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4:36pm 24/06/2024

美国

爵士乐

音乐

音乐家

爵士

Jazz

郑泽相

本地创作

即兴

jalan

真书

The Malaysian Real Book

【爵色之歌/02】爵士乐出走记,一本“真书”jalan天涯!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赖国华

马来西亚圈流传一本“”,它真的就叫《》,收录了241首。随机翻到歌神张学友的〈十二个音〉,轻声哼着节奏“短短长—短短短短长—短”就了,把一首歌奏出3种不同风格,还“”出走了一段。

看他样子,游刃有余,毫无挑战。要知道,爵士音乐家一生不知花多少功夫攒下那么多音乐知识,才能随时掏出套用,每一次都不一样。

ADVERTISEMENT

【爵色之歌/02】爵士乐出走记,一本“真书”jalan天涯!
爵士乐的精神在于即兴,每一次演奏都不一样。

《The Malaysian Real Book》是一班马来西亚爵士音乐家在疫情期间开展的计划, 收录了1930年至2020年,共241本地创作。当中精选12首华语歌曲,早至上官流云的〈午夜香吻〉到最近一首〈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Real book是乐曲谱集,只列出最基本的主旋律、音调、速度等。手一看就能解码,套用自己的方式演绎。Real book有其“真”的典故……

郑泽相说,过去有很多流浪音乐家,到处驻留,有时只能从收音机收听新歌,边听边摘录成谱,拿到谱的人就能“fake it”,假装自己会那首歌。这些散谱就被集结成“fake book”,if you have it, you can fake it.(只要有它,就能假装你会。)

“爵士音乐家也是用这种谱集,不过他们自视很高,we are not faking it, we are real!”爵士乐的谱集因此被称为real book,还有人把这些谱集挂在大衣里偷偷贩卖。

Real book大大推动了爵士乐流通,在任何地方的爵士乐俱乐部,都有不同的real book。“什么歌你不会的话快点去翻,我们就可以jalan(演奏)了。”

《The Malaysian Real Book》的由来其实源自对马来西亚音乐了解不深。郑泽相坦言,“我们对The Beatles、Jimi Hendrix、Bob Dylan这些人如数家珍,但自己国家的音乐,好像10首都不会,那种感觉真的很丢脸。”

这本“真书”收录了超过200首各语言本地创作,够多了吧?

【爵色之歌/02】爵士乐出走记,一本“真书”jalan天涯!
有了real book,爵士乐手翻一翻就可以jalan(演奏)了。
【爵色之歌/02】爵士乐出走记,一本“真书”jalan天涯!
Real book是乐曲谱集,只列出最基本的主旋律、音调、速度等。

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生地

若真要给爵士乐安一个出生年份,郑泽相说,1900年,在美国南部港口新奥尔良(New Orleans)。当时来自南美洲、非洲、欧洲甚至中国的商船都在这里上下货。新奥尔良原本是法国属地,有很多白人与黑人的族群,称为“Creole”。

他们玩音乐,玩的又不是上流阶层的那一种。这些音乐结合了非洲和南美洲的节奏,又有欧洲的和声与民歌、非洲的蓝调。形式上,他们不按谱演奏,想到什么就奏什么,也就是“即兴”。

爵士乐就这么诞生了。但当时,爵士乐被视为低俗音乐,在葬礼欢快送殡,在酒馆、妓院娱乐奥客。郑泽相还说,爵士乐原来的写法是“Jass”,常被恶作剧去掉“J”,变成了“ass”。改为“”,J被抹掉也没什么意思了。

爵士乐的精神就在于“即兴”,在最没有材料的情况下还能烹出一盘好菜。这也延伸俚语“Jazz it up”,即兴做些事情,比如乱编理由想办法脱身。

【爵色之歌/02】爵士乐出走记,一本“真书”jalan天涯!
Miles Davis、John Coltrane等都是1930至1940年代重要的爵士乐大师。
爵士乐崛起的时代

后来,南方黑人顺着河流北移来到工业重镇芝加哥,爵士乐随行。“这时欣赏音乐的方式不再只是背景,而是真的在欣赏音乐。”正因认真欣赏,音乐不能太过随便,套郑泽相的话,趋向精英化。比如人称“Pops”的爵士乐之父Louis Armstrong,把爵士乐的艺术成分提高。

爵士乐又漂流来到纽约,成为乐手乐迷朝圣的麦加。“你要成为顶尖的爵士音乐家,就要去纽约混一下。”郑泽相分享爵士圈的说法,“If you can make it there, you can make it everywhere.”

