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30日讯)虽然只是大学物理系本科生,但今年21岁的陈家合“敢敢去”,申请参加于德国林道举行的第73届诺贝尔奖得主会议,与其他申请者包括研究生、大学讲师等一同面试后脱颖而出,成为两名代表大马参加有关会议的年轻科学家其中一人。
来自柔佛的陈家合,小学就读古来华小二校,毕业后入读东姑阿都拉曼布特拉国中,接着进入马来亚大学物理系。
ADVERTISEMENT
“我一开始从教授口中得知有关会议的申请时,心态是:我只是一名大二本科生,估计也轮不到我。最终还是决定试试看,便提交申请,之后就迎来面试。”
线上面试回答不尽如人意
他今日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表示,因要上课,他选择了线上面试;当天所有线上面试申请者,都在同一个会议室里自我介绍和进行面试,他这才看到其他申请者来头不小,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讲师。加上当天面试的问题,他自认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有关问题应该不会在课堂上学到,可能在硕士阶段才会触及,所以回答不尽如人意。
“面试官共问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所有人的题目都是统一的。我觉得最难的一题,和量子场论(QFT)有关,要我们用量子场论来解释一些现象。我只能用自己所学基础和课堂外额外了解到的知识作答。还有一题是问我们对马来西亚物理教育的看法,都是比较宏观的问题。”
参加者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学府
他腼腆表示,其他的申请者给出的答案更为完整,所以没料到自己最后成功入选;而世界各地的其他参加者都是来自各国际顶尖学府,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包括博士生或博士,他作为本科生,会尽量融入和学习,从高水准课题中汲取养分。
“马来西亚科学院有为我们提供完善的指南,交通、住宿等等都有详尽的规划。此番前往,我希望可了解和初步接触国际物理研究生态,建立一些社交联系,为日后计划继续迈往学术路线、出国就读、成为物理学家做初步准备。”
他也以自己经历对其他申请者信心喊话:“除了要留意教授发出来的资讯,也要敢敢去申请。可能我们会觉得这些机会不会落在我们头上,但只有付诸行动,你才会知道结果。”
马来西亚科学院则披露,陈家合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充满热情,在应对未来物理研究挑战方面也展示出坚固的基础知识和前瞻性。
诺阿丽娅:荣幸代表马参与
盼拓展眼界带回新知识
与陈家合一同代表大马参加有关会议的另一名年轻科学家是诺阿丽娅(33岁)。马来西亚科学院今日发文告披露,诺阿丽娅是英国阿斯顿大学研究员,完成物理学学士和先进材料理学硕士学位后,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取得传感器技术博士学位。她的研究侧重在表面等离子共振光学传感器、废弃物衍生纳米材料和绿色合成。
该院指出,诺阿丽娅对自己代表大马和阿斯顿大学出席有关会议感到荣幸,并对将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世界各地年轻科学家会面感到兴奋。“我期待可以拓展我的眼界和知识,并带着满满的新点子回来!”
郑立慷:加速成为知识型经济体
在同一份文告中,科艺部长郑立慷指出,参与全球科学和技术项目不仅对提升大马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也能将尖端实践和见识带回国家,使我们强化自身能力,加速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步伐,这对大马的可持续性成长和竞争力非常关键。
大马科学院主席拿督东姑莫哈末阿兹曼表示,在诺贝尔奖得主会议上获取的灵感预计对参与者带来的影响无远弗届,与顶尖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有助于建立全球知识网络,使大马成为可信的参与者。
“参与这个计划或许会帮助我们的年轻科学家成为全球顶级研究项目的强大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此计划对参与者产生持久的正面影响,让他们可通过科技进步解决关键问题,改善社区素质。”
诺奖得主会议聚焦3主题
从6月30日进行至7月5日的第73届诺贝尔奖得主会议,以物理学为主轴,将聚焦3个关键主题:量子物理和量子技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能源挑战解决方案、物理学中的人工智能。来自超过90个国家的逾600名年轻科学家,将有机会呈献研究、交换经验和想法,并与约30名诺贝尔奖得主交流。
大马科学院指出,大马从2004年起,包括今年在内,通过科学、工艺及革新部和马来西亚科学院,共派出86名年轻科学家参加诺贝尔奖得主会议。
大马科学院遴选委员会于2023年10月为申请者进行面试,当中13人入围,最终2人被遴选代表大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