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11:13am 01/07/2024

沟通

吴娟瑜

家庭

攻击行为

停止攻击

小孩攻击

沟通

吴娟瑜

家庭

攻击行为

停止攻击

小孩攻击

吴娟瑜|中止攻击有窍领

是人类的求生本能,若有外力干扰到人身安全或是内心感受,这时,大脑自然启动对应策略。

观察小孩的攻击行为,有的是“消极攻击”模式,以默不作声、低头哭泣、背后抱怨、故意忽略来反应。相反的则是“直接攻击”,例如:动手打人、丢掷物品、咬啮对方、大声怒骂等。

为何攻击?

ADVERTISEMENT

孩子会有攻击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有样学样

曾经有位年轻爸爸被托儿所老师投诉,说是两岁儿子常在午餐时,拿起汤匙敲邻座同学,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弄得那个小男生嚎啕大哭。

年轻爸爸一边跟老师赔不是,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吴老师,我们家是用爱的教育啊!从来没有动手打小孩。”

“再想想看,可能某一位长辈和小孩闹着玩,不小心学到了。”我不放弃地提醒。



“啊——”年轻爸爸恍然大悟了,原来老妈看到孩子不能专心吃饭,因此一边作势要打孩子,口中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这个动作、这些字句被孙子牢牢记住,莫怪进到托儿所也复制这样的攻击行为。

只要大人中止这种负面举动,小朋友自然不再沿用。可怜的是,有些孩子亲眼见到暴力行为,成了目睹儿,长大过程除非有自觉而改正,否则这种攻击行为往往在家族中延续。

二、生理机制

目前神经科学家针对暴力行为尚未找到基因定论,但至少追踪到暴力行为的神经回路;生物学家赫斯(Walter Hess)研究到人脑中“下视丘攻击区”,这里的神经结构,在威胁出现时容易失控暴怒。另外,杏仁核的成熟与否也是情绪冲动的关键因素。

不论医学界、科学界、教育界等都致力于中止暴力,停止人类的互相攻击,这也是亲临其境的爸妈所努力于──教养出情绪稳定、与人为善的孩子。

停止丢积木

有一回,我参观了儿童治疗室的运作,正好瞧见玻璃镜内一位心理治疗师和3岁小男孩的互动。

小男孩乔治(代名)不停地把手中的积木丢向心理治疗师,只见那块红色三角形积木丢过去时,心理治疗师没有闪躲,也没有动怒。

心理治疗师年约四十多岁,金黄绻曲的头发,脸上戴着金边眼镜,温和坚定地微笑,她不出声谩骂,也不是把积木丢回去。

她默默捡起滚到身旁的积木放回乔治的桌面。鼓励他不必攻击眼前的人,也不必重复地丢掷……

一次、两次、三次……到了11次后,终于见到乔治准备丢第12次时,他抓着积木的手犹豫了一下,在空中停滞约5秒……

神奇的是,下一秒,乔治将红色小积木轻轻地放到心理治疗师一直伸在他眼前的手。不再用丢的,不再用攻击方式与人

原来乔治的爸爸长期用暴力对待妈妈,妈妈经常离家出走,但想到乔治又返回。乔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误以为“攻击”是和世界互动的唯一方式。

小小的心灵世界里,乔治体验到的是“我只要攻击,别人就会离开,对我没辄。”不料,他碰到了既专业又有耐心的心理治疗师,她终止了乔治的错误模式,接着,我看到在玻璃镜内,心平气和的乔治和心理治疗师合作叠出了一座五颜六色的城堡。

良善新模式

每个小朋友从小装满了各式各样与世界互动的模式,由于年纪小,无法辨别和选择正确模式,以致类似乔治的遭遇,总是以攻击出手,先下手为强。

若能透过后天“新的互动”、“新的学习”、“新的经验”,重建与人相处的良善模式,攻击行为也就有机会逐日中止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28/03/2025
想你的时候,我写作/任青(双溪大年)

