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在國際舞臺上屬於小國,要維持完全中立的路線也不容易。如何在親近中國的同時不附庸於中國,比如在南海問題上站穩立場,以及在不親美的同時又不得罪美國,例如吸引更多美國科技投資,都是安華需要平衡和拿捏的兩手策略。
ADVERTISEMENT
中國總理李強訪問馬來西亞的這三天,媒體廣泛報道,各界充滿期待,彷彿迎接一位發達的遠親來訪。
期間,馬中兩國簽署14項合作諒解備忘錄和協定,其中一個亮點是馬來西亞獲准向中國出口新鮮榴槤。
我注意到有媒體整理出,潛在受惠於李強這趟大馬行的上市公司名單。可惜,在李強訪馬期間,股市都“不幸”連續下跌。當然,李強訪馬與我國股市表現,並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這趟李強的大馬行,沒有關於熊貓的宣佈,也沒有太多著墨於南海爭議問題,主要在於加強兩國的關係與情誼,及熱烈慶祝馬中建交50週年。相較之下,李強的澳洲行更受矚目。在國際焦點上,中國總理睽違7年再次訪問的澳洲,無疑是李強這趟出訪三國中最受關注的一站。
幾乎在同一時間,俄羅斯總統普汀罕見地訪問東南亞國家越南,彷彿是在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這個月初突訪新加坡。普汀訪越自然吸引更多國際目光,同時突顯南海局勢的緊張和重要性。可惜馬來西亞未能趁李強訪馬之際,明確表達在南海爭議問題上的態度。
這不禁讓人猜疑,在中美對峙的背景下,首相安華是否傾向中國?
去年3月訪華和11月訪美時,安華都被問及類似問題,他皆否認親中。在今年3月的首相署常月集會上,他表示,儘管中國和美國這兩大巨頭沒有良好關係,但馬來西亞對選邊站不感興趣。
然而,安華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表示,馬來西亞的向東學習政策不僅包括日本和韓國,也包括中國。顯然,他重新定義了前首相敦馬提出的向東學習政策,也主張向中國學習。
雖然安華聲稱不親中不親美,但西方媒體傾向於將他視為親中代表,因為他在以巴問題上與美國立場明顯對立。而安華似乎也樂見在以巴問題上與美國唱反調。
馬來西亞在國際舞臺上屬於小國,要維持完全中立的路線也不容易。如何在親近中國的同時不附庸於中國,比如在南海問題上站穩立場,以及在不親美的同時又不得罪美國,例如吸引更多美國科技投資,都是安華需要平衡和拿捏的兩手策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