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12:42pm 19/06/2024

KLCC

出版社

书展

吉隆坡世贸中心

吉隆坡国际书展

KLCC

出版社

书展

吉隆坡世贸中心

吉隆坡国际书展

【读家说书】谁说大马人不爱看书?“吉隆坡国际书展”让我开了眼界……

文、攝影/本刊 白慧琪

编按:你去过1981年以来就举办的年度——吗?放眼马来社会,读书风气其实是很旺的。本期【读家】就带你跳出“舒适圈”,走进马来读书界的嘉年华,一起体验友族的阅读氛围吧!

“热闹欢腾”的吉隆坡国际书展。(PBAKL官方脸书)

到底谁说马来西亚人不爱看书?逛完一圈吉隆坡国际书展,心底不禁想,我国还是有很多读者吧!

ADVERTISEMENT

2024年吉隆坡国际书展(KLIBF或PBAKL)于5月24日至6月2日学校假期期间,在举行。选在5月30日前去,人潮汹涌,一踏进世贸大门就见书摊,真觉得参展书商多到要满出来了!

华社较熟悉一年一度的大众书局海外华文书市。在长长的展厅,主舞台在尽头,不同作者上阵演讲、签书。还有很多小型座谈会就办在楼上,让作者与读者在更安静的空间好好交流。

到访那天恰逢首相开幕。(马新社图)

◢不走一趟,难改刻板印象……

吉隆坡国际书展完全是另一道风景,用“热闹欢腾”来形容并不过分。热闹在大楼外的餐车市集;热闹在整栋大楼没有浪费一处,塞满了书摊;热闹在从书展到轻快铁站天桥的人来人往;热闹在各个书摊都各自在举办签书会、作者访谈和时时刻刻的直播。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前往吉隆坡国际书展。过往抱着刻板印象,这是马来人的书展,卖的都是马来书,还有很多宗教书籍。不亲自走一趟,这印象永远不会改嘛……

亲眼所见后呢?还真的有好多宗教书籍摊位啊,而且除了马来文书写,还有爪夷文或阿拉伯文。被3R禁忌熏陶久了,这又上演起自我审查小剧场,竟不敢翻阅那些宗教书籍,生怕用错手,不小心“大不敬”了。

其实心知,宗教也好,意识形态或各种主义也罢,从左到右有一整道光谱。那个自我审查大概是,不清楚眼前所看到的宗教书籍位于光谱的哪段位置,是极右排他地宗教至上,还是兼爱包容。因为不理解,所以无法分辨,不敢尝试。

整体而言,吉隆坡国际书展除了大量宗教书籍,还有儿童课业的参考书,以及青少年读物。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非Iman和Buku Fixi两大莫属,很多年轻读者集中在这两大摊位选购科幻、超现实、言情小说和心灵鸡汤。

带着政治社会科学的角度解读,《Nirnama》也像是重塑、再现或伊斯兰化马来民族主义的作品。
大名鼎鼎的Syed Hussein Alatas,译成华文的作品是《懒惰土著的迷思》。

◢初识《Nirnama》和Hamka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Iman出版的长篇小说《Nirnama》(无名英雄),除了马来文版,还有英文版、爪夷文版。横幅海报上,日系动漫画风的主角群吸引我的注意力,店员见状赶紧推销起书,说其中一辑在书展前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他翻开内页,马来半岛地图上有几个架空历史的部族,这位无名英雄Nirnama怎么在分裂的土地上抵抗Jagat Suci。啊,是民族英雄的故事啊!

还有一个在书展不时看见的作者与丛书,印尼穆斯林学者Hamka。据研究伊斯兰的友人李烈宽分享,Hamka在马来群岛地区很具影响力,有时也被视为马来群岛伊斯兰,甚至所谓开明或兼容伊斯兰论述建构的其中一个思想源头。“Hamka基本上是马来穆斯林世界伊斯兰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家。”

逛吉隆坡国际书展,穿梭在不同书摊,每走几步就看到签书会、座谈会和直播。摊位那么小,隔着小小走道就是对面书摊,狭窄的空间不阻活动进行。尽管在场听众不多,TikTok或Instagram直播上也有大批粉丝,讲就是了,总会有人听的。

忍不住问某一书摊店员,吉隆坡国际书展人潮都这么多吗?店员说,主办单位在社交媒体落力宣传,也设有不同州属特区,各州业者都前来参展,规模才那么大。到访那天恰逢首相开幕,但店员说,人潮只会越来越多。

虽然对马来出版业非常陌生,但茫茫书海总有对得上眼的书摊。像是来自森美兰汝来的Balai Ilham,有许多政治、社会科学的书籍,书架上有大名鼎鼎Syed Hussein Alatas,译成华文的作品是《懒惰土著的迷思》。

我在吉隆坡国际书展买了这些书:过期嘲讽漫画杂志《Gila-Gila》、马来政治书籍《Perjuangan》、嘲讽文学《Babi, Kongkang, Panda》和短篇小说集《Se-balik kain》。

《Gila-Gila》一直是马来政治嘲讽的重要刊物,于1978年愚人节创刊,标语是“Majalah Humor Nasional”(国家的诙谐杂志)。特别选了有时代印记的期数,2020年4、5、6月合刊,封面是电器店的电视墙外,人们关注冠病疫情最新进展,没人理会国家政治新闻。

《Babi, Kongkang, Panda》和《Se-balik kain》在Kawah Buku购得。这是一家来自雪州万宜的书店,主打马来文学和社会科学。店员依斯干达自认,他们市场比较niche,小而充足。

带有摇滚叛逆与批判精神的Rabak-Lit,出版着重在音乐与电影。
Balai Ilham有许多社科类书籍。
来自万宜的Kawah Buku还设有说书博客频道《Teh Tarik Podcast》。

◢马来读者年轻化

还有一家比较另类的出版社是Rabak-Lit,主打音乐和电影。从书封面看,这些书籍不乏批判,甚至反叛的因子,尤其有非常讨厌电检制度的电影人Nasir Jani的作品。负责人依扎(Izat)称,他们出版的书籍是“其他选项”(the alternatives)。他向我推荐一本电竞为主题的书《Esports Selamatkan Hidup Aku》,主角是我国电竞国家队领队Sir_Cloud。

老问题,现在人爱看书吗?依扎举例刚刚才有读者一口气买了888令吉的书籍,“他们平常可能少买,但一买就是一年份的书。”他比划着书展人潮说,现在爱看书的都是年轻人,介于16岁至28岁,“出版还是有很大的市场。”

整体而言,吉隆坡国际书展展现了在马来西亚,尤其是马来书圈自给自足的一面。本地作者、本地印刷出版,再加上广大的读者群,大大降低了成本,书价合理,介于30至50令吉。就连本地作者创作,像字典那样厚的《Nirnama》,原价才60令吉。

而本地华语圈子因多数是中港台进口书,在马币疲弱的情况下,书价高企。本地不乏华文作家,只是产量、出版类别和读者群不比马来市场广与充足,只好再加油了。

(原文上传于17/06/2024)

Iman出版社。
Buku Fixi出版社。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宗教纷争不断,回到可兰经找答案
【读家说书】林于如确实杀人了……我们今天不谈死刑存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