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文學教育並不容易。“中學老師的文學課堂”發起人伍燕翎認為,新紀元大學學院首辦中學老師文學課堂,是一項跨學府跨領域的合作。該活動廣邀所有老師前來,由大專及中學老師們針對華文課演繹分享,其他老師則觀摩。
推廣文學教育需涉及大專及中學老師。然而何謂文學教育?
也是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院院長的伍燕翎有感於今日學界之教育,從小學到大學階段,文學早已和許多人有距離了。大部分人對文學作品的看法,審美、語言表達已相對減弱,更別說文化情懷。因此,伍燕翎推崇的“文學教育”是廣義的。她想做的文學教育,著重的是培養文學讀者,提升學生對文學的審美,進而鼓勵他們創作文學。在馬來西亞推動文學教育,涉及在地文化情懷、民族情懷。如果學生打從小學開始就培養欣賞古詩,寫出美文,提高對華文課本的鑑賞力,學生來到大專中文系,文學情懷自然不一般,更不會不懂經典,或不識作家。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華中校長理事會主席林汶珊校長則認為,文學教育不僅是對文學作品的學習與賞析,更是通過文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人文素養。文學教育應該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學海》季刊主編葉欣媚補充,我們可以培養“沒有距離感的文學學習”。文學並非只給專業讀者看的,文學也可以雅俗共賞,降低門檻,與任何人零距離。“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文學可以從生活出發,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親近的。發展到最後,自然就涵蓋院長說的民族情懷等因素。”
新紀元大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黃薇詩助理教授道:“文學教育也可以是思維方式訓練的一種。學生透過文學作品學習的未必是單純的賞析,而是內化到生活當中,文學可以是隨時隨地可以提及,感受的。它幫助我們培養思考能力,提升審美,感受文字。它可以昇華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體悟、教會我們看到人性光輝。文學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應培養我們思辨能力,明辨是非。”
文學是美學,作家可培養
伍燕翎補充,文學不等同於語文或語言教育。文學是一種美學、人學,其涉及範圍比較廣闊。曾聽過一個說法:中文系不培養作家。然而身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作家還是可以被教育的。她在大學辦讀書會時發現,也許才華橫溢如張愛玲者不多,但透過系統教育,還是可以用心培養出作家。“但要推廣文學教育,必須在小學及中學時期開始,而且不侷限於語文或語法教學。推廣文學教育需要中學及小學老師一起共同努力推廣。”大學注重理論、分析,當象牙塔裡的理論派,和處於實踐場域的老師結合,效果相得益彰。林汶珊也提及,中學和大學的文學教育各有側重。中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礎文學素養和閱讀興趣,而大學則更注重理論深度和研究方法。
此外,媒體(如《學海》)及教科書撰寫人也在文學教育起著極大作用。要把文學教育做好,需要各單位努力配合。大家有感寫作已經不是光環,期待四方合作可以重現這種光輝。
星洲日報文教部中學組主編葉欣媚也分享,當她同事受邀當散文比賽評審時,發現很多參賽者不瞭解什麼是散文,符合遴選條件的作品佔少數。為此校長老師提出,是否可以有散文課讓他們進修?無獨有偶,最近副教育部長黃家和提出,在中小學場域辦散文比賽。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未必所有在職老師曾接觸文學。老師們對文學課的需求其實很大。大家都需要了解文學內涵、補充文學底蘊。
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並重
黃薇詩則認為,除了文學教育,語文教育還是很重要的。小學或中學階段側重於語言教育,是考慮到每個階段的學習所需是不一樣的。小朋友能從詩詞歌賦裡掌握詞語含義,是和語文基礎積累有關係。因此,文學積累需要逐漸增遞。大學生賞析能力更高,是因為他們已經掌握基本語言知識,自然對文學課題能企及更深層次。
她認為,文學教育理應是對現有語言教育的增補,而不是一種對立。它更像是兩個體系的結合,從而達到同一個目標。“我們應該整合教學資源,增加文學教育,而非否定或削弱原本已有的體系。”學者可以和在籍老師積極分享教育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課綱,肯定勝於從網絡抓取教學資源。這是一種雙向的資源共享,讓大家瞭解整個教育生態並進行反饋。她也提出一個重點:“推動文學教育過程所面對的困難,也是研究案例,也可以是學者進行教育課題研究時的第一手材料。兩者相輔相成。換言之,推廣教育責任不全在中小學,大學也可以同步進行支援。”
讀書會——文學不該曲高和寡
伍燕翎提及,文學有時不免抽象難懂。她自己教學生時儘量不要讓經典曲高和寡,而是如葉欣媚所說的回到生活。為此,她鼓勵學生把馬華文學作品做成視頻,輔以拍攝或朗誦,也積極辦線上讀書會。學生可以在一個月讀兩三本經典,日積月累下成果是很豐碩的。
林汶珊認為,通過邀請作家和學者參與活動,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瞭解不同文化背景和歷史時期的文學作品。同時還可組織讀書方法的培訓,教授學生如何有效地進行閱讀筆記、分析作品和撰寫讀書報告。
黃薇詩則建議,中小學也應該開始推廣讀書會,學校若太注重績效,家長老師則不會主動鼓勵學生看文學類型的休閒書。有才華的小朋友往往有著大量閱讀的習慣。由老師來導讀並推廣讀書會可謂事半功倍。葉欣媚補充,校方需提供資源。若學校圖書館有這種類型的書,當書庫充足,而老師對文學也感興趣,帶來的影響,往往是整間學校受惠。
這次活動難得邀請優秀作家曾翎龍、翁菀君、梁靖芬從文本里走出來現身說法。作家親臨現場將帶來極佳效果。林汶珊認為作家可指導及分享創作,現場互動交流。
伍燕翎提及,五六年前,華文課本里沒有馬華文學作品。經過努力推廣下,現在國中已超過廿篇(獨中更多)。適時讓作家現身說法,能起到關鍵作用。她分享去年遊雲南玉龍雪山時,被藏族作家阿來的一篇散文所驚豔。她覺得通過著名的旅遊景點推介少數民族的文學作品,實在是個好主意。“國外擅長把作家和景點配合起來,我們推廣文學教育,自然應該讓作家從課本里走出來現身說法。”
學府、媒體及作家們都已經準備就緒。想必這會是一次美麗的文學邂逅。
新紀元第一屆“中學老師的文學課堂”
華文老師文學教學研討和演繹觀摩會
宗旨:提升文學教學和欣賞文學的能力、培育華文師資的生力軍、提升華文教學質量、提供華文老師交流平臺
日期:2024年6月27至28日
地點:新紀元大學學院黃迓茱活動中心
講師陣容:伍燕翎、廖冰凌、安煥然、黃薇詩、曾翎龍、梁靖芬、翁菀君、蕭雯佳、呂鳴仁、劉育龍、王修捷、王睿欣
相關報道:
【《學海》少年/從心得力】利用“減法管理”克服“沉沒成本謬誤”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華校子弟為校募款,應該不應該?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衝突事件引發的飢餓危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