如前任默克尔之际。
只不过,一旦结局不尽人意,他将彻底成为一名“跛脚”总统,甚至输掉这场赌上整个欧盟命运的豪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