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國家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但我們卻不要承擔任何代價,要改革就動別人的乳酪吧,別碰我的蛋糕。
ADVERTISEMENT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日前發佈了《2024年度世界競爭力年報》,馬來西亞下滑7位,從2023年的第27位跌至第34位。與此同時,印尼和泰國卻大有進步,前者躍升至第27位,後者連升5位,名列第25。
大馬不進反退,鄰國逆流而上,兩相對照,我們獨憔悴。在全球化時代,各國拼的是實力,沒有競爭力,就會落到後頭。
雖然,對於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的報告,有人不以為然,稱僅可作為參考,但沒人會否認,我國競爭力不足,需急起直追。
那麼,要如何提升競爭力?其實方法都有了,方案也擺在桌面,只是要付諸行動卻很難。
提個老問題──人才流失。要提高競爭力就得留住人才,要留住人才就得選賢任能,讓最好的人跑出線,以增加行業的人才密度,提高領導的高度,拉抬整體素質。
問題是,我們能做到公平地提拔人才、發掘人才嗎?我們能否以績效為重,以能力為本,為人才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
若沒有,為何人才要留下,埋沒自己的才幹?擰開水龍頭,人才如水般嘩啦嘩啦流出去,國家競爭力自然難有起色。
再來是公務員體制的弊端。170萬名公務員堆砌出疊床架屋的官僚體系,不但效率不彰,還成本沉重。誰不知道這個問題?然而,又有哪一任政府,哪一個政黨,敢動這龐大的選票群體?
尤其如今政治版圖碎片化,朝野勢均力敵,公務員的一票重如泰山,沒人敢貿然捅馬蜂窩。
還有就是保守意識形態的牽絆。保守與宗教化的趨勢,並非外資所樂見的。他們需要的是確定與可控的環境,而不是脫離邏輯運作、充斥非理性情緒的氛圍。
外資裹足不前,國內資本難以有效推動經濟市場運轉,我們就只能繼續待在中等收入陷阱內,等待“超人”的拯救。
要開明一點、要打開更廣濶的自由空間,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當遇上國內強大的保守浪潮,堅守中庸包容之道已變得異常困難。
而身為社會的一分子,國家的競爭力下滑,也可能是我們的“共業”,我們不能以超然的姿態指指點點,而忘了肩上的責任。
我們真的準備好要提高競爭力,即使必須付出代價,也願意嗎?
政府在6月10日落實柴油針對性補貼政策,柴油價格猛漲55.8%,許多人叫苦連天,抨擊政府,另有業者極力要求被列入補貼名單。
行之有年的補貼政策,對國家財政造成沉重負擔,也影響了國家的發展與競爭力,然而坊間卻是埋怨補貼的取消。
我們都希望國家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但我們卻不要承擔任何代價,要改革就動別人的乳酪吧,別碰我的蛋糕。
要改革不要痛苦,要競爭力又不願付出。這個國家的問題,不只是出在政府、政黨、政治人物身上。
也許,我們都是問題的一部分。嗯,你或許不是,但我極可能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