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师拥有请假的“权利”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应该解决的是老师那令人力不从心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调整老师的薪金福利,让老师能真正享有闲暇时间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进修。
ADVERTISEMENT
近来某教师请假一周参加旅行团的事件不断在网络上发酵,网民们几乎一面倒支持老师请假,对于反对老师请假的言论则是群起攻之,大有一种为老师的人权伸张正义的态势。
支持老师请假的一派认为,老师也是人,也应当拥有合理的休息和自由时间,只要能及早安排替代方案和严守请假程序,没有理由反对老师请假。可以说这一派人非常体恤老师平日的辛劳,不仅工作繁重,且学校假期也经常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希望能提高老师的福利。令人感动的是这一派人占大多数,可见老师的工作环境之艰辛是大家都认同的。
反对老师请假的一派则认为,虽然老师也是人,但老师已经拥有将近两个月的学校假期,教育部明文规定学校不能占用老师的学校假期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也就是说老师已经享有比一般人来得多的假期时间。而且老师的职责有其不可替代性,无法通过安排代课老师来解决,若是老师们都随意请假,忽略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反例一开则如洪水猛兽,受害者始终是学生。
笔者身处教育前线,能深深感受到教师的各种无奈。由于我们有教学进度的压力,考试范围和作业进度摆在那边,老师必须在课堂上教完课程,下课后疯狂改作业,在“赶业绩教育模式”中跟着学生循环往复。加上如今的学生深受手机荼毒,专注力低,纪律和课业问题日益严重,老师在赶课之余还要催交作业和处理行为问题,于是面对更大的进度压力。这导致老师们经常不敢请假,只能拖着病体,声音沙哑,有气无力,还要在课堂上“演出”神采飞扬、妙语连珠的样子,难怪大家都说老师是高危职业。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体的普及也加重了老师们的工作负担。以往老师们尽管工作繁重,但始终能维持与学生和家长的界线,学生和家长难以轻易找到老师,让老师能享有私人时间。但如今社交媒体和通讯软体的出现,导致许多孩子和家长会在放学后找老师问长问短,窥视和评论老师的私生活,乃至于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就是要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在时代的推波助澜下,老师硬生生变成了为民“服务”的“公众人物”。
时代的变迁也导致老师必须不断进修,各种空有理念理想却没有具体方案的教育改革更是让老师无所适从。政府推行校本评估多年,尽管立意良善,希望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方案内容不够具体,师资培训和硬软体设备不到位,也没有投入资源解决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这让老师要处理的文书工作变得更多,压缩准备教学的时间,同时也难以准确评估所有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师生比是校本评估和多元评量的重中之重,但多年来成果有限,也让教育素质难以提升,老师更累,学生也更累。
说到这里并不是要合理化老师在上课时间请假出游的行为。撇开操守和使命感不谈,老师长时间不在学校无论是对班级事务还是学生身心发展都会有所影响,而且越是低年级的孩子影响越大。尤其现如今比起课业上的问题,教育要面对的更多是学生的行为和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这绝不是通过找代课老师就可以解决的,毕竟现代的老师已经不只是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提供学生支持和引导,甚至还要担任社工解决家庭困境。教师的缺席是牵连甚广的,不应鼓励教师以旅游之类的原因请假。
更何况,让老师拥有请假的“权利”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应该解决的是老师那令人力不从心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调整老师的薪金福利,让老师能真正享有闲暇时间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进修。笔者在教育现场很大的感触是,老师们不断劝导学生多看书多学习,自己却忙到没有时间读书和学习,而且一个能不断学习的老师往往能讲出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往往比课本内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更多。
一个有时间和精力成长的老师更能带动学生成长,因为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所以社会更应该推动让老师能拥有良好的环境和薪资福利。换个角度想,应该是整个马来西亚都应该持续追求,让所有工作者都拥有良好的环境和薪资福利,毕竟大家也都在不良且低薪的工作中被折磨太久了,对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