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开屛论势

|
发布: 7:50am 17/06/2024

旅行

杨微屏

开屏论势

云南研学之旅

虚荣感

旅行

杨微屏

开屏论势

云南研学之旅

虚荣感

楊微屏.旅行的意義不能被虛榮感綁架

的意義可以有千百種,不侷限於出國,最重要的是“心情”。帶著旅行的心情,無處不是旅行的收穫。

“旅行”,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意義?

ADVERTISEMENT

曾幾何時,無論是現實生活或是社交媒體圈,“鼓吹旅行”形成一股風氣,說得好像做人一定要去旅行,不旅行就白活了。

退休後不去旅行,也會被人質疑不花錢去玩,難道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而後悔莫及?

在“從眾心態”下,一些人會質疑本身不旅行就是一種罪,不旅行就在人前沒有面子,不只大人,連一些孩子也受到影響。

最近韓國一則新聞報道指出,一名學生在學校假期內回校參與值勤活動,獲得校方獎勵後,孩子卻沒有獲得同學的認可,反而譏笑他的家長在學校假期,沒有帶他出國旅行,才會有那麼多時間回校服務。

那個學生的父親表示,在家庭經濟問題侷限下,沒有能力全家人出國旅行,只能帶孩子在國內遊玩,沒想到孩子因此被同學嘲笑。這名父親聲稱會努力多賺一些錢,以便未來讓妻子陪同孩子出國旅行,滿足孩子的願望,而他則因經費有限而決定放棄和家人同行。

這則報道傳遞的“迷思”,也是很多現代人的“迷思”──“旅行”一定要出國嗎?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家鄉範圍內遊玩,就不是“旅行”嗎?

最近柔佛一所小學因校方主辦旅費近5000令吉的“雲南研學之旅”,在網絡上引發了校方是否有必要組團讓學生出國研學和旅行的爭議。

其實從7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很多所小學都曾主辦“新加坡畢業旅行”,在航空業不發達和旅行風氣不盛行的年代,一些校方租用旅遊巴士,在教師隨行下帶領小六畢業生“出國旅行”。

從過去的“新加坡畢業旅行”到現在的“雲南研學之旅”,其實都沒有強制學生參加,只是過去沒有社交媒體,社會的討論度和批判沒有今日強大。

校方帶學生出國旅行的課題引起爭議,主要聚焦於旅行和研學目的及收穫,以及是否造成學生之間“貧富懸殊”的攀比。這和成人世界大多數人“從眾心態”的虛榮感有關,只是放到校園裡的攀比,就形成教育觀念的爭議。

旅行,原本就不是“生活中必須存在的事情”,更不應該有“出國才算是旅行”的概念。無論是成人社會或校園裡的孩子們,都不需要被眾人認知的“旅行”定義所產生的虛榮感綁架。

反之,旅行純粹是一種隨心的事情。抱持“旅行”的心情,甚至不出國,不跨州,只是在自己平日生活的家鄉,遊走一條老街、古舊建築物、宗教場所、探索河流、大海或山巒的歷史,這些都是不需花費,就能盡收眼簾最美的地道風景。

近年也時常看到一些學校團體、非政府組織等,組團帶領學生進行本土人文之旅,讓學生體驗乘搭公共交通,到國內一些小鎮遊走,參觀宗教場所和探索傳統行業的運作,藉此瞭解自己所處國家的文化和歷史特色。

這種形式的旅行,也適合大人,旅行的意義可以有千百種,不侷限於出國,最重要的是“心情”。帶著旅行的心情,無處不是旅行的收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