爵士乐在1920年代来到纽约,在美国股市最疯狂的时候迎来了“爵士时代”(Jazz Age)。他类比文学与电影作品《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传)的场景,享乐主义至上,夜夜笙歌。1929年“黑色星期五”,美国股市崩盘,奢靡景象才画下句点。

“但是音乐家还是继续往前走。”郑泽相说,纽约曼哈顿北部的哈林区展开了黑人的文艺复兴,灵魂人物是Duke Ellington(威灵顿公爵)。1930年代可说是爵士乐的顶峰,也在那时大量输出到欧洲,甚至是中国。

爵士乐对当时的流行乐造成很大的影响,除了曲风、曲式,还有歌词。用优雅的词汇去描述很美好的景象、失恋心境或孤身异地。郑泽相分析,当时世界各地开始都市化,离乡背井有关。这类代表向往,描述失恋或激励人心的曲子,可以慰藉心灵,称为Torch songs(火炬之歌)。

欧洲法国的香颂(Chanson),德国纳粹夺权前的Cabaret(卡巴莱)和上海十里洋场结合黄梅调与爵士乐的上海时代曲,都是类似的音乐。这也与大战前夕风雨欲来的背景有关,这时不醉生梦死,难道要等世界末日吗?

【爵色之歌/02】爵士乐出走记,一本“真书”jalan天涯!
郑泽相不只听爵士乐,也花很多时间听古典音乐、流行乐。
二战爆发,爵士走向小众文化

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远离战场,不受什么影响。爵士乐发展成Big Band形式,大乐队在大舞厅演奏,好几百名客人可以一起狂欢跳舞。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很多音乐家被迫从军,无法维持大乐队盛况,1940年代的爵士乐因此转变成小组形式。郑泽相说,留下来的年轻音乐家又觉得,老家伙玩的音乐太无聊。他们技术好,开始玩很快,或技术高超又突破音乐性的东西,催生新的形式“Bebop” 。不过同时,爵士乐的受欢迎程度开始下降。因为对一般听众而言,“我是来跳舞的,你们玩这么快我怎样跳?”

渐渐地,爵士乐趋向小众,延伸出各种流派:Hard bop、new jazz、free jazz、third stream等等。与此同时,摇滚乐崛起,一场演唱会人数上万,爵士乐也去凑一脚形成jazz fusion或称jazz rock。

年轻一辈的爵士乐信徒又觉得“背叛”。“爵士乐还是一直在滚着的东西,年轻与上一辈一直相互摩擦,推动时代前进。”郑泽相说,“一直来到今天,爵士乐发展大概120年了,它的变化其实很大。”

“它的精神还在,只不过面貌一直在变,变成不一样的东西了。”

玩自己创作的爵士作品

马来西亚的爵士乐向来着重把本土音乐,用很爵士的方式演绎,少有专为爵士创作的作品。郑泽相这批新一代爵士音乐家从外国留学回来后,不仅想玩人们熟悉的音乐,也认为应再向前一步,创作自己的作品,玩更纯粹一点的爵士乐。

纯粹一点的爵士乐?“意思就是,它未必只是为了取悦观众。”他认为,娱乐偏向知道观众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而艺术是“我虽然知道你要什么,可是我觉得有另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东西,我想要介绍给你。”一直到最纯粹的艺术就是,我管你要什么,Who cares if you don’t like it!

郑泽相领军的WVC多年来创作了不少专辑,最近一张是2021年推出的《Purnama》。本地爵士乐,需要什么特定的马来西亚元素吗?

“什么是马来西亚元素?两个小节二胡,三个小节kompang(马来手鼓),然后四个小节tabla(印度塔布拉鼓)?”郑泽相不太会把自己锁在这么“马来西亚”的框架里。他的队友及其他爵士乐伙伴更直言,生活在马来西亚,生活中听到的声音、音乐全都是本地元素,早就流动在自己的血液里。

相关报道:
【爵色之歌/01】爵士乐大师郑泽相:玩爵士,即兴最乐
【爵色之歌/03】他们血液里,流淌着一股爵士魂

延伸阅读:
【校园音乐创作01】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游子吟”:校园音乐逾30年原创精神不变
【校园音乐创作02】马来西亚工艺大学“螺丝钉音乐创作坊”:主修音乐社团 副修本科现在不玩何时玩?
【校园音乐创作03】独立音乐人汪荣木:激盪与新韵滋养的一代 回看那年青春
【校园音乐创作04】新纪元大学学院《起飞》系列专辑:校长带头收录青春可否再掀音乐浪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