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20日訊)“做了11年多的食物銀行,最欣慰的事情莫過於接到受惠家庭的來電,告知日子已經過得去了,或孩子長大工作可以幫補家用了,可以不必再送糧食給他們。”
彭際文:仍有450戶接受援助
巴生福愛之家院長彭際文表示,由他在2013年成立的“448食物銀行”,在過去11年共協助了約1250個家庭,目前仍有450個家庭,每個月固定接受由“448食物銀行”發出的糧食。
ADVERTISEMENT
他說,“448食物銀行”主要協助的家庭,來自雪隆和柔佛區,大部分都是來自單親、殘障、病患或孤老家庭。
單親媽媽生活改善停受援
他透過福愛之家的臉書專頁貼文說,他接到一名“448食物銀行”援助的單親母親電話,告知他無需再送糧食給她了,因為現在日子過得比較好了,讓他感到很欣慰。
“該名單親媽媽撫養著一名有點智障的孩子,本身是一名清潔工,收入不多,沒記錯的話,我們從2016年尾就開始送糧食給她。
“今天突然聯絡我,告訴我不需要再送糧食給她,因為現在日子也過得比較好了,不斷地謝謝我們長時間以來照顧她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他也感謝“448食物銀行”志工們每個月風雨不改,把這些糧食送到受惠家庭,讓他們至少不必為糧食而煩,進而能把生活過得更好。
義工每月上門評估受惠者
彭際文接受星洲日報電訪時說,“448食物銀行”協助的對象,每個月都會有義工上門做評估,確保他們援助的對象是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
“至於幫助他們到什麼時候,則視每個求助家庭或個人的情況。比如說,一般家庭有孩子到了十五六歲,可以邊讀書和兼職了,我們確保他們讀完書,就可以停止物資援助。”
他表示,“448食物銀行”是非常有系統性地去幫助這些家庭,首先會帶三五種糧食上門做評估,才決定每個月給予的物資狀況。
“我們幫助的家庭或個人,有4大種類,包括單親、貧困、有病痛者及孤老。”
他說,其實不講沒人知,單單吉膽島,就有20多名孤老每個月固定獲得援助。
目前“448食物銀行”在雪隆及柔佛有7個分部,包括巴生、梳邦、沙亞南、甲洞、安邦、吉膽島及士古來(柔佛);這些地區的志工會每個月固定送去糧食和上門做評估。
廠商善心人贊助物資
彭際文指出,“448食物銀行”獲得廠商固定贊助物資,還有善心人士的援助,才得以每個月風雨無阻地將這些糧食送到受惠家庭。
“我們每個月送出的糧食價值150至200令吉,包括白米、米粉、餅乾,甚至是洗衣粉或廁紙都有。就看看有哪些商家給了什麼物資予我們,由我們這邊再分發出去;最近還有商家給我們果汁等等。”
他說,有時還有善心人士送魚。因考量到接受物資者包括巫裔,“448食物銀行”送出的糧食都是清真食品。
他表示,在所有的受惠家庭當中,華裔佔了60%,其餘為巫印裔。
疫期求助家庭最多
“其實,相比11年前剛設立“448食物銀行”,現在求助的家庭比以前還多。”
彭際文說,在過去數年的冠病疫情期間,他們接獲的求助是最多的,達2000個家庭,豈料在疫情後,求助的家庭也不少。
他相信,這主要是很多人的收入已經追不上通貨膨脹,在沒有辦法之下,這些人也只能求助“448食物銀行”。
10月辦晚宴籌基金
他說,由於求助者在增加中,他們有時也面對物資短缺問題。於是福愛之家決定在今年10月舉辦籌款晚宴,希望也能為“448食物銀行”籌募一些基金,以便在需要的情況下,購買物資來協助更多的人。
“就好像下個月,我們的白米庫存已經不足夠,我們必須自費購買150包米,才能分發給求助家庭。”
志工無私付出推動前進
彭際文說,過去的一年,有2個到3個家庭從援助中“結業”,這對他而言,是很大安慰和感到值得的事情。
“要知道,這樣的工作是吃力不討好的,是一個無底坑,只有出(開銷)、沒有進(收入),但是,因為‘愛’,還有志工們無私的付出,讓我有動力前進。”
他表示,有些慈善機構獲得太多的物資,他們會拿去變賣,但福愛之家不會這麼做;一旦物資過多,該院就送給有需要的家庭,這也是為何他們的援助家庭,從十幾家去到幾百家。
“我們凡事都量力而為,幸好是有這些志工願意共同付出,不計較犧牲時間和金錢,讓我很感動,也是讓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