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
发布: 11:00am 01/07/2024

编采手记

纪录片

傲慢

冲击

跳飞机

盒子

李慈恩

张文婷

李淑仪

世间粒子

“球拍男孩”菲利·乔治

李淑儀/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衝擊都可以

作者:李淑仪(副刊记者)

紀錄短片《跳飛機》導演在視訊鏡頭彼端,說著自己前些年不知該留臺或返馬的迷茫。拍片時,她問一位臺灣外籍新娘,為何任由桌上的萬年青漂浮在水杯裡,而不把它種在土壤,阿姨告訴她,沒關係的,種在哪裡都好,根總會慢慢長出來……

ADVERTISEMENT

衝擊。大概是近期最有體感的詞。

物理上的衝擊。思維上的衝擊。人與人彼此衝擊。更常的是,自己與自己在相互衝擊。

訪談有時也是一場或明或暗的衝擊。

比如“球拍男孩”菲利·喬治的專訪。菲利出了一本自傳,於是我們聊著他人生的跌宕。言詞間,他像是以第三者視角俯瞰自己走過的路,並總夾雜許多反問句——“發生了A,所以我會覺得怎樣怎樣,對吧?”我點頭。“發生了B,所以別人會對我怎樣怎樣,對吧?”我點頭。直到有一次,我忍不住直指他的(當然先有鋪陳和潤飾),裡頭必然藏有些許自以為的小聰明,還有更多後知後覺擔心說錯話的顧慮。我暗自心慌,菲利卻笑得清清澈澈,還說了一句“well-observed”。彼此的坦率反而換來對方認可,然後談話竟能走到更裡面的地方去了。

有時傲慢的是自己。

那是一場呈現多元群體的文化與故事,從中勾勒彼此異同的展覽。展覽初衷,是希望讓人擁抱差異,重新省思我們習慣用來分類人群的“”是否能有另一種詮釋的可能。認知中的自己,無疑站在開放包容那一端,卻在拋出問題時,被策展人張文婷溫和而犀利地直指問題裡挾帶的“盒子”,像是“我們”與“他們”、“城市人”與“非城市人”。是不自知的二元分化惰性思維啊,隱伏在極為尋常的字眼裡。於是必須停步、倒退,直面自己藏得太好的狹隘和懵懂,再調整姿態躊躇往前。過程磕磕絆絆,深刻不能忘。調整後的姿態,可是要繼續帶著往前走,再等待下一次的衝擊。

有時也無法及時把姿態調整好。

幾次在工作場域裡外的對話中談及自己時,持續失語。心裡沒底,這時反而容易處處是答案。某日陰午,紀錄短片《跳飛機》導演李慈恩在視訊鏡頭彼端,說著自己前些年不知該留臺或返馬的迷茫。拍片時,她問一位臺灣外籍新娘,為何任由桌上的萬年青漂浮在水杯裡,而不把它種在土壤,阿姨告訴她,沒關係的,種在哪裡都好,根總會慢慢長出來。阿姨不知道,她不以為意的回應對李慈恩來說是自己尋思許久的重要解答。就像李慈恩也不知道,她的複述也給了我一隻迷航中難得尋獲的錨。訪談總是這樣,明明不是什麼新奇大道理,但在用真誠築起的對話結界裡,那些字句總能揮霍它們該有的力量。

就像李慈恩也說,拍紀錄片最珍貴的事,莫過於能夠感受自己與其他生命在相互碰撞,就像阿姨之於她那樣。訪談的過程也有一樣的難能可貴,嵌在種種可防卻不防與猝不及防的衝擊裡,有時磨掉了什麼,有時打開了什麼,有時也在別人看不見的廢墟上重建了什麼。

“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衝擊都可以。”My Little Airport喃喃在唱。

人與人互動的本質,大概是這樣的景象吧。

同事們看了電影《Inside Out 2》,玩起了相關測試。測試結果對自詡悲觀主義者的自己也是一次小小的衝擊。(內心OS:怎麼可能?不準啦……)
相關文章:
林佳瑩/經營臉書、小紅書需要保持“醒目”
夏靖柔/等待好難
阿薊/3款風味各具的南馬Lontong,你吃過了嗎?
張麗珠/消失的食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