离开象牙塔进入职场再步入婚姻,我就常在梦里写作,这个循环不息的梦境一直都有你。

我刚嫁作人妇时,那轻如鸿毛的生命,对全新生命的转变,常常显得手足无措。在那动不动就破碎的爱情憧憬中,只能小心翼翼地呵护手心里仅存的幸福泡泡。那段青涩时光的梦里,你总挨在我案头边,桌灯窄窄的光圈范围以外,是你暗暗的脸庞,只能感受你笑意盈盈的瞳孔给我暖暖的动力。

梦醒,日子一样弱不禁风,生活一样纠缠于职场药物奶粉堵车和没有分寸夜归的人。年轻的我刻意漠视被现实生活折腾得渐离渐远的写作热诚,后来才惊觉对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写作这回事,我内心的小孩是耿耿于怀的,不然同样的梦境怎么总在岁月的漩涡里轮回呢?

夏夜梦里,我又再回到那湮远又熟悉的案头,埋头写作。你一如既往,静静坐在我身后,我知道你依旧笑意盈盈地凝视着我的背影——这个让你一辈子操透心的女儿。我突然意识到,不知何时起,梦中的你不再坐在我身边了,遥远得几乎再也无法感受到你的存在。

这样的梦境距离,是在你百年以后才出现的。

你就这样无法让我掌控地,轻飘飘地,无声无息地坐在我的梦中。在我身后的角落,凝视着我写作的纤瘦背影。而桌灯窄窄的光,再不愿给我施舍你暖暖的目光。

原来梦的距离是有能力连接现实的。

你撒手的前一年,我的家庭发生巨变,我的世界几近崩溃。你悲伤地握紧我的手,把蜷缩在墙角痛哭的我牵起来,说:不要哭,有妈妈。

那一年,你近80高龄,我也半百了。我像壮观傲娇的水坝,再也撑不住逞强支撑的裂缝,决堤了。汩汩的岁月江河一直不客气地苍老下去,而你,却是我生命中披着沧桑的耄耋巨人。守护着我,守护着我写作的生命。

或许是爱屋及乌,你总说我最像爸爸,好写作,有文人气质。爸爸先你走30年,把你一辈子的眼泪都带走了,前面的岁月再如何不堪都不会再流泪。这是你说的。

没有爸爸的日子,你代替了爸爸,成了我每一篇文章的推动力。你像小粉丝那样,不仅仅阅读我刊登在报章的作品,还会给你的佛友们推荐我的文章。每一次作品获奖,你都比我兴奋,会迫不及待细细地阅读。

我的文字天空有了保镖

有一次,你兴致勃勃拿着我得奖作品结集的出版书籍送给一位近亲,她读毕,竟当着你的面前把书丢在沙发上,不满我书写的家族故事,说简直就是家丑外扬!你一言不发把书收起,忿忿地把一切都告诉我。我还来不及反应,你就义正词严地要我继续写,支持我用文字记录真实的人和事。

“别理别人,妈妈挺你,你写的故事,妈妈爱看!”

我欣赏你捍卫文学作品的仗义,家里万事都是你说了算,从此我的文字天空有了保镖,还有了你这位超级铁粉!你在世的每一次我的作品得奖,我都牵着你一起出席颁奖,和你分享喜悦。你掩盖不住的欣慰和引以为傲的神情是我最极致的满足。

不再有你的日子里,我的文字也掉进忧郁的深谷,找不到出口。那段失去亲情和爱情的艰辛岁月,我所有文字都在谷底摔得粉身碎骨。直到穿越疫情的悲苦世界,从一具具掩埋或焚烧或消失的生命中存活下来。我才深深顿悟活着有多珍贵。我深信没被上天淘汰的生命必有其存活的理由。

再次敲键盘写作,把梦境还原现实。虽然一样没有你,我信只有让写作的生命复活才能让想念的你绵绵长存。我不再急于发表和参赛,纯粹是想念,想念你对女儿欣慰的眼神,想念你陪伴女儿写作的模样,想念所有无法笔墨的想念……

想念你的时候,我真的只能写作。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