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11:13am 01/07/2024

沟通

吴娟瑜

家庭

攻击行为

停止攻击

小孩攻击

沟通

吴娟瑜

家庭

攻击行为

停止攻击

小孩攻击

吳娟瑜|中止攻擊有竅領

攻擊行為是人類的求生本能,若有外力干擾到人身安全或是內心感受,這時,大腦自然啟動對應策略。

觀察小孩的攻擊行為,有的是“消極攻擊”模式,以默不作聲、低頭哭泣、背後抱怨、故意忽略來反應。相反的則是“直接攻擊”,例如:動手打人、丟擲物品、咬齧對方、大聲怒罵等。

為何攻擊?

ADVERTISEMENT

孩子會有攻擊行為的兩個主要原因:

一、有樣學樣

曾經有位年輕爸爸被託兒所老師投訴,說是兩歲兒子常在午餐時,拿起湯匙敲鄰座同學,一邊說:“不吃!不吃!打打──打打!”弄得那個小男生嚎啕大哭。

年輕爸爸一邊跟老師賠不是,一邊百思不得其解,他說:“吳老師,我們家是用愛的教育啊!從來沒有動手打小孩。”

“再想想看,可能某一位長輩和小孩鬧著玩,不小心學到了。”我不放棄地提醒。



“啊——”年輕爸爸恍然大悟了,原來老媽看到孩子不能專心吃飯,因此一邊作勢要打孩子,口中一邊說:“不吃!不吃!打打——打打”,這個動作、這些字句被孫子牢牢記住,莫怪進到託兒所也複製這樣的攻擊行為。

只要大人中止這種負面舉動,小朋友自然不再沿用。可憐的是,有些孩子親眼見到暴力行為,成了目睹兒,長大過程除非有自覺而改正,否則這種攻擊行為往往在家族中延續。

二、生理機制

目前神經科學家針對暴力行為尚未找到基因定論,但至少追蹤到暴力行為的神經迴路;生物學家赫斯(Walter Hess)研究到人腦中“下視丘攻擊區”,這裡的神經結構,在威脅出現時容易失控暴怒。另外,杏仁核的成熟與否也是情緒衝動的關鍵因素。

不論醫學界、科學界、教育界等都致力於中止暴力,停止人類的互相攻擊,這也是親臨其境的爸媽所努力於──教養出情緒穩定、與人為善的孩子。

停止丟積木

有一回,我參觀了兒童治療室的運作,正好瞧見玻璃鏡內一位心理治療師和3歲小男孩的互動。

小男孩喬治(代名)不停地把手中的積木丟向心理治療師,只見那塊紅色三角形積木丟過去時,心理治療師沒有閃躲,也沒有動怒。

心理治療師年約四十多歲,金黃綣曲的頭髮,臉上戴著金邊眼鏡,溫和堅定地微笑,她不出聲謾罵,也不是把積木丟回去。

她默默撿起滾到身旁的積木放回喬治的桌面。鼓勵他不必攻擊眼前的人,也不必重複地丟擲……

一次、兩次、三次……到了11次後,終於見到喬治準備丟第12次時,他抓著積木的手猶豫了一下,在空中停滯約5秒……

神奇的是,下一秒,喬治將紅色小積木輕輕地放到心理治療師一直伸在他眼前的手。不再用丟的,不再用攻擊方式與人溝通。

原來喬治的爸爸長期用暴力對待媽媽,媽媽經常離家出走,但想到喬治又返回。喬治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誤以為“攻擊”是和世界互動的唯一方式。

小小的心靈世界裡,喬治體驗到的是“我只要攻擊,別人就會離開,對我沒輒。”不料,他碰到了既專業又有耐心的心理治療師,她終止了喬治的錯誤模式,接著,我看到在玻璃鏡內,心平氣和的喬治和心理治療師合作疊出了一座五顏六色的城堡。

良善新模式

每個小朋友從小裝滿了各式各樣與世界互動的模式,由於年紀小,無法辨別和選擇正確模式,以致類似喬治的遭遇,總是以攻擊出手,先下手為強。

若能透過後天“新的互動”、“新的學習”、“新的經驗”,重建與人相處的良善模式,攻擊行為也就有機會逐日中止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