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人具有能動性(agency),無論性別、族群、階級,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目前經營播客《耳朵流浪》,認為說故事的人會找到聆聽者,荒謬世界中持續練習發聲。
ADVERTISEMENT
在馬來亞大學校園裡,一個以性別平等為核心的學生組織正悄然崛起,致力於推動和性別議題相關的討論與行動。該組織名為“女性與男性性別問題研究社”,簡稱女研社。
儘管女研社剛剛成立不久,但已經在校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社員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提升大學生對性別平等的意識,倡導更為公正平等的社會環境,並逐步完善制度上的改革。這個新生力量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在大學迎來最後一個學年之際,活躍於學運組織的大學生陳潔穎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以性別議題為主要關懷的學生組織,於是建基於女性主義,與一眾志同道合的夥伴設立了女性與男性性別問題研究社,簡稱“女研社”。“當初之所以會將社團名稱縮寫,命名為女研社,是有著向臺大女研社致敬的意思。”潔穎解釋道。臺大女研社是在1980年代末,臺灣大專院校中第一個由學生主動發起的女性主義學生社團,在大學校園內形塑性別意識、積極開展性別平等運動等方面扮演重要的啟蒙角色。
然而,對於潔穎而言,中學時期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到中國“227事件”所引發的輿論中所提及的“父權體制”、“厭女”等論述,卻是她對於女性主義相關理論產生好奇的開始。直到在大學課堂上選修了“性別研究”課程,才對這一方面的課題有了較為清晰的概念。她也因此認識了在同一場合上受訪的另一名同學——女研社社員葉雯君。雯君補充,在國內校園創立關心性別議題的社團,尤其是在馬來西亞多元族群社會脈絡下,針對在地的議題進行直接討論也是重要的,而不能夠僅僅仰賴國外的理論框架。
宣導大眾月經意識覺醒
“僅以一抹鮮紅,就能宣告我的死刑。” 一名來自外校的學生端正地站在女研社與社工系聯合舉辦的月經展覽一隅,現場朗誦她以《月經》為題所創作的的詩歌作品。規模不大的展覽空間內,正在觀展的數十人頓時靜默下來專注聆聽。朗誦者的身後是一個以紅色、白色相互點綴而成的藝術裝置,牆面上張貼的中英文海報講述著女性生理週期的公衛知識、統計數據、各國政策以及與月經相關待破除的普遍迷思。
展廳內還設有與訪客互動的設計,比如請來訪者將紅色棉球放入象徵不同時長的方格里,有關女性一般多長時間替換衛生棉的問卷調查一目瞭然。展廳一側的佈告板形成了一面便利貼牆,上面寫滿了不同訪客對於月經來潮、生為女性的想法、感受以及支持鼓勵。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短時間內促成一個讓觀展者感到安全、相互尊重以及可以展開平等對話的空間實屬不易,這源自於女研社社員們的用心竭力。
最後,當詢及在大學院校內推動性別議題討論的重要性,陳潔穎說,大學生不應只是埋首於書堆,而是需要去意識到自身作為社會青年群體的一份子,其實有責任儘自己所能去關注社會議題,去營造一個更進步的社會氛圍。 社員葉雯君則表示,她身為人文學院社會學系兼性別研究學程的學生,覺得本身有必要去推廣有關性別平等的理念。“哪怕普遍大學生目前擁有的性別意識只是小小的一顆種子,都具有日後萌芽成長的可能性,”她笑著說,“我們現時就先做能夠做的事情吧。”
向馬大建議修改“反性騷”行為法則
女研社社長陳潔穎說,自2023年9月成立以來,社團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以下三個面向:(一)時事評論:針對時下議題進行即時評論;(二)法律改革:審視校園乃至國家法律,並向有關單位遞交修改草案;(三)活動倡導:透過舉辦各類型活動呼籲學生關注性別議題。“雖然女研社成立並不久,但在網絡搜尋引擎中輸入關鍵字,便能看見女研社這段時間以來切切實實認真推動活動的痕跡。”
今年年初,該社針對200名馬大本地及國際學生展開了“校園性騷擾議題”問卷調查後,將數據分析結果整理成報告,並提交備忘錄給校方。據瞭解,馬大校園雖然早已存有反性騷擾行為準則,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卻不知道這個準則的存在,近年來校方也沒有在新生報到時向學生進行宣導,導致這項為了遏制校園性別暴力的指南形同虛設,而且部分內容已經不合時宜。“藉此問卷調查,我們提交修改準則的建議,並希望校方可以認真看待校園內的性騷擾事件,”潔穎說,“我們會和校方接洽,監督後續進展。”
相關報道: 張慶信:盼華婦會成為資訊窗口 讓面對困境的女性求助有門 杜絕性別歧視 保護婦幼權利 伊姐妹組織提8關鍵改革 劉靜芝:25國議員中僅3人 大馬女性參政率低 每天10女被謀殺 充斥性暴力的墨西哥 將選出史上首位女總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