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4:36pm 24/06/2024

美国

爵士乐

音乐

音乐家

爵士

Jazz

郑泽相

本地创作

即兴

jalan

真书

The Malaysian Real Book

【爵色之歌/02】爵士樂出走記,一本“真書”jalan天涯!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赖国华

馬來西亞圈流傳一本“真書”,它真的就叫《》,收錄了241首本地創作音樂。隨機翻到歌神張學友的〈十二個音〉,鄭澤相輕聲哼著節奏“短短長—短短短短長—短”就了,把一首歌奏出3種不同風格,還“即興”出走了一段。

看他樣子,遊刃有餘,毫無挑戰。要知道,爵士音樂家一生不知花多少功夫攢下那麼多音樂知識,才能隨時掏出套用,每一次都不一樣。

ADVERTISEMENT

【爵色之歌/02】爵士樂出走記,一本“真書”jalan天涯!
爵士樂的精神在於即興,每一次演奏都不一樣。

《The Malaysian Real Book》是一班馬來西亞爵士音樂家在疫情期間開展的計劃, 收錄了1930年至2020年,共241本地創作。當中精選12首華語歌曲,早至上官流雲的〈午夜香吻〉到最近一首〈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Real book是樂曲譜集,只列出最基本的主旋律、音調、速度等。爵士樂手一看就能解碼,套用自己的方式演繹。Real book有其“真”的典故……

鄭澤相說,過去有很多流浪音樂家,到處駐留,有時只能從收音機收聽新歌,邊聽邊摘錄成譜,拿到譜的人就能“fake it”,假裝自己會那首歌。這些散譜就被集結成“fake book”,if you have it, you can fake it.(只要有它,就能假裝你會。)

“爵士音樂家也是用這種譜集,不過他們自視很高,we are not faking it, we are real!”爵士樂的譜集因此被稱為real book,還有人把這些譜集掛在大衣裡偷偷販賣。

Real book大大推動了爵士樂流通,在任何地方的爵士樂俱樂部,都有不同的real book。“什麼歌你不會的話快點去翻,我們就可以jalan(演奏)了。”

《The Malaysian Real Book》的由來其實源自對馬來西亞音樂瞭解不深。鄭澤相坦言,“我們對The Beatles、Jimi Hendrix、Bob Dylan這些人如數家珍,但自己國家的音樂,好像10首都不會,那種感覺真的很丟臉。”

這本“真書”收錄了超過200首各語言本地創作,夠多了吧?

【爵色之歌/02】爵士樂出走記,一本“真書”jalan天涯!
有了real book,爵士樂手翻一翻就可以jalan(演奏)了。
【爵色之歌/02】爵士樂出走記,一本“真書”jalan天涯!
Real book是樂曲譜集,只列出最基本的主旋律、音調、速度等。

美國新奧爾良──爵士樂出生地

若真要給爵士樂安一個出生年份,鄭澤相說,1900年,在美國南部港口新奧爾良(New Orleans)。當時來自南美洲、非洲、歐洲甚至中國的商船都在這裡上下貨。新奧爾良原本是法國屬地,有很多白人與黑人的族群,稱為“Creole”。

他們玩音樂,玩的又不是上流階層的那一種。這些音樂結合了非洲和南美洲的節奏,又有歐洲的和聲與民歌、非洲的藍調。形式上,他們不按譜演奏,想到什麼就奏什麼,也就是“即興”。

爵士樂就這麼誕生了。但當時,爵士樂被視為低俗音樂,在葬禮歡快送殯,在酒館、妓院娛樂奧客。鄭澤相還說,爵士樂原來的寫法是“Jass”,常被惡作劇去掉“J”,變成了“ass”。改為“”,J被抹掉也沒什麼意思了。

爵士樂的精神就在於“即興”,在最沒有材料的情況下還能烹出一盤好菜。這也延伸俚語“Jazz it up”,即興做些事情,比如亂編理由想辦法脫身。

【爵色之歌/02】爵士樂出走記,一本“真書”jalan天涯!
Miles Davis、John Coltrane等都是1930至1940年代重要的爵士樂大師。
爵士樂崛起的時代

後來,南方黑人順著河流北移來到工業重鎮芝加哥,爵士樂隨行。“這時欣賞音樂的方式不再只是背景,而是真的在欣賞音樂。”正因認真欣賞,音樂不能太過隨便,套鄭澤相的話,趨向精英化。比如人稱“Pops”的爵士樂之父Louis Armstrong,把爵士樂的藝術成分提高。

爵士樂又漂流來到紐約,成為樂手樂迷朝聖的麥加。“你要成為頂尖的爵士音樂家,就要去紐約混一下。”鄭澤相分享爵士圈的說法,“If you can make it there, you can make it everywhere.”

