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暖勢力

|

最新文章

發佈: 3:14pm 25/06/2024 6333點閱

免費

補習

華小校長

偷心

吉他彈唱

免費

補習

華小校長

偷心

吉他彈唱

每週日免費教英文補習 華小校長吉他彈唱偷心

報道、攝影:黃惠玲
(全國版/暖勢力)在孩子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教育!
蔡閏茗提著吉他,用音樂的教導方式,讓學生更輕鬆學習。

(亞羅士打25日訊)在孩子需要時,看見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教育!

吉北甘光暹文華小學校長蔡閏茗堅信教育是無私的付出,他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每個星期日撥出80分鐘時間,給學生英文,加強他們的英文基礎。

蔡閏茗從2年前,時任培英小學校長的時候,就已開辦英語加強班,不只為本身掌校的學生,也歡迎附近學校的學生參與。

其他學校學生也受惠

他今年新學年開課時,已調職到文華小學掌校,上個月重啟英文加強班的計劃,讓甘光暹附近的學生受惠。

目前,英文加強班的學生共有11名,包括文華小學、耕余小學以及指南小學。他們都是方圓5公里內的華小生,也是家住附近的學生。

英文加強班是每個星期日下午1時40分至下午3時,在文華小學的圖書館進行。

蔡閏茗也感謝該校家教協會的支持,並將英文加強班列為該會的活動之一,且也會資助電費。

重拾教英文 助打好基礎

英文加強班可以幫助打好學生的英文基礎,也可讓蔡閏茗重拾教導英文科的初衷,一舉兩得。

他發現郊區學校一些學生家長沒有能力送孩子到補習中心,而學生們放學後回家也無所事事,因此決定設立英文加強班。

擬週四幫學生補習數學

學生們每天下午1時15分放學後,除了星期一至星期三有課外活動,餘下2天都是空閒的,因此安排在星期日補習,未來也計劃在星期四幫學生補習數學科。

(全國版/暖勢力)在孩子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教育!
年輕有幹勁的蔡閏茗堅信教育是無私的付出。

他強調,為了不影響學生正課在校學習英文的進度,加強班是教導英文基礎,包括語法和造句等,不讓學生感到混淆。

“我會專注於四年級學生的英文學習,是因為我們發現學生從三年級升上四年級時,會因為英語教學的轉換,在成績上出現一個很大的差距。”

他也說,在各校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讓學生們存在新鮮感也相互競爭,對學習方面會產生不一樣的火花和進步。

教師放學後為後進生補課

除了他之外,該校的教師都非常有愛心,願意主動在放學後留下來,為後進生個案補習和輔導。

“我原本希望從我開始做起,再看看其他教師是否願意(免費補習),但文華的教師讓我改觀,他們都非常有愛心,樂意放學後留下來給學生補課。”

因此,他說,他計劃先從英文加強班開始,之後或可以安排進行其他科目,包括數學科補習。

該校目前有20名學生,有9名教師和1名校長。

彈唱玩遊戲引導學習

唱歌學英文!

蔡閏茗採用輕鬆學習的方式,每次下課前的5分鐘,會拎著,讓學生們用唱歌的方式進行復習,樂在其中。

“學生從第一節課到第十節課已經很累,下午還要補習自然無法集中精神,所以我選擇通過遊戲或是唱歌方式,吸引學生學習,提高專注力。”

他讚揚加強班的學生非常珍惜每個星期一天的補習,且也會積極完成所交代的功課,這讓他感到欣慰,一切都是值得的。

(全國版/暖勢力)在孩子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教育!
蔡閏茗領導的文華小學,師生們相處融洽。
(全國版/暖勢力)在孩子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這就是教育!
英文加強班是教導基礎和語法的學習。

 

打開全文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4:50pm 14/04/2025 1.0千點閱
視頻|國小辦自助餐慶開齋 免費請全校學生獲贊貼心
視頻|國小辦自助餐慶開齋 免費請全校學生獲贊貼心
現場備有琳琅滿目的佳節與西式美食,包括傳統的漁網煎餅(ROTI JALA)、竹筒飯、椰漿飯、仁當、各式糕點、長形麵包、飲料桶裝水等。(視頻截圖)

(吉隆坡14日訊)為歡慶開齋節,學校別出心裁,以自助餐形式舉辦開齋節宴席,免費招待全校多達1100名學生,讓孩子們感受濃厚的佳節氛圍,引起熱議!

根據@mimijklmnopqrst上傳到tiktok的視頻,顯示敦胡先翁國小的不少家長正為孩子獻上各式各樣的美食,看了令人垂涎三尺。

該視頻由校內一位名為“萬蜜蜜”的教師所拍攝。

據悉,校方以往採用“班級自辦”的形式進行開齋節聚餐,每班各自籌辦,學生與教師需自備或攜帶由家長準備的食物,以百樂餐(potluck)方式與同伴分享美食。

然而,今年該校首次以自助餐形式統一舉辦,所有食物由校方與家教協會(PIBG)聯合贊助,為多達1100名學生免費供應,讓孩子們在溫馨歡樂的氛圍中共同慶祝佳節。

視頻中可見,所有餐點按類別分區設立攤位,由教師親自為學生盛飯。

現場備有琳琅滿目的佳節與西式美食,包括傳統的漁網煎餅(ROTI JALA)、竹筒飯、椰漿飯、仁當、各式糕點、長形麵包、飲料桶裝水等。

“我們會親自為學生盛食物,他們想吃什么只需告訴我們。若有剩餘,我們也會幫忙分發給其他孩子。”

不少網民大力讚揚校方的創意做法,認為這種方式不僅讓孩子吃得開心,更有效維持秩序。

“老師們真的很有創意,學生不再爭搶食物,現場也乾淨整潔,每個攤位各有分工,孩子們不會集中在一個地方,真的很棒!”

有網民指出,這種由校方與家協贊助的統一宴席,更能照顧到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避免他們因無法帶食物而感到自卑或被邊緣化。

“並非所有孩子都有能力準備食物,有這樣的安排,讓所有學生都能一同享用佳節美食,真是體貼又溫暖。”

不過,也有部分家長藉此分享其他學校的做法,引發對比。

“我孩子的學校要求每名學生繳付10令吉費用,老師還說可以自帶其他食物。現在是不是都變成這樣了?以前老師只要求帶食物,從沒提過要收錢。不是斤斤計較,只是有點感慨。”

Watch on Tik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