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鈴聲響起,看了一眼來電顯示,長嘆一口氣……待鈴聲終止,打開通訊軟件輸入:“不方便接電話,有什麼事嗎?”然後發送。這是你接獲來電的慣性反應嗎?
電話面世初期,並沒有來電顯示,人們會好奇——是誰來電?隨著科技越發達,人人皆有智能手機,而通訊方式增多,不再僅限於通電話。如今,大家使用各種應用程序如WhatsApp、臉書、Instagram等彼此聯繫,“煲電話粥”似乎逐漸被淘汰了。隨之而來,是越來越多人有“電話恐懼症”——對通電話產生恐懼。
BankMyCell網站調查指出,年輕一代從小在“熒幕前”長大,這可能導致他們無法與他人輕鬆建立關係。他們可能擔心通電話時說錯話,給人留下負面印象,於是寧可“躲”在email、簡訊後,以文字方式溝通。
調查顯示,其中63%的千禧一代以“我沒發現手機響或震動”為不接電話的藉口,12%則使用“線路不好”。該網站也指出,與其替拒接電話的年輕一代貼上“沒禮貌”的標籤,不如學習適應現時代的溝通方式。
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的Z世代青少年,屬於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他們從小與各式各樣數位產品成長,與電腦、網絡共存,接觸多元的溝通方式,他們所“分享”的,不再只是家常、學業,而是短視頻、梗圖等,透過網絡上流行的元素表達自己。現今,許多青少年甚至逐漸抗拒“原始”的電話溝通方式。
大部分受訪的青少年認為,最有禮貌的致電方式,是先發訊息告知通話目的,如果訊息溝通就能解決問題,那通電話——還是免了吧!
“電話恐懼症”滲透在青少年生活中,可他們恐懼的,究竟是什麼?只是“電話”的溝通方式嗎?拋開電話,是否就能毫無恐懼地與人溝通?
ADVERTISEMENT
【動力青年‧你說】
Max(18歲/男)
面對面交流最好
我的朋友多數喜歡使用微信、Instagram聊天,但我更傾向於電話溝通。如此一來,我能清楚傳達資訊,不像打字或語音,無法有效表達情緒,雙方都有可能“會錯意”。
若沒有緊急事情,我才會選擇訊息溝通。我是個沒耐心,且會“秒回”訊息的人——收到訊息後,立即點開回復。但有些朋友會“拖延”回覆,短則數十分鐘,長則幾小時,常常讓我等得不耐煩。
對我來說,透過社交媒體傳簡訊更多是為娛樂性質,比如與朋友互傳memes(梗圖)、短視頻等。如果可以,我會面對面與人交流;退而求其次,就打電話溝通;訊息打字,是最後的選擇。
Sampson(18歲/男)
有急事才打電話
我更喜歡透過訊息聯繫,這讓我有更多時間,按照自己的節奏、心情回信。為了更好地表達情緒,我有時會使用表情符號。但是,若打電話就必須即時回應,我會措手不及。
我並非“機不離手”,做事情時,我會打開“勿擾模式”,這樣就不會收到來電或訊息通知,這使我更專心。隨後查看電話,若有訊息,我會一一回復;當然,有時也會“置放”一處,想著待會回覆,之後卻忘了,常被朋友調侃是個不喜歡回信的人。
有時候必須打電話給陌生人,比如致電銀行處理事務,我會緊張。對我來說,若可以通訊息解決的事情,那最好還是訊息處理,有急事才通話。
Yoo(18歲/女)
打電話要看對象
我認為打電話需要看對象,若是相熟的朋友打來閒聊,那絕對沒問題。但有時候接獲“麻煩人物”來電,比如父母要我處理事情,或是補習老師打來,我會故意不接;相熟的人來電,我會有些焦慮,待對方蓋了電話,才訊息詢問什麼事情,再決定是否有必要通話。
我更傾向以文字溝通,先將訊息整理好再發出。若是重要事情,我會很快回復,趕緊將事務處理好;若是與朋友聊“廢話”則不著急,最終甚至可能忘了這事。除非是急事,否則我對“已讀不回”不會很介意。
