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的确是一种安慰。科学家证实,人的喜怒哀乐与食物有密切关联。日本作家水上勉在他的饮食手记《时光里的醍醐味》说,食材无关贵贱,生活的醍醐味,来自对饮食的用心与敬意……

ADVERTISEMENT
在银行担任要职的女友W工作压力大,以美食解压,尤其爱吃甜食。近期做了定期健检,被告知血糖值超标,胆固醇也不是很美,医生建议她改变饮食习惯,夺回健康。她找相熟的营养师咨询,得到一份减脂饮食菜单,首要目标是从瘦身着手。
瘦身是女人永远的课题,主要是从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为了健康,W遵从医嘱,忍痛与心爱的蛋糕和曲奇饼告别,开始选择无麸质饮食(Gluten-free diet),不让过多的淀粉质食品出现在餐桌上,同时坚持每天在住家附近的公园跑步。半年下来,她瘦了8公斤,变年轻了,血糖和胆固醇回复正常水平。
W是我其中一名日语班学生。平日事业家庭两头忙,只能隔周透过ZOOM上网课,视讯时可明显看到她的改变。她和我分享这半年来的瘦身经验,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了我,让我也动念参照她的减糖饮食计划,以达到理想的BMI指数。
她的菜单以原型食物为主。早餐前喝一大杯温水,再吃3-4片无麸质面包(她极力推荐彩虹牌的无面粉发芽面包)、一杯乳酪或牛奶、蓝莓或牛油果,不吃其他含糖量高的水果;餐盘上没有淀粉含量高的食材。吃好的蛋白质,补充维他命C,多喝柠檬水,避开加工食品。她说甜食、汽水都是添加糖隐身之处,碰不得。进食顺序也很重要,比如先喝汤再吃菜,最后才吃饭,还要细嚼慢咽,让大脑收到“吃饱了”的讯号,最好维持七分饱的状态。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朱洋熹是以英语为书写语言的越境作家,及川老师把她唤作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朱洋熹毕业于哈佛大学,初期作品《彼岸之嫁》以19世纪英殖民时期的马六甲华人社会为场景,融入“冥婚”习俗,含有悬疑和恐怖色彩……
在全球化时代,各种通讯科技飞速发展,手机、电脑以至Wi-Fi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加上交通的便利,大大缩短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因移民、留学、工作、结婚等因素旅居海外的华人与日俱增,特别是从事文字工作者,他们在母语与外语之间往返,超越语言、文化与国籍的越境文学应运而生。
在汉字文化圈,华语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域的公用语(Lingua Franca),马华文学在华人文学中占有较特殊的地位。
近日读了马华文学日文译者及川茜导读贺淑芳《湖面如镜》的文章,她深厚的文学造诣令人钦佩,刷新了我对华人文学的认知。
《湖面如镜》和《别再提起》已相继被译为英语、马来语、日语、韩语和葡萄牙语,可称之为语言上的越境。在地理上越境的作家有李永平(已故)、张贵兴、李有成、黄锦树、张锦忠、陈大为、锺怡雯、梁金群、马尼尼为,他们在台湾以中文创作。黎紫书也是,但她不是留台的,是文学界的异数。还有移居英国的欧大旭、定居南非的陈团英、落脚美国的朱洋熹、长住挪威的龙丽云等越境作家群。他们的共通点是拥有马来西亚的文化根源,却用英语或移民地语言创作。主要作品也以马来亚/马来西亚文化为元素,故事大都围绕着家乡的人事物来发展。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朱洋熹和欧大旭、陈团英一样,也是以英语为书写语言的越境作家,及川老师把她唤作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根据《哈佛杂志》、《纽约时报》的访谈,朱洋熹毕业于哈佛大学,她的初期作品《彼岸之嫁》(The Ghost Bride,2013)以19世纪英殖民时期的马六甲华人社会为场景,融入“冥婚”习俗,含有悬疑和恐怖色彩;2020年被Netflix改编为电视剧集,颇获好评。第二部小说《夜虎》(The Night Tiger,2019),故事背景设在30年代的马来亚,结合白虎的食人传奇、投胎转世的民间传说。最新作品《狐妻》(The Fox Wife)尚未有中译本。
龙丽云是文化人类学者和认证蘑菇专家,年轻时曾以交换生身分游学挪威,在那里遇见后来的丈夫。52岁时因人生伴侣猝然逝世,有过10年的悲伤,最终在挪威的森林里发现神奇的蘑菇世界,从而获得疗愈与救赎,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出道之作是用挪威语写的《寻径林间——关于蘑菇和悲伤》(2019),描述自己如何透过采集野菇感受生命喜悦的旅程。她的自然书写跨越语言与国境的藩篱,写作题材饶富趣味。
以非母语书写的作家中外都有,泰戈尔、康拉德、纳博科夫、鲁西迪、昆德拉、高行健和哈金都是。期待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马华作家们继续创作更多跨语言跨文化的作品,在国际文学场域发光发热。
相关文章: 叶蕙/艺术家李健省 牛忠/一镜到底 张丽珠/午后的椰花酒 曾昭智/儒医锺士杰先生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