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競爭力的捉襟見肘,不是偶然,而是出自這些年月的得過且過,甚至在會考刻意增加了A-等級,製造大量全A的假相。
ADVERTISEMENT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公佈了。馬來西亞的成績單一如既往,在67個經濟體中排名不進反退,從去年第27名連降七個排位,跌至第34名。
四大指標,除了“經濟表現”尚可,名列第八,此外的“企業效能”、“政府效能”與“基礎建設”分別佔據全球第40名、第33名與第35名。有礙觀瞻,一目瞭然,迨無異議。
之所以這樣,緣由錯綜複雜,一言難盡。但是,身處地球村裡,英文水平和英語能力,固是關鍵。可惜,僅此這點,政策一再轉圜,反反覆覆,乃至老師、家長和學生無所適從。
雙語教學計劃(DLP)新指南頒佈,正是經典舉例了。教育部長法麗娜指出,遵照指南,校方必須確保每個年級至少開有一班,要以馬來語教授數學和科學;全國照辦,無一豁免,縱然政策違背了家長的意願。
教育部的意願確實如此。早前鍾靈中學董事長郭顯榮透露,檳州教育局已在4月15日致函全檳36所國小和國民型小學,以及52所國民中學及國民型中學的校長,發出同一指令。
不論用意何在,課本的採購、教案之書寫、教材的設計、教具的供給、師資的調派、考題的準備、試卷的批改,顯然皆隨之事倍功半。如果家有學習各異的孩子,分讀不同教學媒介的班級,家長的開銷也遽然增加了。
那麼,一方面政府求助新加坡政府,希冀藉助義工之力,派送老師到鄉區執教英文;另一方面,則轉身執行如此指南,若想提升英語程度,政府所行,豈非南轅北轍?
當然,語文水平的逐步提高,乃至大舉滑落,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語教學數理,自2003年啟動,歷經十年,搞得一塌糊塗,2013年分階段廢除,改以雙語模式。惟新指南,則另增上述條例。政府效能,基礎建設,企業效能,此之謂乎?
教育是立國之基石,也是強國之根本。馬來西亞競爭力的捉襟見肘,不是偶然,而是出自這些年月的得過且過,甚至在會考刻意增加了A-等級,製造大量全A的假相。
晚近20年,是網絡和科技驚天動地的大時代。國家的政策豈可不急起直追,順勢改變?畢竟,政策違背了家長的意願事小,如果背離了國際市場的需求,馬來西亞恐怕輸掉了未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