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1日訊)星洲日報基金會在端午節前一週展開“端午節送暖到偏鄉”活動,到各地為貧困家庭送暖。
基金會一行人連續幾天送粽子和糧食袋到雪蘭莪、吉隆坡、柔佛州昔加末、霹靂州太平的偏鄉,並在昔加末和太平兩地設端午節聯歡會邀請當地“情在人間”助學計劃下的受助家庭和義工出席,一起共慶佳節。
這些受助家庭大部份是單親家庭,即便是雙親家庭也大多是收入偏低的零工群體。
許多出席聯歡會的家長表示,平日已是入不敷出,遇到傳統節日,也只能隨便應付過去,何況目前的粽子價錢在每粒8令吉至12令吉之間,捨不得買。

視障羅金婷:心中滿滿感動
39歲的羅金婷是一位視障人士。這位單親母親,育有三名孩子。離婚後,帶了孩子投靠孃家,現住在吉隆坡市甲洞鎮的人民組屋。由於她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她天生視障,讓她在找工路上困難重重。現靠散工賺取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她感謝星洲日報基金會多年來的幫助,在端午節收到粽子,讓她心中滿滿感動。
家住昔加末的鄭文光和陳文英夫婦育有一名女兒,今年17歲。59歲的鄭文光曾遭遇車禍,傷勢嚴重,在妻子細心照顧下雖已痊癒,但行動能力受影響。兩夫妻目前在茶室做雜工,一家三口節儉度日。
太平十八丁馬仕烈感謝星洲基金會助學計劃,為他減輕生活負擔,自從太太於2019年因心臟病去世,他便身兼母職,照顧三個孩子。他有嚴重的關節炎,左腳膝蓋曾動手術造成雙腳不能久站,之前的工作主要在漁港幫忙分類魚蝦和修補漁網,後來漁獲數量減少,老闆減少人手,他因此而失業。目前靠在新加坡當包裝工人的大兒子養家,兩個孩子課餘時也去面檔幫忙捧面幫補家用。

蕭依釗:盼貧戶也能歡度佳節
星洲日報基金會常務副主席兼執行董事蕭依釗在聯歡會上致詞時說,今年,星洲基金會發起“端午節送暖到偏鄉”活動主要是後疫情時代,物價高漲,貧困家庭愈貧困,粽子對於捉襟見肘的貧困家庭來說是一種奢侈品,他們沒餘錢或捨不得買來吃。
她指出,“端午節送暖到偏鄉”活動也是2005年開始在星洲日報總社舉辦的“百家粽.愛心送”活動的延續。基金會希望貧困家庭也能夠像普通華人家庭般歡度傳統佳節,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蕭依釗勉勵出席的學生和家長說,莫要因為面對經濟困難而終日愁苦或怨天尤人,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維持善良的心地,每天都要對人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你對人好,別人自然也會對你好,心情變得快樂,命運也會漸漸變好。
出席聯歡會的包括星洲基金會營運長蔡文蓉、“情在人間”助學計劃主任陳莉莉、專案主任鄧麗華和高級會計執行員蔡雪露以及當地義工。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八打灵再也8日讯)缅甸328发生7.7级强震后,佛光山、佛光会与星洲日报基金会联合启动跨国救援行动,作为合作伙伴的亚洲救灾联盟(ACRA)率先飞往缅甸,集购了达3吨的物资,从缅甸仰光送往曼德勒灾区派发,协助当地灾民渡过难关。
ACRA主席张志健今午受询时指出,ACRA作为此次救援行动的第一梯队,他与义工苏一玮已在上周三(2日)率先飞往缅甸仰光,并在当地购买了包括干粮、矿泉水、蚊帐、太阳能照明灯、毛巾、肥皂、沐浴露等共3吨重的基本生活物资,次日出动4吨重罗里将物资载往曼德勒灾区赈灾。
“这次派发物资行动由我在当地的合作伙伴负责,我则留在仰光会见了当地卫生部官员、大马驻仰光大使馆以及当地非政府组织如中华总商会等,商讨接下来救助行动的安排与细节。”

料接触近千户灾民
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说,ACRA的缅甸合作伙伴将物资送到曼德勒灾区后,再到各个有需要的村落派发物资,估计接触了近千户灾民,而灾民们并没有哄抢及骚乱,而是有秩序地排队等待领取物资,令人惊叹。
“一般灾后最令人担心的就是会出现水源污染及传染病等问题,导致骨痛热症及霍乱等疾病发生,因此我已与当地卫生官员接洽,并透过中华总商会的渠道购买了大量的蚊帐。”

计划提供饮用水
他说,他正计划为缅甸灾区提供饮用水,透过此计划相信每天可提供6000公升的安全饮用水,可大大减缓当地霍乱症的发生;同时ACRA也会为灾民派发足够的蚊帐,以免出现蚊虫带来的传染病,进一步加剧灾情。
“如今我与义工苏一玮已安全回国,不过在这个月杪我会再出发到缅甸灾区,进行第二次的援助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