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兆远14日讯)“爱大华是我与已故夫婿的家乡,虽然已迁居45年,但对于乡情及亲情还是难以割舍,加上我的夫婿生前一直都在做着回馈家乡的慈善工作,因此当儿子(荣桐)问我,要不要捐款给爱大华华小及爱大华民德华小时,我没有多想就回应:一定要捐!”
在爱大华新村土生土长,一直到29岁那一年跟随夫婿王守添,带着3名当时还年幼(9岁、7岁及4岁)的儿子举家搬迁至雪州加影的颜秀英,于日前特地从加影返回爱大华,移交一笔10万令吉捐款予民德华小时,接受星洲日报记者访问。
就因为“一定要捐”的4个字,颜秀英的儿子拿督斯里王荣桐二话不说,分别于去年及今年,主动献捐了23万及10万令吉予爱大华华小与爱大华民德华小。
颜秀英在返回爱大华华小母校探访,听闻校方没钱在新建的活动中心安装音响设备时,再次主动全资捐助音响设备(两万多令吉),以回馈母校,让在场的校董们感动万分。
只念小学4年受益无穷
颜秀英:因懂华语能赚钱养家
颜秀英回忆往事时说,虽然她只在爱大华华小念了4年级的小学,但已可说是受益无穷,起码看懂读懂华语,也能与他人沟通,并且当起了面食小贩,得以赚钱养家。
“我在家乡说的是福州古田话,搬到加影时,当地说的都是我不懂的客家话,幸好有念过小学,可以用华语来沟通做生意。”
夫妇一天3份工养活3儿
颜秀英向记者娓娓道来过去的艰苦日子时说,当年一家五口,在搬迁至加影时,贫困至只有能力租住一间小房间做为栖身之所。当时半夜起身割胶,早上卖面及晚上卖包,两夫妇一天做3份工,才能养活3名年幼的儿子。
她说,已故夫婿在事业有成后,就身体力行以捐款行善的方式来回馈爱大华家乡,包括帮助贫困同乡、捐款给华校,以及捐款支持乡团等,而她与儿子也都表示理解与认同。
欣慰儿明白父母对家乡感情
“夫婿在2015年病逝,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但我跟孩子都知道,他想回馈家乡的遗志,所以目前我跟儿子做的,一方面是在传承夫婿的遗志,另一方面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造福同乡。”
她坦言,当儿子问她要不要捐款给家乡的华小时,她感到欣慰与开心,因为这证明了儿子的孝心,也证明了儿子明白父母对家乡的感情。
王荣桐:只要妈开心会尽力
捐款华小在孝在情
“只要妈妈开心,我们做儿子的都会尽力,况且爱大华华小是我妈妈的母校,民德华小则是我爸爸的母校,所以我三兄弟都觉得,在孝在情,都是应当做的。”
陪着妈妈返回家乡走访爱大华华小与民德华小的拿督斯里王荣桐,轻描淡写的回应着他为父母尽的本份。
也是马来西亚善心组织创会会长的王荣桐说,如今他家三兄弟,即现任善心组织会长拿督斯里王英顺、他及目前定居美国的弟弟王荣淋都可算是事业有成,经济能力稳定,因此必定会尽最大的能力尽孝,以及传承已故父亲回馈家乡的心愿。
举家搬离爱大华时只有7岁,并且只在爱大华华小念了一年书的王荣桐表示,虽然他不是在爱大华长大及念书,但他认为,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妈妈开心,以及传承爸爸想要回馈家乡的遗志。
他回忆起父亲时说,父亲因是突然病逝,以致没有留下遗言,但父亲在世时,曾多次的当面向他三兄弟提起,只要能力所及,一定要多点关注家乡,包括协助爱大华华校的发展,救济贫病同乡等。
对父生前善举感骄傲
“我父亲在世时的最后几年,已处于半退休状态,他当时就一人返回爱大华家乡生活,并积极捐款行善,用行动来回馈家乡,因以获得曼绒华社给予‘曼绒慈善家’的美誉,以表扬父亲的行善精神。”
他表示,他们一家对于父亲生前的善举感到骄傲,因此三兄弟承诺会继承父亲回馈家乡的慈善事业,其中就包括了他与哥哥,在父亲离世后不久,就与数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善心组织。”
“自从父亲离世后,虽然妈妈没有说出口,但心里都想着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回馈家乡),而做为儿子的,有这个责任去履行妈妈的心愿,因此在去年知悉爱大华华小在筹办70周年校庆筹款时,我马上就通过友人接洽学校董事部,表达了有意捐款的意愿。”
他强调,他捐款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尽孝,以父母的名义给爱大华家乡做点贡献,因此跟爱大华华小接洽时,很快的达致共识,以他父母的名义捐献23万令吉,并获得校方的回馈,把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了学校的建筑物上,以做留念。
从不敢忘父母教导感恩
“今年初,民德华小校长倪凤凤征求我捐款购置活动中心舞台LED屏幕,以让学生受惠后,我再次咨询妈妈的意见,得到了同样的‘一定要捐’的答覆后,我就马上与校方接洽,最终再次以父母名义捐献了10万令吉。”
他强调,虽然他受教育不高,但从小父母耳提面命的感恩与尽孝的理念,他从不敢忘,并且也会传承给他的3名儿子,让儿子记住家族的家乡是来自爱大华,但爱大华有需要时,也要尽能力予以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