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紀實:友族生的苦與樂”特別企劃系列,即日起連載。
ADVERTISEMENT
能夠升上獨中的友族學生,可說是在華小跨過了艱辛考驗,他們能夠掌握更高水平的中文,也能像華裔生一樣講流利的華語,否則,又如何來到以中文為媒介語的獨中呢?。
除了中文掌握程度佳之外,大部分友族學生家庭的教育程度也較高,家長也相對開明。
融入華裔社群 無需被優待
根據董總向本報提供的《2023年各州華文獨中非華裔學生人數》統計報告,全國獨中的友族學生人數為1636人,友族獨中生最多是在沙巴。
受訪的獨中校長說,獨中的友族學生從小就在華小就學,不但懂得說華語,也能融入華裔社群,因此不需要特別被“照顧”。
更重要的是,他們進入獨中就讀之前,都須經過入學考試。
陳大錦:轉校國中人數不多
雖然有少數友族學生因跟不上獨中課程而中途轉到國民型華文中學,但整體上轉校的人數並不多,其中還包括跟不上學習的華裔生。
董總主席陳大錦接受本報專訪時,對於獨中友族學生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
他說,三語並重的教學理念成為獨中的辦學優勢,獨中教育也注重德、智、體、群、美、勞六育的全人發展與培養,而傳承優良傳統文化、教學嚴謹、教師素質,亦受到各族家長的認可。
掌握多一語 升學路更廣
他表示,在獨中畢業的友族學生,因為掌握多一種語文優勢,在社會上更具競爭力,升學之路更加廣闊。
有些友族學生在畢業後會選擇在本地大學深造,或赴中國、臺灣及新加坡升學。
如今的獨中已突破種族藩籬,並真正成為“全民學校”。在大馬半島,大部分獨中都有非華裔生入學,但所佔的百分比並不多。除了巫印裔之外,獨中也成為國際生的主要選擇。
以吉隆坡中華獨中為例,該校目前有29名非華裔生(巫裔和印裔),而國際生人數比巫印裔學生多。
張梅蓮:公平對待華裔友族生
吉隆坡中華獨中校長張梅蓮說,校方一視同仁對待任何家庭背景和族群的學生,亦不會特別區分華裔或友族學生。
她表示,當校園出現巫印裔生時,其他學生心中更多的是對文化的好奇,彼此在熟悉之後相處融洽,也會互相幫忙。
張梅蓮指出,有些友族學生在初一階段時面對考試的壓力,也曾有轉校的念頭,所幸獲得家長的支持和鼓勵,並在跨過眼前的困難後順利升班。
“友族家長也知道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基本上,他們的語文和溝通能力沒問題,若不堅持下去就可惜了。
“有些友族學生堅持來獨中求學,有些則是家長的鼓勵下選擇獨中,或者和兄弟姐妹一同進入獨中學習。”
張梅蓮笑言:“校方很滿意友族學生的表現,一些還比華裔生好,因為有些華裔生還得留級!”
陳玉麗:表現出色受教師好評
由於從小學開始就接受中文教育,獨中的友族學生都能夠說一口字正腔圓的華語,乍聽之下,還以為是華裔生在說中文呢!
