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是人类的求生本能,若有外力干扰到人身安全或是内心感受,这时,大脑自然启动对应策略。
观察小孩的攻击行为,有的是“消极攻击”模式,以默不作声、低头哭泣、背后抱怨、故意忽略来反应。相反的则是“直接攻击”,例如:动手打人、丢掷物品、咬啮对方、大声怒骂等。
为何攻击?
ADVERTISEMENT
孩子会有攻击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有样学样
曾经有位年轻爸爸被托儿所老师投诉,说是两岁儿子常在午餐时,拿起汤匙敲邻座同学,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弄得那个小男生嚎啕大哭。
年轻爸爸一边跟老师赔不是,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吴老师,我们家是用爱的教育啊!从来没有动手打小孩。”
“再想想看,可能某一位长辈和小孩闹着玩,不小心学到了。”我不放弃地提醒。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啊——”年轻爸爸恍然大悟了,原来老妈看到孩子不能专心吃饭,因此一边作势要打孩子,口中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这个动作、这些字句被孙子牢牢记住,莫怪进到托儿所也复制这样的攻击行为。
只要大人中止这种负面举动,小朋友自然不再沿用。可怜的是,有些孩子亲眼见到暴力行为,成了目睹儿,长大过程除非有自觉而改正,否则这种攻击行为往往在家族中延续。
二、生理机制
目前神经科学家针对暴力行为尚未找到基因定论,但至少追踪到暴力行为的神经回路;生物学家赫斯(Walter Hess)研究到人脑中“下视丘攻击区”,这里的神经结构,在威胁出现时容易失控暴怒。另外,杏仁核的成熟与否也是情绪冲动的关键因素。
不论医学界、科学界、教育界等都致力于中止暴力,停止人类的互相攻击,这也是亲临其境的爸妈所努力于──教养出情绪稳定、与人为善的孩子。
停止丢积木
有一回,我参观了儿童治疗室的运作,正好瞧见玻璃镜内一位心理治疗师和3岁小男孩的互动。
小男孩乔治(代名)不停地把手中的积木丢向心理治疗师,只见那块红色三角形积木丢过去时,心理治疗师没有闪躲,也没有动怒。
心理治疗师年约四十多岁,金黄绻曲的头发,脸上戴着金边眼镜,温和坚定地微笑,她不出声谩骂,也不是把积木丢回去。
她默默捡起滚到身旁的积木放回乔治的桌面。鼓励他不必攻击眼前的人,也不必重复地丢掷……
一次、两次、三次……到了11次后,终于见到乔治准备丢第12次时,他抓着积木的手犹豫了一下,在空中停滞约5秒……
神奇的是,下一秒,乔治将红色小积木轻轻地放到心理治疗师一直伸在他眼前的手。不再用丢的,不再用攻击方式与人沟通。
原来乔治的爸爸长期用暴力对待妈妈,妈妈经常离家出走,但想到乔治又返回。乔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误以为“攻击”是和世界互动的唯一方式。
小小的心灵世界里,乔治体验到的是“我只要攻击,别人就会离开,对我没辄。”不料,他碰到了既专业又有耐心的心理治疗师,她终止了乔治的错误模式,接着,我看到在玻璃镜内,心平气和的乔治和心理治疗师合作叠出了一座五颜六色的城堡。
良善新模式
每个小朋友从小装满了各式各样与世界互动的模式,由于年纪小,无法辨别和选择正确模式,以致类似乔治的遭遇,总是以攻击出手,先下手为强。
若能透过后天“新的互动”、“新的学习”、“新的经验”,重建与人相处的良善模式,攻击行为也就有机会逐日中止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