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海外有助開拓學生視野,說者忘了這是小學生,等他們年紀稍長再出外看看也不遲,況且他們對本國的方方面面都所知有限。建議還是在國內旅遊為宜,增進對國家各地區各種族的瞭解,也可促進國內經濟,那更有意義。
近日教師與學生去旅遊成了坊間熱話題,老師可否在上課天請假旅遊,小學生是否合適高收費出國研學,大家在眾說紛紜論對錯。但,又有多少人探討事件對教育的影響呢?
ADVERTISEMENT
其實正職教師在入職時,從合約上已清楚知道,每年雖有十多天年假,惟只可在學校假期及特別情況下申請,以免影響學生學習進度。在上課天除了病假,一般緊急或特殊情況下請假,須待校方與教育局等單位酌情處理,教師年假可累積至榮休時換作當時薪酬作為補償,並無虧欠之說。況且教師如要出國,按程序除了向校方報備,也須向教育局申請,獲批文方可成行。
有人說政府對教師太苛刻,或不人道,因連首相或部長都可安排假期出國旅遊,同樣是公務員的教師為何卻不行呢?只可說各工作範疇的需求有差異,例如軍警或救護人員等,亦是不可隨意請假。入職前應清楚瞭解條規下才簽下合約,何況每年還有工作指南提醒。
許多事情既然有條規所限,參與其中者就務必遵守,作為學生也應如此。其實學校也規定不允許隨意缺席,但許多家長往往愛在學校假期前後出遊,以享受較優惠的機票及住宿折扣。所以,家長會指示孩子向老師撒謊,說生病或家裡有重要事故等,更不堪者是置之不理,認為曠課三幾天不影響學習進度,校方也不會麻煩追究。
當一切看起來自以為理所當然,是否有想過這是對孩子有著嚴重的錯誤示範呢?所以,往後孩子犯錯,家長又如何在他們面前樹立起該有的道德形象,去遵守法規及承擔責任。身教為教育下一代非常重要的一環,會深深影響著成長中孩子的言行與思維。
有許多家長會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一廂情願要帶孩子去國外旅遊觀光,以增廣見聞。惟,他們常勿略了孩子是否已到了對接納新鮮事物的認知水平,例如對目的地地理環境的瞭解,以及它的歷史、民生、風俗、文化與我國生活上的差異等等,都是灌輸新知的好渠道,他們有好好利用這機會嗎?
家長在帶孩子出遊前應作好行程規劃及科輔資料,或是日後和孩子一同分享及分析旅途見聞。現今是手機當道的年代,兒童少年都只愛手機上的視頻或遊戲。常聽聞身邊親朋戚友投訴,想一家大小同出遊,孩子往往不想或不要跟隨,只想留在家中無節制的玩電遊刷手機。即使勉強陪伴出國,全程只關注手機,對沿途風光周遭事物毫無興趣,白白浪費昂貴旅費。
最近柔州有華小辦海外研學團,因收費高而引發各方口水戰。故不論對錯,只想問研學的目的何在?有些人認為收費非常關鍵,但如是大部份家庭都負擔的起的旅費,讓孩子們都能參與,且少了貧富差距觀念之分,應更符合教育意義。至於說到海外有助開拓學生視野,說者忘了這是小學生,等他們年紀稍長再出外看看也不遲,況且他們對本國的方方面面都所知有限。建議還是在國內旅遊為宜,增進對國家各地區各種族的瞭解,也可促進國內經濟,那更有意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