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CIPCC)2024年上半年項目來到尾聲,回國的日子正式進入倒數階段,回顧過去四個月,我還蠻感激獲得機會在北京旅居一段時間,好好觀察和體驗這邊的生活。
此行最難得的莫過於有機會到兩會的現場,看另一個國家如何開會,看到整個提案和投票的過程。也有幸出席好幾位中國政府高層的記者會,以及獲得在其中一場記者會上提問的機會。這整個經歷就彷彿是平時只能在電視或電腦屏幕上看到的人,霎時間走進了現實,就在觸手可及的範圍內。
ADVERTISEMENT
清晰地感受“中國速度”
通過兩會,也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中國速度”,因為不管是多大的活動,都是準時開始,準時結束,沒有拖沓,沒有長篇大論的開場白,直截了當,許多事都是在一兩個小時內快速解決。同理,無論是在銀行辦理事情、乘搭高鐵和地鐵,都可以感受到高效率。
生活方面亦是感受到了大大的方便,外賣或網購都很便宜,速度也快;公共交通也比馬來西亞方便許多,基本上想去哪裡都能靠著公共交通,不用堵在車龍里的感覺真的很好。至於北京地鐵不分時刻的人潮,擠了幾次地鐵也漸漸習慣了。
這四個月感受了北京的冬天、春天和夏天。北京的冬天也沒想象中難熬,有暖氣萬事足。春天時分,各種平日裡只聽說過的花——梅花、桃花、櫻花、梨花、海棠、玉蘭、牡丹競相盛開,我也終於明白文學作品中為什麼每每提到春天時,都離不開“萬物復甦”、“生機勃勃”這些形容。至於夏天的高溫是真的熱,即使是來自一年都是夏天的馬來西亞,也難以忍受北京接近40攝氏度的高溫。期待有一天再來感受銀杏和楓葉下的北京。
這四個月當然也不是僅充滿著美好。4月初從海南迴來後,或許是休息不足,也或許是從炎熱海南迴北京後,又突然不習慣北京的冷空氣,當時直接病倒了,完全靠著自己帶去的藥和在外賣平臺上購買的粥和廣東涼茶來度過。
常被當“本地人”
還有,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外貌與中國人無異,說的中文也沒有夾帶馬來西亞口音,因此在地鐵站或旅遊景點遇上查證件的工作人員時,都會被叫出示身分證。這些時候我都需要多次重複我是外國人,並出示我的護照,才能順利通過。早些時候跟從小紅書上認識的當地人見面吃飯時,對方也說,如果我不說我是馬來西亞人,根本無法從我的中文中認出我是外國人,而是會把我當成是本地人。
我記得在剛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時,就被一名會說中文的歐美人士問路,但我那時其實也是剛第一次到北京。在餐廳結賬時,因為支付寶有些問題,也曾被服務員認成是海歸人士,問我是不是剛回國。
有些時候則是當對方知道我是外國人,聽到我從英文轉換去中文時,都會一臉驚訝地稱讚道:“你的中文說得真好!”,我也數不清我提了多少次馬來西亞有華文教育。只能說因為外表和會說中文,有些時候我所遇到的事情,與其他外表明顯是外國人的媒體同行們完全不一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