爵士樂在1920年代來到紐約,在美國股市最瘋狂的時候迎來了“爵士時代”(Jazz Age)。他類比文學與電影作品《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的場景,享樂主義至上,夜夜笙歌。1929年“黑色星期五”,美國股市崩盤,奢靡景象才畫下句點。

“但是音樂家還是繼續往前走。”鄭澤相說,紐約曼哈頓北部的哈林區展開了黑人的文藝復興,靈魂人物是Duke Ellington(威靈頓公爵)。1930年代可說是爵士樂的頂峰,也在那時大量輸出到歐洲,甚至是中國。

爵士樂對當時的流行樂造成很大的影響,除了曲風、曲式,還有歌詞。用優雅的詞彙去描述很美好的景象、失戀心境或孤身異地。鄭澤相分析,當時世界各地開始都市化,離鄉背井有關。這類代表嚮往,描述失戀或激勵人心的曲子,可以慰藉心靈,稱為Torch songs(火炬之歌)。

歐洲法國的香頌(Chanson),德國納粹奪權前的Cabaret(卡巴萊)和上海十里洋場結合黃梅調與爵士樂的上海時代曲,都是類似的音樂。這也與大戰前夕風雨欲來的背景有關,這時不醉生夢死,難道要等世界末日嗎?

【爵色之歌/02】爵士樂出走記,一本“真書”jalan天涯!
鄭澤相不只聽爵士樂,也花很多時間聽古典音樂、流行樂。
二戰爆發,爵士走向小眾文化

1939年二戰爆發,美國遠離戰場,不受什麼影響。爵士樂發展成Big Band形式,大樂隊在大舞廳演奏,好幾百名客人可以一起狂歡跳舞。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戰,很多音樂家被迫從軍,無法維持大樂隊盛況,1940年代的爵士樂因此轉變成小組形式。鄭澤相說,留下來的年輕音樂家又覺得,老傢伙玩的音樂太無聊。他們技術好,開始玩很快,或技術高超又突破音樂性的東西,催生新的形式“Bebop” 。不過同時,爵士樂的受歡迎程度開始下降。因為對一般聽眾而言,“我是來跳舞的,你們玩這麼快我怎樣跳?”

漸漸地,爵士樂趨向小眾,延伸出各種流派:Hard bop、new jazz、free jazz、third stream等等。與此同時,搖滾樂崛起,一場演唱會人數上萬,爵士樂也去湊一腳形成jazz fusion或稱jazz rock。

年輕一輩的爵士樂信徒又覺得“背叛”。“爵士樂還是一直在滾著的東西,年輕與上一輩一直相互摩擦,推動時代前進。”鄭澤相說,“一直來到今天,爵士樂發展大概120年了,它的變化其實很大。”

“它的精神還在,只不過面貌一直在變,變成不一樣的東西了。”

玩自己創作的爵士作品

馬來西亞的爵士樂向來著重把本土音樂,用很爵士的方式演繹,少有專為爵士創作的作品。鄭澤相這批新一代爵士音樂家從外國留學回來後,不僅想玩人們熟悉的音樂,也認為應再向前一步,創作自己的作品,玩更純粹一點的爵士樂。

純粹一點的爵士樂?“意思就是,它未必只是為了取悅觀眾。”他認為,娛樂偏向知道觀眾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而藝術是“我雖然知道你要什麼,可是我覺得有另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東西,我想要介紹給你。”一直到最純粹的藝術就是,我管你要什麼,Who cares if you don’t like it!

鄭澤相領軍的WVC多年來創作了不少專輯,最近一張是2021年推出的《Purnama》。本地爵士樂,需要什麼特定的馬來西亞元素嗎?

“什麼是馬來西亞元素?兩個小節二胡,三個小節kompang(馬來手鼓),然後四個小節tabla(印度塔布拉鼓)?”鄭澤相不太會把自己鎖在這麼“馬來西亞”的框架裡。他的隊友及其他爵士樂夥伴更直言,生活在馬來西亞,生活中聽到的聲音、音樂全都是本地元素,早就流動在自己的血液裡。

相關報道:
【爵色之歌/01】爵士樂大師鄭澤相:玩爵士,即興最樂
【爵色之歌/03】他們血液裡,流淌著一股爵士魂

延伸閱讀:
【校園音樂創作01】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遊子吟”:校園音樂逾30年原創精神不變
【校園音樂創作02】馬來西亞工藝大學“螺絲釘音樂創作坊”:主修音樂社團 副修本科現在不玩何時玩?
【校園音樂創作03】獨立音樂人汪榮木:激盪與新韻滋養的一代 回看那年青春
【校園音樂創作04】新紀元大學學院《起飛》系列專輯:校長帶頭收錄青春可否再掀音樂浪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