訊息溝通當然也有壞處,有時候可能讓人感到敷衍,或無法清楚表達情緒,因此我會使用各種表情包,溝通也不會冷冰冰。
【動力青年‧我聽見】
父母需陪伴孩子
這時代,“電話恐懼症”不限於青少年,許多人接獲未事先說明的來電時,都會質疑為何貿然打來。唯我在接觸少年人時,發現他們確實更敢於“拒絕”接電話——有的直接掛斷,再以訊息詢問;有的過了許久才回信;有的甚至完全不理會。
有的青少年也會“選擇性回覆”,比如在社交網站回應留言,但不回手機訊息、不接電話。其實,他們的“觸覺”很敏銳,察覺到我找他們的目的,若是需要他們“做事”,便會遲迴復。這也可以理解,就像成人不喜歡在工作時間外處理公事,青少年也不喜歡在休息時間接受“壓力”。因此,除非事態緊急,否則我會先傳訊息給青少年,說明情況,讓他們有時間消化,再回復訊息。
此外,青少年經常沉浸在網絡世界,表達方式也較“間接”,比如在社媒平臺互傳短視頻、歌曲、梗圖等,溝通已不像過往那般直接,以說、寫來表達想法和情緒。因此,長輩嘗試與他們溝通時也可能面臨問題。為了走進他們的世界,我不時關注網絡流行元素,尋找共同話題,同時,也成為青少年與長輩之間的橋樑。
另外,青少年面對溝通問題,也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比如,父母忙工作,把手機當“保姆”,孩子習慣與熒幕中的網絡世界相處,未培養與人溝通的能力,於是與人交流時感到陌生、恐懼。其實,孩子需要陪伴、關心、引導,從良好的關係中學習與人交流,間接減少通電話恐懼。
鼓勵有“電話恐懼症”的少年人,嘗試找出恐懼背後的原因,是因不擅長交際、習慣待在舒適圈、對長輩的“囑咐”感到壓力?從而再適當改進。當然,不排除有些少年隨年齡增長,歷練更多了,更懂得與人溝通,“電話恐懼症”也就不藥而癒。
“練習”了再通話
多數青少年選擇訊息溝通,是因更有自主權和可控性——先讀或聽訊息,再按照自己的步伐,決定如何回覆。此外,還可以在發送訊息後刪除或修改,讓人更有安全感。若是通話,不但無法“預覽通話內容”,還須即時回應,這使一些人在致電或接聽電話前緊張、害怕,因他們無法“掌控”別人的回應。
此外,青少年可能會以關係來衡量“是否接聽電話”。比如父母打來,是要吩咐我做事嗎?補習老師打來,是要問我為何缺席嗎?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溝通方式增多,人們感受到的不是更自由,而是失控。
建議青少年多留意:只是對電話溝通感到不自在,還是平日交際也是如此?是因面對面相處比電話溝通更自在,還是擔心師長致電“追究責任”而壓力?從中反思,是否有其他因素導致焦慮?無論如何,建議青少年可在通電話前“練習”一遍,或將重點寫下,這有助於讓通話更流暢。
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我們就能理解,他們從小接觸的溝通方式多元,也有特定溝通模式,因此已甚少通電話。我們可以用他們舒服且習慣的方式聯繫他們,從中建立關係。父母們,若你家孩子也有上述情況,也可以反思,為何孩子會有“父母打來就是要罵或吩咐事情”的刻板印象;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是否需要改變呢?
相關報道: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接住青少年驛動的情緒——生命線協會95少年特使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推廣文學教育 亟需各方聯手 ——“中學老師的文學課堂” 華文老師文學教學研討和演繹觀摩會
【《學海》少年/從心得力】奇怪,人不累,心很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