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学校的孩子来自不同的阶层,由学校主办非必要的高价海外研学团会引起许多诸如攀比、制造阶级印象等不必要的情况。
继毕业典礼到校外酒店举行,家长需另缴昂贵费用,以及贵价毕业旅行的争议之后,华小又再有另一个新课题引起关注和热议,那就是至今已出现3团的海外研学团,即中国成都、云南和重庆研学,收费分别是4999令吉和4888令吉。
ADVERTISEMENT
每当类似课题引发关注和争议时,学校代表往往一开始都先不做回应。如果一切不是问题,为什么不能立即大方回应?
之后,我们会听到:“若家长面对问题可向校方反映,会予以协助”,而针对海外研学团的课题,则是以非强制性作为回应。
只是,这些回应听起来就像在说空话,若不是学校非要到酒店举办毕业典礼,家长何需寻求协助?海外研学团肯定是非强制性的,难道有学校敢强制学生参与吗?
尽管我们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孩子们在国内的万里路都还没走了多少,为何就偏要把孩子带去国外走万里路呢?
虽说外国风土人情不同,但国内各州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千变万化,何以偏要舍近求远呢?孩子们年纪尚小,不必这么快就离开国门到外国体验。
可曾问过孩子,4888令吉是个怎样的概念?孩子拿得出来吗?让年纪尚小的孩子轻易花费4888令吉出国研学,是否会在他们的心里植下了一切唾手可得的观念?
要知道,一些成年人的薪酬尚未有此数额,甚至还不曾去过海外旅游。孩子们心智还没成熟,不宜让他们觉得容易得到贵价的物品。
孩子若获得资格参加海外演出或比赛,那是孩子付出了汗水与努力才换来的机会,与学校举办的研学团意义是不一样的。若是前者,相信许多人都会赞同缴费让孩子到国外去开开眼界,但到海外一家小学去交流一两天,值得花费4888令吉吗?他们还是个孩子,不宜让他们以为钱是可以随意花费的。
政府学校的孩子来自不同的阶层,由学校主办非必要的高价海外研学团会引起许多诸如攀比、制造阶级印象等不必要的情况。
若家长平常要带孩子到海外行万里路不成问题,家长愿意让孩子享受高消费的生活也是个人自由,但若由校方(不管是校方或董家协)主导就万万不可,这也是问题的症结。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在做任何决策时不能从单一角度出发,如今已有3所学校推出近5000令吉的海外研学团,看来似乎蔚成风气。我们的社会真的要默许如此风气吗?
身为家长的往往很努力想要把最好的或是更好的都给孩子,许多家长因此抱持“只要经济许可,有什么问题?”的心态。校方应该要好好把关且设想周全,确保家长不迷失在“把最好的给孩子”的环节,毕竟每个人对“最好”的定义都不同,有的人也许会过了力度,况且不一定是高价就是好的。学校本身也不要迷失方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21日讯)华小老师在雨中撑伞护送学生的暖心举动,让一名巫裔家长深受感动,直呼:“谢谢老师”!
这名家长通过TikTok账号“@syifacarryalls”分享亲身经历,表示孩子就读华小后,让她彻底改观,对华小的管理与师资赞不绝口,尤其是老师们无私关爱的精神,更让她十分感动。
她透露,起初曾听到身边不少人对华小存有偏见,甚至批评连连,但因丈夫坚持,她最终选择让孩子入读华小,而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看法。
“每天送孩子上学,都会看到老师站在校门前,亲自帮孩子开车门,并护送他们入校。”
“遇到下雨天,有更多老师们撑伞,确保每位学生安全入校,不论是小一还是小六生,也不分种族与宗教。”
视频显示,老师们冒雨撑伞站在走廊上,不断挥手引导家长前进,确保秩序井然,同时避免交通阻塞。
她表示,从未见过有家长需要下车为孩子撑伞,校门口也不会因接送而交通堵塞,这一幕让她深感敬佩。
“我真的很感动,也非常感谢这些老师的付出!向所有老师致敬,感谢你们!”
“希望大家珍惜并表扬所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不论是华小或国小,他们都值得被尊敬!”
该视频引起热烈讨论,许多网民纷纷留言认同,并赞扬老师们的敬业精神。
不少巫裔家长也留言分享类似体验,“华小的纪律很好”、“我4个孩子都读华小,虽然费用较高,但很值得,教学系统化”、“华小老师真的不一样,每早都会护送学生入校”。
@syifacarryalls Ramai orang bash/condemn SJKC until I sendiri hantar anak ke SJKC sebab my husband insists nak hantar ke SJKC juga. Pengalaman hantar anak ke SJKC membuka mata saya dari fasiliti & management sekolah. Memang setiap hari hantar anak, memang akan ada cikgu yang tunggu di depan sekolah untuk bukakan pintu & iring anak masuk pagar sekolah. Setiap kali hari hujan, lagi ramai lah cikgu dia berpayung dekat depan ni untuk payungkan student. 🥹 Tak kisah student darjah 1 ke darjah 6 ke, tanpa mengira bangsa dan agama. Tak ada seorang parents pun turun payungkan anak sampai jammed depan sekolah. Saya sangat terharu & I appreciate this act of service! Kudos to all teachers SJKCKB, thank you so much! 🫡🤍 Marilah kita raikan kebaikkan semua guru tak kisah SJKC / SK 🙏🏻🙏🏻 Hidup 1 Malaysia! 🇲🇾 #malaysianegaraku #malaysia #sjkc #bestteacher ♬ original sound – officialnohsalleh – Noh Salleh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