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草堂书架

|
发布: 2:31pm 25/06/2024

马来西亚

印尼

菲律宾

东南亚

张草

马来

马来世界

張草 / 如何創造國家?

作者:张草(牙医、小说家、合唱指导三位一体,书、电影、音乐三友为伴。)

這本書讀得我感觸萬千,因為裡頭談論許多發生在上半生的事件,例如沙巴資源被政客拱手讓給中央,沙巴從富有變貧窮,卡達山人出現能跟國陣政府對抗的領袖百林,國陣以不撥款來“懲罰”沙巴經濟等等……種種記憶,一旦放入大歷史框架中,才發現其不凡的意義。

18世紀法國大革命後,歐洲興起民族國家,同時紛紛在東南亞殖民,帶來了民族主義概念。要不是歐洲殖民,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仍是部落形式的“無國家”狀態,當殖民政府退出東南亞時,他們曾經佔領的範圍便是新興國家的邊界。

ADVERTISEMENT

二次大戰日本的“解放東南亞”迫使歐洲退出,日本趕走殖民者,雖然戰後被重新佔領,但獨立趨勢已經無法回頭。

問題是,族裔複雜的東南亞意圖學歐洲成立民族國家,誰才是主要民族?誰才是主要文化?歐洲在成立民族國家過程中經歷了殘酷血腥的歷史,是否會在東南亞重演?是否能從帝國殖民者的示範下成功“鏈成”民族國家?這就是本書“帝國鍊金術”的意思。

本書形同作者鉅著《東南亞史》的別冊,他說:“在1930年代,幾乎沒人相信他們有一天應該、或可以成為一個單一民族國家……進入20世紀,世界秩序不再接受模擬兩可或無國家狀態……所有疆界內的人都必須被定義為國民。”

“馬來世界”被英國和荷蘭勢力劃分為二,兩個新興國家各自經歷了不同的認同過程:通過革命手段立國,成為集權統一國家,武力鎮壓反對者,直到1998年才開始民主化;而馬來西亞立國是妥協促成聯邦制,避免了菲律賓和印尼的浴血歷史。(閱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