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轉好需時,一時半刻根本看不到效果,然而百物上漲的影響卻是又快又狠,比起日後可能看到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歡樂,無法體諒這項決策的人們,現在感覺到的只有沉重和痛。
ADVERTISEMENT
西馬柴油週一凌晨取消津貼後,每公升上漲1令吉20仙,去到每公升3令吉35仙,除了油站出現長龍,車主搶在津貼取消前添最後一桶“便宜”柴油之外,社交媒體使用者也對這項由第二財長阿米爾韓查作出的宣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不少人翻出了安華和拉菲茲還在反對陣營時作出的“承諾”調侃他們換了位置換了腦袋。安華當初那句“今天執政明天燃油降價”更是出現在各語言的梗圖裡,特別逗趣。
站在風口浪尖,安華重申之所以落實針對性補貼機制,是為了救國,政府別無選擇。
事實上,經濟學家都認為,儘管政府取消津貼會讓國人一時無法接受,但這卻是國家經濟改革所需,是一項“長痛不如短痛”的選擇。
然而津貼合理化在經濟角度出發用意雖好,但從社會角度來看,這將直接衝擊人民的生活成本,料帶來新一波通貨膨脹。
國家經濟轉好需時,一時半刻根本看不到效果,然而百物上漲的影響卻是又快又狠,比起日後可能看到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歡樂,無法體諒這項決策的人們,現在感覺到的只有沉重和痛。
冠病疫情襲擊之後,全球經濟受挫,大馬情況也很糟,有人被裁員也有生意撐不下去,有不少打工人這幾年的薪資一分不漲也沒有花紅卻不敢離職,畢竟世道不好,轉換工作未必能獲得更好的福利,分分鐘跳槽變成“跳樓”。
身邊一些做小生意的朋友說市場冷得讓人擔憂,即便現在還能撐著,但也不知道經濟會在什麼時候復甦起來,有者開始懷念納吉年代派發一馬援助金刺激經濟的時光,雖然效果短暫也不是良策,但人們有“額外”的錢消費,就算是政府“自己砸錢攪動市場”,至少當時的市場是在轉動而不是停滯的。
疫情之後,國家銀行數次調漲隔夜政策利率(OPR),讓其恢復到疫情來襲之前的3%。為此,定存利息上漲了,銀行的房屋貸款利息也一樣向上了,這意味著需要還房貸的人,口袋裡剩的錢變少了,消費能力下降;而口袋有餘錢的人也會選擇把錢存到銀行做定期存款獲得更高的利息,減少消費。
加上馬幣貶值和一些國際因素打擊,我國面臨百物上漲,錢不夠用、東西又貴,人們更是會選擇多留些錢防身,市場變得更緩,經濟復甦也顯得很慢。
所以政府在去年提呈財政預算案時,提到取消西馬柴油津貼並有意落實目標式柴油津貼機制時,就立即引起反彈,即便宣佈至今超過半年,在“塵埃落定”的時候還是很多人感到難以接受。
畢竟現在的大馬經濟情況並未恢復,整個市場環境對於很多行業來說依然相當艱難,所以什麼長遠經濟觀點、什麼“長痛不如短痛”的說法都沒有多少安撫作用,因為當下就是很痛。
不過,據說還有更痛的,經濟學家預計RON95汽油價格的浮動機制,或將在今年第4季啟動,到時候應該會是一片哀號。
柴油價格起落直接衝擊運輸業,而運輸業和所有行業都相連,就算有所謂的目標式津貼機制,但津貼不多,那些該漲的價還是會漲,運輸服務漲價,意味著所有行業會被波及,在商言商,無論漲幅多少影響多深,反正這就是漲價的“時候”到了。
一如一名開餐館的朋友跟我說的,咖啡豆1公斤漲10仙的時候,就已經有咖啡店給賣的每杯咖啡漲10仙,大家喊漲的時候,能有多少人堅持所謂良心價堅決影響不大就不漲價?
商業鏈子環環相扣,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運輸喊漲、供應商喊漲,零售自然也得漲的。
人們常說每一次的改革都會有一次陣痛,雖然這項政策在之前已經預告,但畢竟這津貼的結束還是像斷崖式分手般,今晚一結束明天就回不去了,肯定很衝擊。
那種今天揮手便成永別的痛,哪裡可能三言兩語就得到諒解?
所以政府做好被罵的心理準備是非常正確的,要做就要擔當,何況這是被經濟學家讚賞的舉措;但如果國內經濟情況繼續沒有好轉,人民感受不到變化還要持續面對百物上漲,政府甚至要做好可能被放棄的準備。
只是日後的大選,希望無論哪個陣營都可以對現實誠實一點,不要再做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畢竟執政後的臉被打得啪啪響的,還真的是越看越尷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