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7日综合电)已推迟近半年举行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政治局会议强调,中国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次全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正面临内外部强大逆风。英国广播公司(BBC) 分析,预计次高层会议将为未来5至10年改革方向定调,在风险和机遇中寻求平衡。
ADVERTISEMENT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周四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稿在党内外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
会议指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集思广益,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决定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决定稿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分析:不应过度解读延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二十届三中全会,比惯例晚了将近一年,“我认为市场不应过度解读延迟。”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首先,时间上仍然符合《党章》规定的在一年内至少召开一次全会的要求(二中全会在去年2月召开),所以并没有问题。其次,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领导人自然会慎重考虑召开一次重点讨论未来5至10年改革方向的会议。
有专家认为7月的会议更可能出台的是渐进式改革。
突破性改革可能性不大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我们应该避免预期过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近期香港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表示,目前的整体环境是“政策摆锤”,政策总会从左边摆到右边,跟意识形态无关,因为面临的关键性挑战总是在不断改变,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中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分配问题,不平等问题等等;外部则有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
黄益平称:“所以这些都可能意味着国家安全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在此环境下,我们不应该期待一个非常大胆的、市场为导向的自由化改革。”
徐天辰也认为,突破性的改革可能性不大。他说:“我们并不指望(今年的)三中全会会像 1978 年的那样具有开创性。因为领导人采取的是渐进而非激进的改革方式。不过,这次会议将为领导人提供一个平台,向市场传达他们对中国未来5—10年的愿景。”
按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惯例,中共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两次党代会之间,中央委员会一般召开七次全体会议;简称“三中全会”的第三次全体会议,通常在党代会隔年9月至12月召开,聚焦经济与改革问题。
经济学人智库(EIU)在发给BBC中文的报告中,列举了8个可能在三中全会出现的具体议题:延迟退休、财政改革、保障民营经济、放松土地制度、新税制(房产税、财产税等)、取消户口限制、进一步开放经济(取消外资所有权限制等)、激进的促进生育政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