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可以有千百种,不局限于出国,最重要的是“心情”。带着旅行的心情,无处不是旅行的收获。
“旅行”,这两个字到底有什么意义?
ADVERTISEMENT
曾几何时,无论是现实生活或是社交媒体圈,“鼓吹旅行”形成一股风气,说得好像做人一定要去旅行,不旅行就白活了。
退休后不去旅行,也会被人质疑不花钱去玩,难道要“人在天堂,钱在银行”而后悔莫及?
在“从众心态”下,一些人会质疑本身不旅行就是一种罪,不旅行就在人前没有面子,不只大人,连一些孩子也受到影响。
最近韩国一则新闻报道指出,一名学生在学校假期内回校参与值勤活动,获得校方奖励后,孩子却没有获得同学的认可,反而讥笑他的家长在学校假期,没有带他出国旅行,才会有那么多时间回校服务。
那个学生的父亲表示,在家庭经济问题局限下,没有能力全家人出国旅行,只能带孩子在国内游玩,没想到孩子因此被同学嘲笑。这名父亲声称会努力多赚一些钱,以便未来让妻子陪同孩子出国旅行,满足孩子的愿望,而他则因经费有限而决定放弃和家人同行。
这则报道传递的“迷思”,也是很多现代人的“迷思”──“旅行”一定要出国吗?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范围内游玩,就不是“旅行”吗?
最近柔佛一所小学因校方主办旅费近5000令吉的“云南研学之旅”,在网络上引发了校方是否有必要组团让学生出国研学和旅行的争议。
其实从7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很多所小学都曾主办“新加坡毕业旅行”,在航空业不发达和旅行风气不盛行的年代,一些校方租用旅游巴士,在教师随行下带领小六毕业生“出国旅行”。
从过去的“新加坡毕业旅行”到现在的“云南研学之旅”,其实都没有强制学生参加,只是过去没有社交媒体,社会的讨论度和批判没有今日强大。
校方带学生出国旅行的课题引起争议,主要聚焦于旅行和研学目的及收获,以及是否造成学生之间“贫富悬殊”的攀比。这和成人世界大多数人“从众心态”的虚荣感有关,只是放到校园里的攀比,就形成教育观念的争议。
旅行,原本就不是“生活中必须存在的事情”,更不应该有“出国才算是旅行”的概念。无论是成人社会或校园里的孩子们,都不需要被众人认知的“旅行”定义所产生的虚荣感绑架。
反之,旅行纯粹是一种随心的事情。抱持“旅行”的心情,甚至不出国,不跨州,只是在自己平日生活的家乡,游走一条老街、古旧建筑物、宗教场所、探索河流、大海或山峦的历史,这些都是不需花费,就能尽收眼帘最美的地道风景。
近年也时常看到一些学校团体、非政府组织等,组团带领学生进行本土人文之旅,让学生体验乘搭公共交通,到国内一些小镇游走,参观宗教场所和探索传统行业的运作,借此了解自己所处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特色。
这种形式的旅行,也适合大人,旅行的意义可以有千百种,不局限于出国,最重要的是“心情”。带着旅行的心情,无处不是旅行的收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