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12日訊)拉曼大學(優大)孔子學院趁著前日的端午節,在優大傳統與輔助醫療中心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粽享文化、端午情長”的端午節活動,活動不僅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與深厚情感,也有友族同胞教導製作馬來粽子,大家齊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一起裹粽,完美詮釋何為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特色。
除了包粽子,活動現場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體驗項目,包括漢服試穿、象棋對弈、香囊製作和茶藝表演。通過這些互動體驗,各族朋友不僅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瞭解,也在歡樂氛圍中感受文化交流的魅力。孔子學院旨在通過這類活動,促進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與融合,增強社區凝聚力。
鍾志強:保留中華文化最完整
優大副校長(學生進展與校友聯繫事務)鍾志強教授指出,本地端午節文化是由以前下南洋的先輩從中國帶來並在地發展與傳承,而馬來西亞是除了中港臺地區以外,保留中華文化和教育最完整的國家,大馬華人子弟為此感到驕傲。
“除了華人子弟,我們也歡迎友族參與今日的端午節活動,讓他們瞭解端午節的意義,促進對其他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推動民族間的和諧氛圍。”
他表示,優大秉持發揚與研究中華文化的精神,其中華研究院、孔子學院與孟子學院致力於此,恰逢今年是馬中建交50週年,由我國知名歌手“阿牛”陳慶祥及優大校長拿督尤芳達作詞的紀念歌曲《Sayang Sayang親愛的朋友》中,一句“朋友 人在千里 情在心裡”更體現馬中友好情誼。
鄺寶芳:需思考端午節智慧教訓
優大醫院副首席執行員鄺寶芳表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的故事提醒著我們忠誠、堅韌和追求正義的重要性,這些價值觀在各個文化和世代中都有共鳴。
“除了吃粽子和划龍舟等活動,我們還需要思考端午節所蘊含的永恆智慧和教訓,願它激勵我們珍惜傳統,並以勇氣和決心應對人生的挑戰。”
其他出席者包括優大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馬應心教授、金寶校區基礎課程中心繫主任曾主儀、中國交通建設(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魏新亞、中國港灣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項目代表李闊及中交三航局童海銀。
裹粽看似簡單但複雜
在優大醫院工作的娜迪亞和阿育妮首次挑戰包粽子,並驚奇看似簡單的粽子,包起來卻略顯複雜。
“第一次包粽子顯得有些手忙腳亂,相信多加練習就能包好粽子,這次的裹粽活動對我們來說是相當有趣及開心的體驗。”
她們表示,通過這次端午節活動,對中華文化有更多的認識,並促進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會把粽子帶回去讓家人品嚐。
陳慧萍:華巫粽各有各難度
優大新聞系助理教授陳慧萍說,以前每逢端午節家裡就會包粽子,首次包馬來粽是在中學進入童軍隊的時候,那時學的是最基本的菱形款式。
“馬來粽子比較難包,粽子的外形是由一條一條葉子編織而成,華人粽子則注重握法,捆綁粽子也需要技巧,兩邊都各有難度及特色,這是在馬來西亞才能看到,值得驕傲的多元景象。”
來自中國的優大醫院實習生李佳敏坦言,之前只會吃粽子但未曾包過,通過這次機會在馬來西亞首次學習製作華人粽及馬來粽,讓她有一個全新的體驗。
“看老師包的時候眼睛會了,動手起來卻是另一回事,比想象中困難,但製作過程非常有意思。”
她表示,自己首次看見菱形的馬來粽子,與華人粽的餡料、包法、粽葉及形狀有所區別,兩種粽子各有特色及風味,老師們也向她展示更復雜及精美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