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12:42pm 19/06/2024

KLCC

出版社

书展

吉隆坡世贸中心

吉隆坡国际书展

KLCC

出版社

书展

吉隆坡世贸中心

吉隆坡国际书展

【讀家說書】誰說大馬人不愛看書?“吉隆坡國際書展”讓我開了眼界……

文、攝影/本刊 白慧琪

編按:你去過1981年以來就舉辦的年度書展——吉隆坡國際書展嗎?放眼馬來社會,讀書風氣其實是很旺的。本期【讀家】就帶你跳出“舒適圈”,走進馬來讀書界的嘉年華,一起體驗友族的閱讀氛圍吧!

“熱鬧歡騰”的吉隆坡國際書展。(PBAKL官方臉書)

到底誰說馬來西亞人不愛看書?逛完一圈吉隆坡國際書展,心底不禁想,我國還是有很多讀者吧!

ADVERTISEMENT

2024年吉隆坡國際書展(KLIBF或PBAKL)於5月24日至6月2日學校假期期間,在吉隆坡世貿中心舉行。選在5月30日前去,人潮洶湧,一踏進世貿大門就見書攤,真覺得參展書商多到要滿出來了!

華社較熟悉一年一度的大眾書局海外華文書市。在長長的展廳,主舞臺在盡頭,不同作者上陣演講、籤書。還有很多小型座談會就辦在樓上,讓作者與讀者在更安靜的空間好好交流。

到訪那天恰逢首相開幕。(馬新社圖)

◢不走一趟,難改刻板印象……

吉隆坡國際書展完全是另一道風景,用“熱鬧歡騰”來形容並不過分。熱鬧在大樓外的餐車市集;熱鬧在整棟大樓沒有浪費一處,塞滿了書攤;熱鬧在從書展到輕快鐵站天橋的人來人往;熱鬧在各個書攤都各自在舉辦簽書會、作者訪談和時時刻刻的直播。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前往吉隆坡國際書展。過往抱著刻板印象,這是馬來人的書展,賣的都是馬來書,還有很多宗教書籍。不親自走一趟,這印象永遠不會改嘛……

親眼所見後呢?還真的有好多宗教書籍攤位啊,而且除了馬來文書寫,還有爪夷文或阿拉伯文。被3R禁忌薰陶久了,這又上演起自我審查小劇場,竟不敢翻閱那些宗教書籍,生怕用錯手,不小心“大不敬”了。

其實心知,宗教也好,意識形態或各種主義也罷,從左到右有一整道光譜。那個自我審查大概是,不清楚眼前所看到的宗教書籍位於光譜的哪段位置,是極右排他地宗教至上,還是兼愛包容。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分辨,不敢嘗試。

整體而言,吉隆坡國際書展除了大量宗教書籍,還有兒童課業的參考書,以及青少年讀物。深受青少年喜愛的非Iman和Buku Fixi兩大莫屬,很多年輕讀者集中在這兩大攤位選購科幻、超現實、言情小說和心靈雞湯。

帶著政治社會科學的角度解讀,《Nirnama》也像是重塑、再現或伊斯蘭化馬來民族主義的作品。
大名鼎鼎的Syed Hussein Alatas,譯成華文的作品是《懶惰土著的迷思》。

◢初識《Nirnama》和Hamka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Iman出版的長篇小說《Nirnama》(無名英雄),除了馬來文版,還有英文版、爪夷文版。橫幅海報上,日系動漫畫風的主角群吸引我的注意力,店員見狀趕緊推銷起書,說其中一輯在書展前幾天就被搶購一空。他翻開內頁,馬來半島地圖上有幾個架空歷史的部族,這位無名英雄Nirnama怎麼在分裂的土地上抵抗Jagat Suci。啊,是民族英雄的故事啊!

還有一個在書展不時看見的作者與叢書,印尼穆斯林學者Hamka。據研究伊斯蘭的友人李烈寬分享,Hamka在馬來群島地區很具影響力,有時也被視為馬來群島伊斯蘭,甚至所謂開明或兼容伊斯蘭論述建構的其中一個思想源頭。“Hamka基本上是馬來穆斯林世界伊斯蘭現代化的重要思想家。”

逛吉隆坡國際書展,穿梭在不同書攤,每走幾步就看到簽書會、座談會和直播。攤位那麼小,隔著小小走道就是對面書攤,狹窄的空間不阻活動進行。儘管在場聽眾不多,TikTok或Instagram直播上也有大批粉絲,講就是了,總會有人聽的。

忍不住問某一書攤店員,吉隆坡國際書展人潮都這麼多嗎?店員說,主辦單位在社交媒體落力宣傳,也設有不同州屬特區,各州業者都前來參展,規模才那麼大。到訪那天恰逢首相開幕,但店員說,人潮只會越來越多。

雖然對馬來出版業非常陌生,但茫茫書海總有對得上眼的書攤。像是來自森美蘭汝來的Balai Ilham,有許多政治、社會科學的書籍,書架上有大名鼎鼎Syed Hussein Alatas,譯成華文的作品是《懶惰土著的迷思》。

我在吉隆坡國際書展買了這些書:過期嘲諷漫畫雜誌《Gila-Gila》、馬來政治書籍《Perjuangan》、嘲諷文學《Babi, Kongkang, Panda》和短篇小說集《Se-balik kain》。

《Gila-Gila》一直是馬來政治嘲諷的重要刊物,於1978年愚人節創刊,標語是“Majalah Humor Nasional”(國家的詼諧雜誌)。特別選了有時代印記的期數,2020年4、5、6月合刊,封面是電器店的電視牆外,人們關注冠病疫情最新進展,沒人理會國家政治新聞。

《Babi, Kongkang, Panda》和《Se-balik kain》在Kawah Buku購得。這是一家來自雪州萬宜的書店,主打馬來文學和社會科學。店員依斯干達自認,他們市場比較niche,小而充足。

帶有搖滾叛逆與批判精神的Rabak-Lit,出版著重在音樂與電影。
Balai Ilham有許多社科類書籍。
來自萬宜的Kawah Buku還設有說書博客頻道《Teh Tarik Podcast》。

◢馬來讀者年輕化

還有一家比較另類的出版社是Rabak-Lit,主打音樂和電影。從書封面看,這些書籍不乏批判,甚至反叛的因子,尤其有非常討厭電檢制度的電影人Nasir Jani的作品。負責人依扎(Izat)稱,他們出版的書籍是“其他選項”(the alternatives)。他向我推薦一本電競為主題的書《Esports Selamatkan Hidup Aku》,主角是我國電競國家隊領隊Sir_Cloud。

老問題,現在人愛看書嗎?依扎舉例剛剛才有讀者一口氣買了888令吉的書籍,“他們平常可能少買,但一買就是一年份的書。”他比劃著書展人潮說,現在愛看書的都是年輕人,介於16歲至28歲,“出版還是有很大的市場。”

整體而言,吉隆坡國際書展展現了在馬來西亞,尤其是馬來書圈自給自足的一面。本地作者、本地印刷出版,再加上廣大的讀者群,大大降低了成本,書價合理,介於30至50令吉。就連本地作者創作,像字典那樣厚的《Nirnama》,原價才60令吉。

而本地華語圈子因多數是中港臺進口書,在馬幣疲弱的情況下,書價高企。本地不乏華文作家,只是產量、出版類別和讀者群不比馬來市場廣與充足,只好再加油了。

(原文上傳於17/06/2024)

Iman出版社。
Buku Fixi出版社。

相關文章:

【讀家說書】宗教紛爭不斷,回到可蘭經找答案
【讀家說書】林於如確實殺人了……我們今天不談死刑存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