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发布: 11:30am 26/06/2024

新教育

考古遗址

亚洲象

尼亚洞

Niah

砂博物馆

兴度教象头神石像

林泽升/在婆罗洲的古象奇缘

文/图:林泽升(作者为马大动物考古学者)

90年代上中学时第一次在历史教科书内得知穴()是我国一处重要的史前人类。在这里曾经发现全马最古老的人类骨骼遗骸——4万5000年的尼亚古人。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向往有一天可以从事与尼亚有关的考古研究工作。

2019年加入砂拉越博物馆院区计划后,不仅让我有幸参与婆罗洲文化博物馆史前考古展厅展示内容的设定和布置,更难能可贵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实现当年的梦想,能够详细研究馆藏内的尼亚遗址动物遗骸。

ADVERTISEMENT

婆罗洲文化博物馆。
上百万件骨骼标本从何着手?

砂博物馆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协同本地和外国学者一同发掘和研究尼亚洞考古遗址。国内外的研究人员现今依然延续对该地的野外发掘工作。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尼亚洞穴是我国以及婆罗洲史前考古遗址中最历久不衰的其中一个研究地点。经过多次田野考古活动所发掘出来的各类史前文物,古人类和动植物遗骸也不计其数。仅动物遗骸一项,其保守估计就有上百万件标本之多。

尼亚洞穴(Niah)曾发现全马最古老的人类骨骼遗骸──4万5000年的尼亚古人,是我国一处重要的史前人类考古遗址。图为婆罗洲文化博物馆展示尼亚洞发现的人类骨骼遗骸。

刚接此研究项目时心里着实有点忐忑。院区计划规定所有研究人员必须在1年时间内完成研究并提呈有关的研究结果。我心里琢磨着上百万件的骨骼标本要从何开始着手呢?这还不是最大的难以逾越的挑战。更让我担忧的是,这些丰富多样的动物考古材料在多年来经过好几代科研人员的细心筛选研究后,我还能在他们所取得的卓越研究成果之上做出哪些成绩呢?这一丝忧虑,转瞬即逝;眼前有上百万件骨头等着我去整理,哪还有闲余时间让我多加烦恼。心想既来之,则安之吧。

经过一段适应期后,决定把主要研究对象放在尼亚考古遗址内发现的红毛猩猩和其他猿猴类的骨骼标本。这些都是当地远古人类狩猎捕食后丢弃的食物残渣,细心研究后可能可以让我们对史前人类的狩猎和饮食习惯有所了解。研究的大方向一确定,心里就比较踏实了。

工作台旁的

工作日的每个早晨在临近的小咖啡店品尝过著名的“鸦片咖啡”后,就步行至位于砂博物馆老馆对面的自然博物馆。考古部门的馆藏就贮存在该建筑物二楼的仓库内。这里就是我日常整理尼亚洞穴动物骨骼的工作室。

仓库内放有约二十几个架子,每个架子在其横隔上都工工整整地排放着大小不一的存放有标本的木制和纸皮箱子。其内收有自考古遗址内发掘出的各类史前石器,陶瓷碎片,珠子饰物等陪葬品,还包括古人类和其他动物骨骼样本。此外,这里还收藏了不少与砂考古有关的各类历史档案文件和照片。在我工作台旁就放着一尊于1921年在林梦省发现的兴度教象头神石像(图三)。每每在踏入工作室,还未开始研究工作前都不忘双手合十于额前,朝石像膜拜以表恭敬。

1921年在林梦省发现的兴度教象头神石像。
重大标本的再度发现

2019年6月18日,我如常地前往工作室。这一看似普通的工作日,后来却见证了一个重大标本的再度发现。这是我在砂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一个突破点,也可说是最为沾沾自喜的一个科研发现。

当天早晨决定查看一个透明塑料标本袋内的物件。包裹标本的棉花团已呈泛黄斑驳状,估计这一标本已经多年无人查看。
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

这是个动物的牙齿标本,个体不大,可安放于一正常成人掌心之中。可是其外部形态特征却异常明显,无疑是一颗颊齿的残端部分。质地脆弱,稍不谨慎,周边结构极易散落,所以也绝对不是近现代动物留下的遗骸。标本袋内还发现有当年发掘时的记录标签。一看标签内容,该标本的发现历史和地点位置即一目了然,一切存疑都消散无影:尼亚洞,发掘坑X/VI,发现日期 1958年4月23日。

亚洲象一颗颊齿的残端部分。

在尼亚洞内曾发现有多种大大小小的史前动物遗骸,唯独亚洲象还是首次发现。

此外,这一标本的另一特别之处,即它是一个被历史遗忘掉长达一甲子之久的重要科学,却在非常偶然的机缘下让我再度发现。仅这两点就足以让我雀跃万分。

几位曾经深度研究过尼亚洞动物遗骸的前辈,在知道这一发现后不仅大为惊讶,也倍感高兴,因为尼亚洞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再度有重要的进展。这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标本也是目前为止整个婆罗洲内唯一一个在考古遗址内发现的史前大象遗骸,足以让人反思亚洲象在这岛屿上的起源和演化。这一发现同时也表明前人所采集的原始材料在现今依然是有其科学研究价值,所以应该加强对这些动物考古标本的专业化保管和鼓励国人多加研究以增进我们对于我国史前史的认识。

尼亚古象的发现在学者脑里激起一系列的疑问:它和伙伴们是如何消失于砂拉越史前丛林?它们是现生婆罗洲亚洲象的直系祖先吗?远古猎人烈士又是如何逮捕尼亚古象?尼亚洞考古遗址到底还隐藏着哪些待人发掘的秘密呢?

这些疑惑,现阶段我都无法解答。可是,我心底一直觉得尼亚古象的二度被发现是象头神对我的一种眷顾和恩赐。

更多【: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之夺金梦
建筑测量师 为楼宇把脉的医生
我国第一位女法医牙医诺哈雅蒂查化/ 一颗牙齿 成破案关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