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檳島遊玩不一定要去古蹟區或海邊,可以到南部浮羅山背來一趟“果王之旅”!
浮羅山背是一座以農業活動為主的城鎮,沒有城市的煩囂,簡單淳樸。繞過檳島高樓密集的東北縣,越過一段山路進入浮羅山背市鎮時,那是截然不同的小鎮氛圍。
浮羅山背曾是出產香料的名鎮,但這幾十年來,榴槤種植業的發展取代了香料,各種名牌榴槤接連誕生。這些名氣響噹噹的榴槤讓這一座城鎮聲名大噪,為浮羅山背換來各種美譽,包括“榴槤之鄉”和“榴槤名城”。
每年接近5月至8月進入榴槤飄香的季節,浮羅山背特別的香味四溢。獨特且濃郁的榴槤香氣瀰漫著這座城鎮,加強這一座城市的辨識度。
如今在馬來西亞,許多榴槤攤格都掛上“浮羅山背榴槤”的招牌來吸引饕客的目光,但攤格賣的榴槤是不是真正產自浮羅山背,那實在難說。
既然這樣,下次來檳不妨把度假時間表劃定在榴槤季節,親自走入浮羅山揹物色真正的當地榴槤,大快朵頤一番!
獨有地理環境產名種榴槤
兩百多年前,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浮羅山背大量種植豆蔻和丁香。多年來,這裡是以香料聞名,榴槤倒是其次。
那個香料有價的時代,許多農民集中火力種植丁香,把最好的土地都保留給丁香,種榴槤只是業餘工作。浮羅山背如今高山上的梯田,就是當年種植丁香之地。
來到近代,因為產量開始減少和價格的問題,這裡的丁香種植業開始沒落,榴槤種植反而發展起來。近幾十年來,浮羅榴槤的名氣漸漸盛傳至全國,甚至名揚海外。
背山靠海的地理位置、土壤以及島嶼氣候,這些天然條件加上當地果農在種植技術上的不斷求進,足以讓浮羅山背種植出優質榴槤。
上世紀50年代,浮羅山背一些農民已懂得駁枝嫁接技術,從土種榴槤栽培出多個新品種。至80年代,嫁接技術開始成熟發展,果農慢慢捨棄使用榴槤種子栽種的方式。
競爭激烈 栽培獨家品種
那個時代,果農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想方設法栽培出獨家品種、搶先命名並打造成紅牌榴槤。紅牌品種在手,有價也有名,自然在榴槤界有佔有一席之地。原產自浮羅山背的名種榴槤是在這種背景下接連出現。
許多檳城的名種榴槤其實原產自浮羅山背。當地農民的說法是,這裡出產的名種除了有鼎鼎大名的紅蝦,還有坤寶、600號、604號、700號、青皮15號、小紅、紅肉仔、青皮仔等等。
當中,從浮羅山背打出名堂的紅蝦,數十年來還是檳城榴槤的經典名種。浮羅山背果農李德興在80年代拿紅蝦去比賽並摘下冠軍,紅蝦馬上晉升為名牌,一度是全馬最貴的榴槤,一粒賣價可達30令吉,在當代屬於高價。
有人說,產自浮羅山背紅蝦的味道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因此,至今還有許多榴槤老饕專門來到浮羅山背,通過不同管道找好吃的紅蝦。
為何這裡的紅蝦不一樣?果農認為,是浮羅山背獨有的高山地、土壤和環海氣候,為榴槤的味道帶來獨特性。此話是真是假,要靠你自己來浮羅山背驗證了。
推出《檳萬果之王榴槤》手冊
許多榴槤老饕喜歡到浮羅山背果園找一流的榴槤。
浮羅山背果園在榴槤季節對外開放期間,全國各地乃至外國,遠至歐美或中國的食客,若懂得門路,都會上門找優質榴槤。
榴槤到處都有,貼上“浮羅山背”標籤的榴槤也不一定是優質的。優質的榴槤必須新鮮、果肉飽滿、色澤誘人、香氣滿溢、口感順滑綿密,也擁有高甜度。尤其帶有黑青的榴槤果肉,因為糖分高至焦糖化,味道甜中帶苦,是食客眼中的極品。
所以,即便果園的榴槤賣價比路邊攤稍貴,但許多食客都願意踏入浮羅山背的果園,只為吃上一口好榴槤。
近年來,許多榴槤園也發展出度假村的模式,把旅遊與榴槤合二為一。但除了環境與氛圍,在果園吃榴槤的最大好處是,食客可吃到現掉新鮮的榴槤,還有其他當季的本地水果,如紅毛丹、山竹和尖不叻。
果園百年老樹扛招牌
每個果園照顧榴槤樹的方式不一樣,產出的榴槤素質也有別。一些果園的百年老樹,產出的榴槤是別處找不到的,各別果園的特點都是扛起招牌的要素。
寶盛園、Green acres、坤寶1818山、山城果皇、黃家果園、榴蓮莊等等,這些都是食客耳熟能詳的浮羅山背榴槤園名字。
當然,去哪裡吃榴槤全看個人喜好,果園或路邊榴槤攤檔都不是問題。路邊攤檔有其方便性,在涼棚下就可找到好料的名種榴槤。
為了方便愛好者物色吃榴槤的好地方,檳州政府今年特別推出《檳城萬果之王榴槤》手冊,列出檳州各地的榴槤攤檔或果園地點,當中大部分的果園都坐落在浮羅山背。民眾可通過www.mypenangdurian.com瀏覽手冊,從中物色屬意的地方。
檳島稻米種植地
當然,浮羅山背不止有榴槤。
許多人對檳島的印象都停留在古蹟、高樓組屋或海灘,而不知道島上還有青蔥綠意的稻田。浮羅山背正是檳島最後一個種植稻米的地方。
6月中旬這個時節走入浮羅山背甘榜特朗(Kampung Terang),眼前盡是綠油油的稻田,在高山作為背景和椰樹的襯托下,形成一幅幽美的田園景色。還有人形容,這裡是檳城版“臺灣伯朗大道”。
政府當局也相中這一幅田野美景,於2020年配合“檳城國際貨櫃藝術節”在甘榜特朗稻田中央設立貨櫃,把貨櫃藝術帶入浮羅山背。
立於田間的貨櫃兩面,分別由砂拉越藝術家蕭全成和江俊強創作“收成的喜悅”,和俄國藝術家Marat Danilyan(Morik)繪出“浮羅山背街邊市場”的小鎮風情。
壁畫風潮盛行之下,鎮內各處建築牆上還有壁畫供訪客欣賞,比如大街老屋牆上,出自俄羅斯畫家朱莉亞(Julia Volchkova)的《補漁網老人》壁畫作品。
這就是浮羅山背特別之處,榴槤種植業的發展穩住“榴槤名城”的招牌,滿足食客對果王的渴求;自然環境與藝術的結合則為這座城鎮刻畫新特點,注入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