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反跳槽法之核心設計聚焦於防止議員更變黨籍,以此確保執政黨不會因為議員跳槽而突然失去多數議席,而造成2020年希盟政府的瞬間倒臺。
ADVERTISEMENT
我國政治歷史上最動盪的三年:從2020年到2022年,短短三年換了四任首相,馬哈迪、慕尤丁、依斯邁沙比利和安華,觸發了一場全國大選和三場州選。這一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猴子戲,起因都是因為議員跳槽。正因為如此,2022年國會朝野才達成共識,共同修憲落實反跳槽法,以便為過去三年的鬧劇畫上一個句號,也把未來的政局穩定下來。
但任何法律都會有漏洞,而反跳槽法的漏洞就給了政客操控的空間。現有的反跳槽法之核心設計聚焦於防止議員更變黨籍,以此確保執政黨不會因為議員跳槽而突然失去多數議席,而造成2020年希盟政府的瞬間倒臺。因此,融入反跳槽法的2022年憲法修正案規定,任何議員如果更換黨籍,無論是從一個政黨換到另一個政黨,或者獨立人士加入某個政黨,或者脫離原有黨籍變成獨立人士,就會觸犯反跳槽法。
但是,由於我國政黨奉行集權領導,議事決定都是最高領袖說了算,包括政黨最核心的大選候選人事宜。任何違背最高領導人政治意志的議員,最終很可能落得被開除的下場。因此,為了保護當選的議員,讓他們保有最低的個人意志,反跳槽法特地在憲法修正案中闡明,如果議員是被革除黨籍,那不算觸犯反跳槽法。因此,我們看到了一批支持安華的土團黨議員一邊厚著臉皮維持原本的黨籍,一邊有恃無恐的做出違反黨紀的行為,希望藉此被革除黨籍。這麼一來就不會失去本身的議席。
但下有對策,上有政策,這個博弈遠沒有結束。為了反擊這個漏洞,各個政黨就直接修改黨章,把所有違反黨中央議決的行為納入“終止”黨籍的範圍,而不是原本的“革除”黨籍,因為根據憲法修正案,“終止”(cease)黨籍會觸犯反跳槽法,而“革除”(expulsion)不會。現在,支持安華的土團黨國會議員,終於被逼入死角了。現在,就靜等議長的回覆,是否宣佈相關議席懸空。
當然,把“革除”換成“終止”,變相讓政黨由重新擁有了對議員的絕對控制:什麼是違反黨的議決往往還是由最高領導人說了算。而且社團註冊法令規定,政黨所做出的任何議決,並不能在法庭上受到挑戰,這也就杜絕了議員通過司法途徑翻盤。這其實是民主倒退的跡象。如果要進一步改良現有的法律細節,我們可以參考印度的反跳槽法,它規定任何議員如果在議案投票的時候不跟從黨的指示,那麼就是觸犯反跳槽法。這個方式的好處是,他把議員違背黨指令的行動侷限在議會投票裡而已,其他時候議員還是保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政黨則可以在反跳槽法下獲得議會投票的保護,防止議員在政府(不)信任投票、財政預算案等可能讓政府倒臺的法案中叛變。這也算是一個較為平衡的局面。
回到國內的情況,既然土團黨已經要求議長懸空叛將的議席,那議長在這件事上是否有個人裁量權呢?答案是沒有。因為憲法作為馬來西亞的最高法律已經闡明瞭,一旦黨籍被終止,那麼相關議員的議席就會被議長懸空。議長的作用在這裡只是禮節(formality)性的,議長負責主導整個懸空的程序(procedure),而不是進行個人裁決(justify)。如果議長拒不受理,那麼就是違反了憲法。土團黨應該就此尋求聯邦法院釋憲,藉此來懸空議席。如果真的發展到這一步,聯邦法院的裁決將會讓反跳槽法將獲得更細緻的詮釋,並堵上原有的漏洞,長遠來說,或許對我國民主發展幫助更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