隆中華副校長陳玉麗說,友族學生的學術和活動表現出色,深受老師的好評。
為了在校園裡融入跨族群的元素,校方也通過舉辦文化節活動,例如將馬來傳統食物、印度傳統服飾、韓國服裝帶入校園,讓各族學生擁抱多元文化。
關中推動教育基金
助原住民孩子圓獨中夢
雖然獨中給人一種“中產階級或富人學校”的印象,但有些家境貧困的友族家長對獨中卻是情有獨鍾,甚至還3次參與招生講座,最終校方通過育才基金會為該名學生提供全額援助,才讓學生一圓“獨中夢”。
友族家長參與招生講座3次
這是一個發生在關丹中華中學的真實故事,關中校長蔡若峰憶述此事時,依然記憶猶新,該名原住民家長拼了命想把孩子送進獨中,但因為家境貧困而決定放棄進入獨中的機會。
“當年訪問他母親時,詢問為何把孩子送到獨中,沒想到她道出對中文未來趨勢的信心,也想通過教育改變家庭的命運,這番話令我感動不已。”
校方後來通過育才基金為該名原住民孩子提供全額援助,讓她在獨中完成6年學習,如今順利在臺灣嘉義大學深造。
“值得一提,她的妹妹今年也進入關中就讀初中一。”
他說,有友族家長在孩子初三時就申請轉校到國中,希望孩子能以擅長的母語,在大馬教育文憑(SPM)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蔡校長提到,該校推動的“多元族群學生教育基金”,以招收學術成績優秀的非華裔學生,但成效似乎有點難度。
“一些學術表現優秀的友族學生都會選擇政府全寄宿學校,因為政府會全資助學費、寄宿費、膳食費,比起必須自掏腰包到獨中求學,有一定的影響。”
●巫裔生諾伊娜
SPM獲7A佳績成模範生
有些友族學生在獨中學習路上困難重重,有些人卻在充滿荊棘的教育路上越挫越勇。來自關丹中華中學的巫裔女生諾伊娜,憑著亮眼的成績成為獨中模範生。
諾伊娜不但在大馬教育文憑(SPM)考試中取得7A的佳績,在華文科中獲得A-成績,而且還獲評選為2023年度高中模範生。
這一切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諾伊娜是家中唯一學習華語的人。她從5歲就讀幼兒園時開始學習中文,隨後在華小完成6年的學習生涯。
小學畢業後,她毅然選擇進入獨中,主要是因為校園的環境、學習風氣、獨中生的自律,以及種種鞭策她前進的動力。
儘管耳邊傳來不同的聲音:“不要進獨中……獨中很壓力的……你要讀6年,可能會比其他人慢呢……”,但諾伊娜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獨中。
雖然在獨中曾有多次想要放棄,甚至轉校的念頭,但諾伊娜告訴自己,既然走到這一步,那就不應輕言放棄,畢竟學習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家人支持功不可沒
回想起過去的堅持,諾伊娜緩緩說出:“我選擇的教育之路,需要很多犧牲,還有家人的支持。”
事實上,諾伊娜之所以能夠堅持到底,父母的努力功不可沒。母親茜蒂受訪時說,在諾伊娜兩歲時,她心裡就萌生送孩子進入華小的念頭。
茜蒂讚揚華小的校風、活動和紀律實踐,並認為這將是諾伊娜學習生涯中最好的選擇。
她也放手讓諾伊娜按照自己的節奏建立信心,給予她百分百的信任和支持。
小一遇良師奠定中文基礎
慶幸的是,諾伊娜進入華小的第一年,遇到了敬業樂業的老師,這也為諾伊娜奠定了紮實的中文基礎。
有了家人、華小老師和朋友的支持及鼓勵,諾依娜更無後顧之憂,並果斷地踏上中文教育之路。
作為家中的長女,諾伊娜也成為弟妹的榜樣。她的兩名弟弟曾在華小就讀,但之後因為跟不上學習和對華語不感興趣,最終選擇轉到宗教學校和國小。
“我在小學三年級之前連華語都不會講,但在四年級之後就開竅,可能找到適合自己讀書的方式。”
在諾伊娜學習的語言中,最流利的是華語、其次為英語、第三則是國語。父母曾笑言,諾伊娜說華語時,有著華人說華語的口音呢!”這也讓身邊的親戚和朋友羨慕不已。
明日預告 探討曾在華小受過中文教育的學生,他們的升學之路和就業發展情況。 |
相關文章:
友族讀華小(一)| 有人輕鬆闖關 有人半途U轉 友族讀華小美麗與哀愁
友族讀華小(二)| 謝立意:不受非華裔生增影響 華小講華語 不變質
友族讀華小 | 有學霸、有模範生…… 華小友族生 也有出頭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